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校管理效率也决定成败

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我认为,效率也决定成败,有效的学校管理决定学校管理的成功,激励教师的进取、学生的进步、学校的发展。因此,学校管理要“有效”。

一、决策要“有效”

有句名言:“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出思想,副校长寻思路,中层干部找出路。但是,大部分校长不在学校发展中出思想,而是在决策上下功夫。如果决策“有效”,确实能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关键是,校长抢着决策是为“权”。

学校决策,形式不会走样,一般事务由校务会研究,重大事项通过教代会。虽然也有民主集中制,可在某些校长的实际操作中,民主只是走过场,集中才是重头戏和压轴戏,而且集中就是“一把手”唱主角。无论是提拔一个干部,上马一个项目,还是开支一笔经费,或者推荐一个表彰等等,只有“一把手”表态同意了才生效,其他参与决策的人不管同意与否,都必须自觉或不自觉地与“一把手”“保持一致”。有时即使个别副校长有不同意见,但只可以“允许保留”,而不可以影响决策;即使同意者与不同意者相持不下,甚至不同意者占上风,可“一把手”也有“以一当十”的能量,轻而易举使决策照样通过。在某些校长眼中,副校长就是自己的下级,必须无条件服从自己。甚至某些校长认为,教代会是形式,副校长是“聋子的耳朵”,谁不听话排斥谁、整治谁。校长的这种决策,结果是有效的,但是效果是无效的。他让副校长伤心,让教师寒心。

然而,我们某些校长的决策虽然效率高,但失误率也随之增高。某普通小学,教师不过七八十,学生不过一千五百余人,在一次校长决策中浪费50多万。那时流行办“校中校”,但是校园小,没有办法办。那时还流行名校办民校,虽然这所小学小有名气,但与周边名校比,那是“小巫见大巫”。校长没有与副校长商量,也没有通过教代会,就决定租借学校北边闲置的校园,投入50多万办“实验学校”。学校违规办学一年半,被上级查处几次,终被清理。学校最终增加50多万债务。

决策失误被某些校长认为是“交学费”,但决策错误就不是交学费那么简单了。某城市小学暑期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邀请全国知名特级教师来校上示范课、做讲座。这本来是好事,教师兴趣很浓,但通知三个校区教师中午12:30到会堂,结果下午2:30活动还没有开始。有些教师为了早点一睹名师风采,抢占有利位置,12:00就到了,此次校本培训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还是这所小学,为了庆祝中秋节,排练了几个节目,通知其他校区的老师和学生到场观看。某校区师生12:30顶着烈日走了近90分钟到达,中途有老师和学生中暑晕倒,结果等了2个多小时节目才开始,师生对节目的评价一般。本来是17:30放学的,看完节目第一批学生接近19:00才到学校,有的学生20:00才被家长接回去。庆祝中秋节的兴致被炎炎烈日和漫长等待冲得无影无踪。好在中暑的师生无大碍,也没有出现交通事故,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不指望校长把美国的那种有利于科学和正确决策的“'搁置’方法”“拿来”,运用到决策中去。但是,起码征求普通教师意见,征求中层以上干部意见,开个“校内听证会”。

二、考核要“有效”

有效的考核是为了对教师的工作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在奖优罚劣方面功不可没。教师的年度考核是各级各类表彰的推荐基础,更是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的重要依据,所以教师对此非常看重。如果考核形式走过场,考核的效果就适得其反。

教师年度考核,主要看“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看教育教学实绩。考核师德,其中“搞有偿家教”是一票否决。为了在年度考核不被一票否决,搞有偿家教的老师往往拎着礼物走进校长的家拜访。结果,在年度考核时,“有偿家教”避而不谈。

考核出勤,天天进校出校按指纹,本身就值得商榷。但是,如果校长自己不遵守考勤纪律,要来就来要走就走,教师就是不说心里肯定也不是滋味:“凭什么啊?大家都是人!”教师虽然嘴上不说,当面不说,背后少不得议论一番。教师即使出勤了,可能也不出力;就是出力也不尽力。可能会出现有事无事的都在校内,就是不做事,做事也无心,校长一走大家都走。结果,教师的“教学五认真”工作马马虎虎,上面一查问题百出。考勤涉及到加班,不要有事无事就让教师加班。教师也是人,都要休息,都要有自由,都有私人空间。单身教师上有老,还要找对象;成家教师,上有老下有小,整天累。特别是女教师,在家是佣人,在校是仆人,没有哪个不累,没有哪个不苦。如果出满勤与出半勤有区别,还能接受,千万不能向某个“出勤考核认真,年度考核不算”的学校学习。曾经有个小学,规定“年度缺勤2个月,不得评优”,但是在年度考核时,遇到一位与校长关系铁的老师“被优秀”,她坚持不要,就是不提“自己年内请假3个月”这事,校长坚持“让她优”。竞争“优秀”的教师,想提也不敢说。

考核实绩,应该既看教学成绩,也看科研成果。应试教育只看学生考试成绩,那是单一评价,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现在实施素质教育,采用多元评价,教师的实绩就不能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了,更不能“因人而异”。某小学,校长为了让关系好的主任在实绩方面突出,在考核细则里新增“训练的学生在国家级以上体育比赛中获奖,加10分。”校长没换细则变换很正常,讨论时大家也没有想到是为了某人专设的一项,就同意了。结果考核时,校长提出“某位老师十几年前训练的学生,近年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得冠军,给他加10分”,并以此作为破格推荐申报职称的条件。稍微有些语文知识的老师都可以理解,年度考核是当年的实绩,而且是自己手中出的成果;职称,是任现职以来本人的成果。试想,其他老师以前培养的优秀学生不是体育人才就不算?算,怎么算?职称文件没有这条。

教师的考核不能像十几年前《新华日报》登过的那样:“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那是批评领导不走群众路线,而搞“一言堂”。现在的领导学问高深,不但既走群众路线,又让人看上去“公正、公平、公开”。那就是——“让你优你就优,不优也会优;让你不优就不优,优也会不优”。

教师的考核,应该像《教师年度考核量化积分初探》一文那样,遵循“科学积分、公正公平、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按照量化积分的指标和权数,从政治思想、教研技能、教学工作等三方面按比例积分。

绩效工资,字面上理解涉及到“绩效”和“工资”两个方面。“工资”是按照“绩效”发放的,“绩效”是“工资”的发放基础,“工资”是“绩效”的考核结果。教师是靠工资生存的,所以绩效工资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生活,甚至生存。国家对绩效的考核,主要是考核工作量和工作实绩。教师的工作量,应该像《小学教师教学工作量的核算》那样,将人员分为“教学”、“管理”、“工勤”三类,按照不同的系数核算工作量,再按照核算的工作量分配工作。不能校长一人说了算,中层以上干部的工作量核算,既给课时补贴,又给干部津贴,另外安排的课时又少。我认为那是重复计算,非常不合理,那是“鱼与熊掌兼得”。在工作量这块,教师就不能拿到自己的那点“奖励性绩效工资”了。

三、表彰要“有效”

表彰是为了奖励先进,鞭策后进。有效的表彰在激励教师进取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上级对教师的表彰,类别有综合表彰和单项表彰,级别有县(市、区)、地市、省、国家级等。综合表彰有“优秀教育工作者”,或者“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单项表彰就是“**先进个人”,有“师德”、“教研”、“体育”、“卫生”、“宣传”、“党务”、“艺术”、“教育装备”、“勤工俭学”、“电教”、“安全管理”……还有政府的其他部门的表彰,如“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先进工作者”、“十大杰出青年”、 “新长征突击手”等综合表彰,“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单项表彰。这些表彰名称,普通教师一般不清楚,最多略知一二,说明表彰不“公开”。

综合表彰一般情况都表彰校长了,校长有了高一级的综合表彰,下一级的综合表彰才轮到副校长或者中层干部,单项表彰一般以中层干部为主,说明表彰不是“人人平等”。表彰虽多,但是真正表彰普通教师的不多。普通教师只有在教育主管部门为实施“三名工程”而设的“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等专业性强、差额推荐、竞争激烈的单项表彰方面凭实力申报了。

表彰,对于干部与教师,校长一般倾向于干部。既然干部与教师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那么干部间、教师间应该公平了吧?!其实不然!

有一年,一个“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推荐名额由区教育局下达到学校。本来这个名额可以给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也可以给主管德育的主任,还可以给实施德育工作的班主任,可新来的校长偏偏给了不分管德育也不兼任班主任的y副校长。分管德育的b副校长知道后,与y副校长一起到校长的办公室,对校长说:“这个名额可以给我,也可以给德育主任,还可以给班主任,但是我不要。”后来,这个“等额推荐”到市教育局没有生效,返回学校重新推荐。校长找b副校长,问他要不要,他说不要,又再次搞推荐材料才生效。

第二年,一个“市安全管理工作先进个人”推荐名额下达到学校。这个名额可以给分管安全的副校长,也可以给主管安全的主任,还可以给负责安全的班主任,可偏偏被分管后勤的z副校长偷偷搞好材料盖好章报到区教育局了,他成了“市安全管理先进个人”。这次既分管德育又分管安全的b副校长没有吱声。

第三年,一个“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推荐名额下达到学校。这个名额可以给党员中的任何优秀人员。离开学校借用在区教育局的b副校长还是没有吱声,看校长到底给谁。结果,还是给了z副校长。于是,b副校长提出请校长推荐自己申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校长以“不在学校借用在教育局为由”不肯推荐。

无可奈何的b副校长只好继续默默地搞好分管工作。反思之后,他一边勤勤恳恳抓好分管工作,一边认认真真教好本门数学,课余时间扎扎实实搞好课题研究,著书立说,终于先后被评为“市模范校长”、“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

同一个平台不能被公平对待,b副校长“人之下,视己为人;人之上,视人为人”,不卑不亢,终有成就。但是,有几人能做到这样?

教研处的j主任,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卓有成绩,但是对新校长的那套管理不能适应,工作成绩不被校长认可,加上先生身体不佳,觉得太累,于是向校长提出辞职。校长说:“我才来你就辞职,别人怎么看?不同意!”j主任只好作罢。但是,工作热情明显降低。校长一方面增加教研处人员,安排人分担j主任工作,另一方面先推荐j主任为“区师德标兵”,后推荐她为“区优秀教育工作者”,j主任只好“被继任”。去年,中层干部变动,听说j主任向校长提出担任工会副主席终于如愿以偿。

试想,上面的表彰,能起到何种效果?

最后,借用《宰相刘罗锅》的歌词来结尾——“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一名合格的中层干部
副校长的修炼之道
庞茂琨校长荣获年度考核个人记功表彰
内乡县教体局朱光先副局长莅临师岗一中全面考核学校领导暨选拔优秀后备干部
校长拿人均绩效工资的150%,副校长拿140%,绩效工资如何算才公平?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