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高榕:做一个健康的人——读张继炼时事随笔之七有感

原创作者:高榕

图文编辑:阿拉善未来文化艺术传媒


做一个健康的人

——读张继炼时事随笔之七“健康素养66条:·启示·收获·批评”有感

安静的街道上,忽闪忽闪的橘色,是我心安理得的安全感。

爱上跑步的日子里,穿梭在夜空的清晨里,四年,也习惯了黑灯瞎火中的这一抹橘色。无声不识的擦肩而过,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亲近。当然,这样的亲近,缘于我跑步之后,由心而始。

那么之前呢?

基础的认知上,虽然很多人嘴里说着“职业无贵贱”,但是言行之间无不透露着对体力劳动者的歧视最实际的莫过于环卫工人及从事类似职业者的验证。都觉得他们苦,却无法还原内心的本善,那种来源于习气里的嘲笑,是我们冠冕堂皇的“君子”形象,将人性的关隘处,无限大的放纵。亦如张继炼老师:《时事随笔之七“健康素养66条:启示·收获·批评”》之作中,提及的“歧视”。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张继炼老师以“健康素养66条”启示我们:温情与感恩的人性、爱与暖的智慧、纲蕴其德中提升身心健康的人文素养。

张老师通过解读《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础知识与技能》,传递健康知识,并引用每一条制度,将启示、批评、收获心得,一一道来。于我而言,喜之不曾涉及的知识,实属感激。


文章开篇,污秽中忙碌的身影,换来的是不被理解。没有人来解读这些污秽的出处,人们唯恐避之不及,造之扬长而去,“掩鼻、侧身、吐痰、快速通过、快速离开……。”古往今来熬制的负能量,原来依旧驻世,时至今日,这种理性的“断舍离”究竟对否?令作者悲哀的是:我们都没有意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背后的职业“歧视”。

好巧,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国庆期间,一名山西教授殴打清洁工的行为迅速占据网版头条,一时之间,唾液四飞,众说纷纭。且不说事情的原由,单看教授与清洁工之间的职业,我们支持弱势群体的同时,难免会深思,是谁赋予了教授如此“高素质”下的暴力

张老师启示我们是外界因素引发的一种人格扭曲,这个外界意指着我们,“由我们引发的”。并引证《健康素养》22条:“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继而简略概之“歧视”的词文意思。

常识构建起来的底线,没有对错,只有真假。欲往教唆之下,往往会将我们的真性情掩盖,我们在算计中呈现着各种推诿、各种攀比,深谙生存之道之下的是扭曲的人性,它封存了我们面对利益之中的真正良知,任由着“我们引发的”歧视肆意滋生。人云亦云着职业无贵贱,却都煲着一杯熬不浓的鸡汤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即之,何来善护念?


张老师进一步谈到了文学语言中的歧视,意指“语言暴力。”十年前参加的全国散文高峰会的讲座中,就开始倡议宣导文学作品中,避免使用“语言暴力。”然而却未曾引起文学工作者们的重视,难免心存伤感。

文学本身就是照亮人类灵魂的太阳,文字更是启动我们智慧心性的钥匙,她能散出千万缕光芒摄住我们的身心,产生美的希望。因为无论是创作者还是阅读者,在品味逐字逐句的过程中,都会使自己的内心体会到不同的感悟,而这样的感悟可以使我们产生共鸣,让我们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贵贱,心之逾越一切隔阂去经历不同的人生,唤醒我们内心的欢喜,使身心得到滋养。

然而使之不当,用之不妥,难免会带来伤害和毁灭。我们都经历过被挖苦、讽刺、蔑视、当众出丑等侮辱性的语言暴力。至今也是难以释怀被自己的上司手指着头的厉声奚落,即便是我过后一至声称不计较,可内心深处总是根植了愤怒的种子,深受其害。想想也是,冷言恶语的,总会在人的心里留下阴影,长期以往,人性就会扭曲,当这样的关系无法平衡的时候,还怎么维护和谐?


《孟子》有言:“侧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谓良知。”张继炼老师有感于人心的冷漠,与不懂感恩,随笔时事,以此唤醒我们内心的良知,引导我们带上自己的良知,从理论实践出发,自身做起,修身修心,守护良知信仰,这才是身心健康的基础所在。

老师借题发挥人性的健康过程中,也向我们罗列了健康素养66条中的第二部分: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并依条分解说明。

疫情的使然之下,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善者们,以自己的方式呼吁抵抗病毒的心声。大爱之下,我们在遇见中警醒。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文中,通过反问的方式如:除了戴口罩、和怎样戴口罩,此处没涉及,许多信息是否似曾相识?是否在最近,似曾相识?进一步诠释当前疫情严重之下,我们每一位公民的健康行为。目的就是为了不损害他人健康,同时也是维护和保护自身的一种责任。

并切中了几个关节点是:1.健康素养66条早在2008年就已经公布;2.阅完一遍66条需要五分钟左右时间;3.12年来,你阅了几遍?记住了几条?做到了几条?4.即便是全部背会,或者倒背如流也不是很难的事;5.“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深深的涵盖着作者的焦虑。

每日里,刷手机已经成为常态,却没有人来解读与规范十年前就已经颁布的有关健康的自我保护意识,这些不能不引发我们去悔之深思。


《尚书》中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青春年少的体格,终日沉迷在了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青春靓丽的体形,不去珍惜,反而纠结于绝食与整容的痛苦里,无病呻吟;绩效奖金打压着濒临悬崖的身体,勉强的苦苦挣扎。即使这样,我们依然“逍遥法外”,正如老师说的:现在,你还敢说,你懂健康,你爱健康,你重视健康,你保护健康吗?

建立与保持健康的方式,提升自身行为,已刻不容缓。

 面对疫情,老师焦虑之余,引用了法国著名作家阿尔贝·加缪的著名长篇小说《鼠疫》,呼吁我们:健康来之不易。再一次例举了有关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圣经》中就有讲过示洁与不洁之生物篇:“凡蹄分两瓣。倒嚼的走兽,人类可以食之;凡水中有翅有鳞的可以吃”等,通篇读下来,深深憾叹现代人所缺失的敬畏心,尽然可以做出悖犯道义之事,如此,何谈健康?

礼仪人文素养,善言善行;尊守自然法则,尊敬身体发肤,同康同乐;方可启动健康身心,亦如老师所言:提升健康素养: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动是目标。

这是寒冷的“疫情”里,最温暖的问候。

醒之悟之,做一个健康的人,还等什么?

(于2020年2月6日草拟于家中)

【作者简介】

高榕,自由个体人,爱好书写,憧憬文艺女青年。

猜您喜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时事有感[七律]
浪淘沙 近春节有感时事
谒金门•伏雨天观时事有感
殷志斌:读范老师《找到定心丸》有感
《读书随笔》有感
随笔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