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个人理解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个人理解: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真话不一定好听,好听的不一定是真话。在这两句话中,“信”是“言”的本质,而“美”是“言”的外在表现,是人们的主观评价。本质和外在表现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只有本质是从根本上决定事物价值的,所以对于“言”,我们应该追求本质的“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也是同样的道理。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真正懂得道的人不一定能说会道,能说会道的人也不一定真正的懂得道。懂得道是善者的本质,“辩”只是外在表现而已。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懂得道的人不一定表现给别人看,向别人的显摆的人未必懂得道。“善者”和“知者”都可以理解为懂得道、遵循道的人,“善者”是善于发现道的人,“知者”是知晓道的人,两者略有不同,但本质上是一样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几句话意在说明,要重视本质的道,而不要被外在表现形式所蒙蔽,要追求内在的道,而不是直接追求外在的地位、物质、权力、荣誉等等。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圣人不去主动的积累和占有那些外在的物质、地位、声誉、权力等等,而然圣人越是按照道去指导人们和帮助人们,他所拥有的这些外在的物质、地位等就越多。圣人是重视道而不重视外在的人,他们是完全按照道去做的,所以圣人不会去追求和占有那些外在的东西。圣人用道指导人们生活,帮助人们,人们按照圣人的规则生活就好比万物遵循道生存,万物的种类、数量越多,个体发展的越好,越能体现道的价值,圣人也是这样,百姓的生活的越好越能够体现圣人伟大,在道德经中,圣人是高于百姓的存在,圣人造福百姓,百姓敬奉和拥戴圣人,不能用人人平等的思想去解读,圣人和百姓个人之间是不平等的。

    天之道,利而不害。自然的规律,是利于万物而不是对万物有害的。“利而不害”是道的特点,道是要靠万物来体现的,没有万物,道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道要利于万物,而不能对万物有害。圣人也是这个道理,圣人的道要施行于百姓身上,要靠百姓来体现圣人之道的价值,所以圣人要利于百姓的发展,他就不能去争夺和占有百姓的资源。这就跟父母养育子女是一样的,父母要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还要保障孩子的物质生活,保障孩子的饮食、穿衣、教育投入、医疗投入等的,做父母的不能把孩子的饭吃了,让孩子饿着,也不能把用于孩子上学的钱拿去自己随便花了,这就是“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道理。这里有个“自然”的属性在里面,“自然”是道和圣人的本质属性,就是指本来的样子,应该有的样子。“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道和圣人本来样子,而不是说道和圣人为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而选择怎么做。我们说什么的原因是从结果去反推内在规律,是为了让自己理解的更清楚,但是事实上这样的结果因为是在内在规律自然的发生了作用,而不是规律因为想达到这个结果而选择了这样做,这个逻辑要想清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名言名句大全 老子语录200句
《道德经》第81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39
《道德经》通读 第八十一章
《道德经》八十一章精解及译文
《道德经》第81章 为而不争 原文和翻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