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勿以安全为由“圈养”幼儿

  ■王涛 

  最近听朋友说,他的孩子入幼儿园已经两年半,还从未参加过幼儿园组织的户外春游或者秋游。回想我们幼年时,跑跑跳跳、欢呼雀跃的户外游玩带来了多少欢乐!而现在的孩子“宅在”幼儿园,从小被“圈养”,岂不可悲!

  西方国家非常崇尚让幼儿亲近自然,许多幼儿园经常组织幼儿参加户外活动,让幼儿在尽情地玩耍中增长见识。然而,我国许多幼儿园由于担心孩子在参加户外活动时出现安全等问题,害怕承担舆论和经济压力,因此户外活动能不组织就不组织。

  不可否认,幼儿园不组织户外活动确实有不得已的苦衷,据媒体报道,很多幼儿园因此取消了孩子春游、秋游,幼儿一旦出了点儿什么事情,由于法律上对于校园安全事故缺少明晰的责任分工,家长和社会往往会把并不属于幼儿园的责任推到幼儿园身上,来自外部的强大压力使幼儿园在保护自己的权益时显得软弱无力——大多数情况下,幼儿园都难脱干系。而户外活动中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大大地增加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理想的办法似乎莫过于画地为牢,让幼儿们静静地呆在相对安全的狭小范围之内,不准越雷池半步。如此这般,安全是安全了,但幼儿们却失去了宝贵的自由以及拓展自身创造力与思想活力的机会。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其动力是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活动,活动是儿童内在生命的外部表现。儿童喜爱活动。对儿童来说,活动往往比食物还重要。如果以强迫的、屈从的、被动的、静止的所谓“纪律”剥夺了儿童活动的自由,不仅会扼杀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抑制了儿童的生命潜力,还会窒息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能培养出反应迟钝、智力低下、奴性十足的人。除此之外,由于长时间地缺少运动,对儿童的身体健康也将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鲁迅先生在《华盖集》里曾说:“不动,失错当然就较少了,但不活的岩石泥沙,失错不是更少么?我以为人类为向上,即发展起见,应该活动,活动而有若干失错,也不要紧。唯独半死半生的苟活,是全盘失错的。”

  放养的动物总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因此,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我们的教育应走出“圈养”的误区,尽量拓展幼儿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范围,而不能用“安全”等借口剥夺他们活动的自由。当然,如果幼儿在幼儿园或户外活动出了安全事故,社会与家长也不应将责任一味地推向学校,更不应无理取闹,而应明晰幼儿园与自己所应承担的相关责任,据理索赔。此外,为所有的幼儿购买“幼儿人身伤害校方责任险”及“幼儿意外伤害险”也是以降低幼儿园承担巨额经济赔偿的风险,减少幼儿园“圈养”动机的有效途径,幼儿家长应积极配合有关教育部门尽早采取这一措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全幼儿园安全工作指南(建议收藏)
学前教育 如何做好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
幼儿园卫生保健十项制度
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的评价
中班幼儿户外游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000天育儿】春季到了,让我们一起快快“长起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