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内蒙古|田辉远:嘎嘎鸡
原创作者:田辉远|内蒙古
散文
嘎嘎鸡
这只嘎嘎鸡看来是如此的熟悉,仿佛早已与它有个约定。我相信这是一种机缘,否则,它也不会随随便便闯入我的世界。那年春季,从巴丹吉林镇驱车前往盟府巴彦浩特,路过巴彦诺尔公苏木,汽车拐了一个大弯进入了罕乌拉山,路边的小山坡上,零星的长着几墩冬青,正值冬青开花的时节,一簇簇黄色的小花点缀在冬青上,呈现几分春天的气象。突然,一只灰白相间的鸟儿,从冬青下飞了出来,撞在了车窗玻璃上。我急忙停车,下车查看情况。找了半天,才在石逢里找到了鸟儿。原来是一只嘎嘎鸡。它哆嗦着卧在石缝里,胸脯起伏着,腿儿抽搐着,显然是撞的不轻。幸好车行驶在山里速度较慢,否则,它就一命呜呼了。看着这只颤抖的鸟儿,我怦然心动,生命深处的怜悯油然而生。显然,它已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它扑棱着翅膀想要奋力挣扎着站起来,可扑闪了几下,还是无能为力地哆嗦着卧在哪儿。它的羽毛上浸出了几滴献血,脚下的沙砾也被献血浸湿了。圆圆的眼睛慌张的滴溜溜乱转,从它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求生的本能与悲哀。我不忍心看着一个弱小的生命就这样结束。看着与人同样的生命,在面临伤害与死亡时刻,所表现出来的无奈与悲伤,我想我应该做点什么。……它灰白相间的羽毛裹着廋小的身躯,绿豆大的眼睛里闪烁着祈求的泪光。我走近它,附下身去,轻轻地将它捧在掌心,用手指抚摸着那滴血的羽毛。它柔弱而轻盈,在我掌中的感觉,仿佛不是一个生命,而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它颤抖着,不时地发出嘎嘎嘎的声音。我用车上带的抽纸,小心翼翼地替它擦去了身上的血迹,轻轻地抚摸它的头羽、背羽、尾羽。让它平静下来。渐渐地它似乎能够站立起来了,我心里也有了一种说不出的快感。我想,在茫茫戈壁,能与一只嘎嘎鸡邂逅,恐怕也是一件值得珍藏的美好回忆。这种幼稚可笑的想法犹如一根柔软的骆驼刺,不经意间便刺进了我的内心。
我拿定主意,要把嘎嘎鸡带回家,帮它疗伤,待它伤愈了,去野外放生,让它重新回到戈壁滩的怀抱,在它自己的家园,无忧无虑地休养生息。可同行的伙伴们却反对我的想法,有的说,就地放生算了,任它自生自灭,何必要为这些不起眼的嘎嘎鸡费心劳神,大发慈悲呢。还有的说,回家把它杀了炖汤喝,虽然嘎嘎鸡没多少肉,但炖汤足够了,加点紫蘑菇、苁蓉片、枸杞,又香又补,味道好极了。它们的宿命本来就是如此,不是被人吃掉,就是被其它动物吃掉。我沉默不语,默不作声,懒得与同伴们争辩。自己不改初心,带回家,给它疗伤。我抱着嘎嘎鸡,坐在车上,心情有丝丝沉重,颠簸着回到了巴彦浩特家中。我把它放在阳台上,查看了它的伤口,伤势有点重,胸部被划开了一道血口子,还在渗血。我准备了棉签,酒精,拔去它胸部的羽毛,为它清洗了伤口,敷了云南白药,止了血,用纱布小心翼翼地包扎好。我找来小碟,为它倒上清水,又抓了一把小米撒在嘴边,看着它趔趄着啄食米粒的模样,我长舒了一口气,心里有了些许的安慰。嘎嘎鸡,当地人也叫呱呱鸡,学名为石鸡,为鸟科之一种。我原本是不知道它的学名的,打电话咨询过一位女同学。她叫王志芳,是位爱鸟之人,摄影爱好者,对拍鸟情有独钟。她曾将阿拉善的鸟类进行过普查,还举办过个人鸟类摄影展,可以说是我们当地的鸟类专家了。她简单地给我介绍个石鸡的种类,特点,习性,在阿拉善的分布等基本情况。后来,我又在百度上详细了解了这种鸟类。石鸡(学名:Alectoris chukar):中型雉类,有14个亚种,体长27-37厘米,比山鹑稍大一些。两胁具十余条显著的黑色和栗色并列的横斑。尾圆;尾长约为翅长的2/3。雌雄在羽色上一样,仅在大小上有些不同。嘴、脚珊瑚红色。眼的上方有一条宽宽的白纹。围绕头侧和黄棕色的喉部有完整的黑色环带。上体紫棕褐色,胸部灰色,腹部棕黄色。栖息于低山岩石坡和荒漠沙石坡上。性喜集群。以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嫩芽、嫩叶、浆果、种子和昆虫为食。
过去,驱车驶进阿拉善原野,经常能见到成群的嘎嘎鸡。它是极其干旱的戈壁滩上常见的一种鸟类,每天拣食一些粗糙的草籽和浆果便可生活。现在却很难见到它们的踪迹。这种鸟的飞行能力有所退化,但奔跑能力很强。有时,很远就能看见它们成群结队的觅食,当你走近它们,顷刻间便很难觅见它们的踪影。它们的羽色与所栖息山石极其相近,躲在石缝间,即使就在你眼前,也很难发现。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不时的还能见到集市上有售卖嘎嘎鸡的,买个两三只,用砂锅炖食,很是有些滋味。记得那是1998年冬,去敖伦布拉格一带扶贫,夜宿牧民家,牧民趁着夜色,在嘎嘎鸡常出没的地方,支起捕网,撒上食物,打着摩托车灯光,诱捕嘎嘎鸡。许多动物都有喜光性,车光一打,不大的功夫,嘎嘎鸡便三三两两聚集在了灯光下,瞅准时机,落下捕网,嘎嘎鸡就在劫难逃了。运气好,半个晚上,也能捕到三五十只。或红烧或爆炒,用来下酒,难得的美味,真有几分惬意与满足。那个年月,看见不常吃的美味,我们的肠胃便开始激烈的蠕动,占有和吞噬本来就是人类维持生存的第一本能。在强大的欲望面前,有时我们是渺小的,是无能为力的,任凭那样一些残忍的文明在我们面前周而复始的上演。好在2020年,国家林管部门出台了对石鸡等45中动物的保护政策,禁止饲养,捕杀,贩卖,餐食石鸡等。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集市上贩卖嘎嘎鸡的商贩早就不见了,人们捕杀和餐食嘎嘎鸡的喜好与欲望也收敛了许多。我是个土生土长的阿拉善人,几乎走遍了阿拉善的山山水水。我曾在巴丹吉林镇(当时还叫额肯呼德格镇)和吉兰泰镇工作了近十年。记得2004年,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巴丹吉林的冰冷寒意至今也难以忘怀,罕见的雪花飘落在我的脸颊和身上,冬的丝丝缕缕的美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巴丹吉林也好,吉兰泰盐湖也罢,在这里留下过我的足迹,青春和梦想。神秘的阿拉善,虽有些苍凉,但无处不显示出她的勃勃生机。稀有的飞禽和独具特色的植物让我感到生命的可贵。在这样苍茫而荒凉的生活环境里,我从不以为自己向生长在戈壁滩上的胡杨、梭梭、冬青、骆驼刺以及依靠这些植物而生存的嘎嘎鸡、野山兔、草原鼠弯腰是件可耻的事情,相反,每每看见这些动物、植物,我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与兴奋,心里泛起一股崇敬情意来。
可惜,快半个月了,受伤了嘎嘎鸡并没按我的预想好起来,而是一天天无精打采的萎顿下来,它在人工喂养下,正一点点丧失原本的生命活力。在它临死的前两天,似乎有预感似的,就已开始拒绝进食了,只是偶尔啄饮两口水。耷拉着头,似睡非睡;眼睛半睁半闭,目光呆滞。蹲卧在阳台上,任凭暖阳惠风的抚摸。它不时的抬起头,望望窗外,眼神中似乎有那么一丝无尽的留念。它不时的也嘎嘎的叫两声,我知道,这是哀鸣,是一种无奈、愤懑、绝望的表达。它似乎已忘却了这个世界,它的心灵已然抵达了与人类同样的终极世界。看着它那憔悴的样子,我想到人在自然界中的渺小和无能为力。自认为无所不能的人类,却不能挽救一只可怜的嘎嘎鸡的生命。也许我不应该把它带回家来,应该把它留在戈壁滩上属于它的那片家园里,这样也许它会活的更长久一些。可是这种醒悟来的有些迟了,它的死亡让我产生了一种无可名状的负罪感。我原本想用自己的一点爱心,精心照料它,让它伤愈,使它起死回生重新健康起来。而我又做了什么?这种做法对吗?很让人怀疑。其实,人类有时候冠冕堂皇的仁慈,对大自然的其它生命来说,也许就是扼杀。这样的事我们总在一厢情愿、自以为是的做着,大自然中许多天真无辜的小生命就这样有意无意的葬送在我们的手中,而我们却不以为意,无动于衷,不知反省。这是我们的无知带给其它生命的悲哀。嘎嘎鸡绝食两天后的早晨,风依然是那样的轻,阳依然是一样的暖。在风的吹拂和阳的抚摸下,嘎嘎鸡静静地合上了双眼,死了。没有挣扎,没有哀鸣,死的悄无声息。我找了一个上好的纸盒,盒底铺了许多餐巾纸,将嘎嘎鸡的尸体放进去装好,用胶带封住盒口,用一张半新不旧的布皮包了。原来我想将它埋在小区花池的槐树底下,再一想,不妥,嘎嘎鸡是戈壁的精灵,应该将它埋在戈壁滩上,让它回到自己的家园。我用了大半个早上的时间,来到镇外的戈壁滩上,用铁锹为它掘了一口深愈两锹头的墓穴,郑重其事地它放了进去埋了,还堆了个小土包,折了几枝黄色的冬青花插了上去。以这样的仪式,来弥补因我们的无知给自然界的小生命带来的伤害,也算是对弱小生命的怜悯、尊重和敬畏吧!但愿它回家的路走好,能在苍茫的戈壁滩上得以永生。
……这不是我矫情,也不是我为了博人眼球故意作秀,伪造浪漫。我一向认为对大自然的感恩和怜悯应当是对人类自己的宽恕和拯救。那只嘎嘎鸡虽然死了,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但它对我的影响却一直萦绕不去。冥冥中我似乎感觉他还活着,还在我的怀里,还在家的阳台上,还不时地嘎嘎叫着……此后很长时间,嘎嘎鸡的身影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我始终相信人类终归还是善良的,我更为相信自己与那只嘎嘎鸡的相遇确实是一种可贵的机缘。敬畏自然、怜悯生命是人性中最高贵的品格和精神,崇尚自然,珍爱生命,就是崇尚和珍爱我们自己。2022年4月写于巴彦浩特
田辉远,中国工商银行阿拉善盟分行工作,文学爱好者,喜欢阅读散文和诗歌。特别对古典散文与诗歌情有独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鸡形目系列(十)石鸡
全球鸟类图集 11
海拔四千多米的雪山上也有鸡?这货算得上是鸡中陈独秀了
【戈壁】捡石虽艰,乐在心尖!
野性贵州 有问必答丨鸟类第一美!“金鸡报晓”可能因它而来……
来看看你最喜欢的戈壁石都在这里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