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理】【十二月地理之謎主题】新疆罗布泊之谜

   罗布泊(Lop Nor),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在塔里木盆地东部,海拔780公尺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蒙古语罗布泊即“多水汇入之湖”。而如今却仅剩下大片的盐壳,静待干涸的命运。
    消失的仙湖

    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问题出在30多年前,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

   终于,水被抽干了,塔里木河的长度由上世纪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树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从此,罗布泊消失了!>>>>

    数年滴水不降

   一世纪时的《汉书》描述它“广褒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战国时的《山海经》称它为“沏泽”;《汉书·西域传》又称其为“蒲类海”,说它“广袤三百里”,即指其长或宽可达300里之遥。

    隋唐时期,湖面又缩了一些,《沙州图经》记为“周广四百”。

    渭代末年,进一步缩小为“东西长八九十里”(刘清和等探查)。1942年的《新疆地貌》上记为面积“2520平方公里”。到了1966年则“南北长仅100公里,东西宽仅3~16公里”了(《治沙研究》)。

    清代,阿弥达深入湖区考察,撰写《河源经田名》卷九中载:“罗布淖尔为西域巨泽,在西域近东偏北,合受偏西众山水,共六七支,绵地五千,经流四千五百里,其余沙啧亟限隔,潜伏不见者不算。以山势撰之,回环纡折无不趋归淖尔,淖尔东西二面百余里,西北百余里,冬夏不盈不缩……”>>>>

    成为世界旱极

    在1958年的航空图像上看,罗布泊酷似一只大耳朵,被称为世界旱极。业已干涸的罗布泊对于揭示自然和人为共同作用下的干旱区环境演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自19世纪中叶以来,罗布泊和楼兰古国一直是科学探险和考察的热点区域。>>>>

    “死亡之海”的神秘面纱

    这里曾是一片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这里曾拥有一个人口众多的楼兰古国。飞机失事,科学家失踪、遇难屡见不鲜,因此也有人把它称为“死亡之海”。

    走进失落文明

    罗布泊,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古楼兰王国的所在地,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这个"西域巨泽"与地球上最干旱的沙漠联系在一起,它的西面是罗布沙漠;东南则是库姆塔格沙漠,漫漫盐漠在茫茫沙海包围之中。

    罗布泊的神秘,首先在于这里独特的严酷环境,酷热、干旱、风沙、雅丹、盐壳阻挡着人们向它接近,给罗布泊罩上了一层层神秘的“帷幕”。这里,年降水量不足1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水不降,而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以上,超过降水量的数百倍!>>>>

    游移之谜

    最早到新疆考察的中外科学家们曾对罗布泊的确切位置争论不休,最终问题没有解决,却引出了争论更加激烈的“罗布泊游移说”。此说是由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提出的,他认为罗布泊存在南北湖区,由于入湖河水带有大量泥沙,沉积后抬高了湖底,原来的湖水就自然向另一处更低的地方流去,又过许多年,抬高的湖底由于风蚀会再次降低,湖水再度回流,这个周期为1500年。

    斯文·赫定这一学说,虽然曾得到了世界普遍认可,但对此质疑反对者也不在少数。近年来,我国科学家根据对罗布泊的科考结果,也对罗布泊游移说提出了质疑和否定。然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使人们对罗布泊这个幽灵般的湖泊,更加感到扑朔迷离了。>>>>

    夏训诚的考察彻底结束了一个世纪的游移湖公案。罗布泊并不是一个游移湖,他们测到的罗布泊最低处为778米,而喀拉库顺湖的最低处为788米,两者相差10米,而1500年的沉积只有1米厚,因此不可能出现斯文·赫定所说的1500年游移一次。罗布泊不是游移湖,但它确实是一个流浪的湖。

    大耳朵之谜

    就在人们对罗布泊一个个未解之谜争论不休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72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的照片上,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对于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有观点认为,这主要是50年代后期来自天山南坡的洪水冲击而成。洪水流进湖盆时,穿经沙漠,挟裹着大量泥沙,冲击、溶蚀着原来的干湖盆,并按水流前进方向,形成水下突出的环状条带。正因为干涸湖床的微妙的地貌变化,影响了局部组成成分的变化,这就势必影响干涸湖床的光谱特征,从而形成“大耳朵”。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科学家们众说纷纭,争论不已,也许对于罗布泊的争论永远都不会结束。>>>>

    禁地寻宝

    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几乎寸草不生,因高达五六十度的气温、近乎为零的湿度及复杂的地貌地形,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自然条件最恶劣、最贫困的地区,有宝藏焉。

    国际盐湖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介绍说,初步探明,在罗布泊盐湖中,钾盐储量近亿吨,远景储量可达二点五亿吨,占全国储量的一半。另有专家预计,这片富钾的罗布泊盐湖工业远景资源量达5亿吨,资源潜在经济价值超过5000元亿人民币。

    除钾盐外,罗布泊还蕴藏着丰富的镍、铜、金、钴等资源。>>>>


    诡异之谜

    在很久很久以前,出生显赫的蒙古族青年罗布诺尔不愿继承王位,要去龟兹学习歌舞。当时走到塔里木盆地东部边缘时,饥渴劳累使他昏倒在地。三天后,当他醒来时,竞发现身旁坐着一对青年男女。男青年说他叫若羌,姑娘说她叫米兰,风神发现女儿与凡人相爱,恼羞成怒,便刮起黑风暴惩罚他们,沙石打瞎了罗布诺尔的眼睛。摔断了米兰的双腿之后,风神又将他们三人刮到东、南、西面的荒漠上。哥哥惦念妹妹,米兰思念着情人。三人哭得悲天怆地,泪流成河,汇集到罗布泊后,变成一望无际的湖泽。后人遂将此地称为罗布泊。>>>>

    为揭开罗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来,无数探险者舍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壮的故事,更为罗布泊披上神秘的面纱。有人称罗布泊地区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古丝绸之路就从中穿过,古往今来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荡,枯骨到处皆是。东晋高僧法显西行取经路过此地时,曾写到“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死,无一全者……”。许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远的地方,不可思议的事时有发生。

    1949年,从重庆飞往迪化(乌鲁木齐)的一架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失踪。1958年却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了它,机上人员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飞机本来是西北方向飞行,为什么突然改变航线飞向正南?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辆客货小汽车去罗布泊找水晶矿,一去不返。两年后,人们在一陡坡下发现3具卧干尸。汽车距离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夏,米兰农场职工3人乘一辆北京吉普车去罗布泊探宝而失踪。后来的探险家在距楼兰17公里出发现了其中2人的尸体,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汽车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孤身探险中失踪。当直升飞机发现他的尸体时,法医鉴定已死亡5天,既不是自杀也不是他杀,身强力壮的他到底是因何而死呢?>>>>

    罗布泊与楼兰古国

    4000年木乃伊和消失的墓地

    近年来,通过GPS和Google Eearth的帮助,考古学家再次开启了这片墓地的探索,并揭开了与楼兰遗址完全不同的秘密。

    死亡地带罗布泊,有人在1934年发现了一片神秘墓地,但此后66年里再没人能找到。近年来,通过GPS和Google Eearth的帮助,考古学家再次开启了这片墓地的探索,并揭开了与楼兰遗址完全不同的秘密。

    小河墓地的人们生活在距吐火罗语最早记录的2000年前,但其中呈现出“一种清楚的文化连续性”,梅尔博士说。这种连续性体现在埋葬方式上——与帽子一齐埋葬,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公元后前几个世纪。>>>>

    故梦罗布泊水漫楼兰

    早在一千六百年前塔里木河、孔雀河等几十条大小河流一年四季水源充足不存在断流,而楼兰相距北部的孔雀河只有二十二公里左右,并且地势没有高大的雅丹土堆,几乎与孔雀河平行。现今孔雀河南部的孔雀河同塔里木河左分支流汇合后向东直穿楼兰古城腹地再向东注入罗布泊,这条河道断流时间应在宋元期间,现今全部沙化,但在两汉时期它并未存在断流现象,相反水域辽阔,水源丰沛流量巨大。当地老百姓称它为流沙河,早已枯干死去的胡杨依然矗立在两岸,守望着罗布泊洼地的变迁。

    真正导致楼兰古城的废弃的根本原因是洪峰多发所致,其一是水进人退,外迁他乡。其二是在一次特大洪峰到来时,楼兰人及周边人全部遇难,从此楼兰彻底消失,在这段期间,也正是东汉末年,中原动荡、诸侯争战、生灵涂炭,东汉统治者无力再去过问西域三十六国的政事,只有放弃,致使内陆与楼兰国彻底失去了联系,致使楼兰真正消失的原因文献没有任何记载。>>>>

    楼兰美女你在何方?

    继续北行,科考队来到一处叫做岔路口的地方。路从这里分成了两条,一条是楼兰道,通向罗布泊,另一条是大海道,通向玉门关。世人都说罗布泊是死亡之海,科学家彭加木在这里失踪,探险家余纯顺在这里遇难,漫漫黄沙吞没了文明与生命。

    从迪坎儿再向北就是古丝绸之路上著名的柳中城。柳中城在历史上所处地位相当重要,它是唐代西州(高昌)的东大门,是丝绸之路的必经重镇,是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也被建造得格外坚固。城墙土质粘性很大,经过层层夯实。专家介绍,城墙和城门的夯土都是典型的来自中原的营建方式。>>>>

    楼兰的最后移民

    一辆庆菱越野车便载着他,穿过若羌县热闹的街道,赶往一个叫做“楼兰”的地方。楼兰是汉代西域一个强悍的部族,他们居住在新疆罗布泊的西北缘。那时的楼兰王国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繁华之邦,如今却是生命禁区,方圆数百公里荒无人烟。崔有生和另外3个人,就如最后的遗民,看守着已经消失了千百年的王国,以及楼兰臣民们留下的古墓群。两个月后,他才能返回若羌县城,过上一个月的现代人生活,然后又返回楼兰。如此反复。>>>>

    科考斩获新突破

    10月17日,“重走彭加木之探险路”罗布泊科考活动首批科研人员抵达罗布泊腹地。此后的3周多时间里,来自中科院、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数十位专家,在罗布泊地区开展了地理地貌、自然资源、气候变化与环境变迁、环境考古、动植物及微生物等多领域的野外考察。结合近年研究成果…>>>>

    5350平方公里湖面3年蒸干    发现70种野生昆虫     彩陶惊现罗布泊

    发现神秘的"注宾城"

    新遗址位置西北距营盘古城(可能是墨山国都城)约80公里,东距离楼兰古城约110公里。关于注宾河,根据先前著名考古学家黄盛璋先生的考证,他认为小河墓地西边的小河古河道,作为孔雀河的支流,就是注宾河。 >>>>

    “以河命城,或以城命河,这是古今一般的通理,从新遗址的年代、地理位置及古文献记录,推测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的注宾城,是可以说得通的。”因此,吕厚远将新遗址暂定名为“注宾河古城遗址”。

    至于历史上的注宾城多大的规模,多少人口,因何消失?这些情况目前还无从知道,因而显得神秘。  遗址规模仅次于楼兰   

    罗布泊的守护精灵

    由于罗布泊极端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历史上许多探险者在那里殉难或失踪。在罗布泊,什么都没发生就是最好的消息!>>>>

    彭加木是三十多岁以上的中国人熟悉的名字。26年前,这位著名科学家在率队进入罗布荒原进行探险考察时,意外失踪,受到举国关注,也曾风传过各种说法和猜测。彭加木的同行者、彭加木之后罗布泊探险考察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曾五次进入“生命的禁区”罗布荒原的夏训诚、胡文康,撰写了《与彭加木同行》一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反映中国科学工作者在罗布泊所经历的生死考验,也披露了当年找寻彭加木的经过。

  1980年6月23日下午,新华通讯社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布了新闻:“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彭加木在新疆的一次科学考察中失踪,已经第7天没有音讯……”>>>>

    夏训诚,这位将彭加木称为导师的继任者,在彭加木去世后三十年里,先后带领科考队29次进入罗布泊地区进行广泛深入的科学考察,基本搞清了这块神秘地区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矿产资源、钾、镁、重水、稀有金属的储量和综合利用价值,先后出版了《罗布泊科学考察与研究》论文集,《神秘的罗布泊》图片集和《中国罗布泊》专著等。2005年,罗布泊研究成果进入中国科学界最高殿堂——香山会议,2008年《中国罗布泊》专著经10多位专家院士认真评选后,获得国家奖,宣告了中国科学家对罗布泊地区的研究在世界同领域研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院长、新疆科技厅厅长张小雷说:“彭加木在世时就是一个感动中国的知名科学家,他献身边疆、献身科技、勇斗癌魔、甘当铺路石的精神,已传遍了神州大地。他不仅被中国科学院、上海市树为标兵,2009年他去世后29年时,还被全国人民推选为新中国60年感动中国百名人物。如今新疆再次站在历史的大发展、大跨越、大建设、大开放的时期,缅怀彭加木,就是为了让更多的科技工作者牢记使命,继承彭加木的遗志,在建设创新型新疆、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中建功立业,奋勇前进。”>>>>

    文明的痕迹

    从荡漾着生命的湖水到死亡的干枯,这个地理大变化的走向再也不可逆转了。就算是哪一天众川之水再次将热情倾注到这里,罗布泊再一次充满了水,变成一个大湖,它的生态也永远地被改变了,再也回不到以前的样子了。

    罗布泊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都是一个伟大的湖。汉代以前中国人认为它是中华母亲河———黄河的源头,“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汉书·西域传》),班固说它“广袤三四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最大时面积达到2.5万平方公里。汉代它叫蒲昌海,或者盐泽,到了元代它的名字是罗布淖尔,罗布意为“聚水之地”,淖尔意为“湖泊”。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里最低的一块洼地,来自盆地四周的昆仑山、天山、阿尔金山的河水大多汇入罗布泊,流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内陆河,都将自己的生命终点交给罗布泊,因为各河的流经,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形成了一个蛛网般纵横交错的水网,也正因为这个水网的存在,沙漠的不毛之地里形成了众多的文明国家。

    伊弟利斯正是追寻着人类留下的文明的蛛丝马迹进入罗布泊的。今年是他在这个地区探索考古的第30年。>>>>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罗布泊的科学考察相当于人类对南极北极的考察,它是保存了原生态的少为人类打扰的地区,是地球表面上少有的能够了解地球变化和人类文明兴衰的活标本,地理的、环境的、考古的。人类可以从罗布泊学到的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布泊干涸和楼兰古城湮灭的原因
揭开新疆神秘事件:失踪的科学家彭加木(4)
1980年,中国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神秘失踪,罗布泊之魂何时归乡
彭加木的同事,发现楼兰美女肺中有异物,找到了罗布泊神秘源头
罗布泊
神秘的罗布泊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