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应用总结

青医说中药应用大总结

1.要药

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

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

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

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

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

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

治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

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夏枯草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生地黄

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证之要药:金银花

治湿热火郁、湿热泻痢之要药:黄连

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龙胆草

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大青叶

治肺痈之要药:鱼腥草

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山豆根

治疗痈肿疔毒之要药:蚤休

治疗梅毒的要药:土茯苓

治疗肠痈之要药:红藤、败酱草

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便秘)之要药:大黄

治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芒硝

治疗寒积便秘之要药:巴豆

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威灵仙

久风顽痹、筋脉拘急及吐泻转筋之要药:木瓜

治风痹或痹证痛重之要药:徐长卿

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桑寄生

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五加皮

芳化湿浊的要药:藿香

治湿阻中焦之要药:苍术

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厚朴

湿热淋证之要药:瞿麦

诸淋涩痛之要药:海金沙

治疗膏淋之要药:萆解

治砂淋、石淋之要药:金钱草

治湿热黄疸之要药:茵陈

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附子

温中散寒之要药:干姜

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肉桂

中寒肝逆或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吴茱萸

胃寒呕逆之要药:丁香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痰的要药:橘皮

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痞之要药:枳实

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木香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要药:香附

治胸痹之要药:薤白

止呃之要药:柿蒂

治油腻肉积之要药:山楂

消食运脾之要药:鸡内金

治小儿疳积之要药:使君子

治血热妄行之要药:大蓟

治水火烫伤之要药:地榆

安胎之要药:苎麻根

收敛止血之要药:白芨

温经止血之要药:炮姜

血瘀诸痛之要药:五灵脂

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郁金

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虎杖

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益母草

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为妇科之要药:丹参

活血调经,祛风止痛,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川芎

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为伤科接骨续筋之要药:自然铜

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为外伤科之要药:乳香

治湿痰寒痰之要药:半夏

治肺胃气逆之要药:旋复花

治痰热及胸痹之要药:瓜蒌

治新久咳嗽之要药:百部

治疗咳喘之要药:杏仁

治疗“皮里膜外之痰” 之要药:白芥子

治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惊悸失眠之要药:朱砂

治肝阳上亢及目疾之要药:石决明

治肝阳、肝风及肝火所致病证之要药:羚羊角

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之要药:钩藤

治肝阳眩晕之要药:天麻

开窍醒神回苏之要药:麝香、冰片

大补元气救脱之要药:人参

肺虚咳嗽、肾虚作喘之要药:蛤蚧

温补肾阳,补督脉、益精血之要药:鹿茸

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杜仲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补血调经之要药:当归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为补血之要药:熟地黄

补益肝肾之要药:山茱萸

治脾寒泻痛或多涎唾之要药:益智仁

眼科外用之要药:炉甘石

拔毒化腐,为外科之要药:升药

疥疮之要药:硫磺

2.具有止呕作用的药物

药性偏温,主要用于寒证或痰湿恶心呕吐的药物

半夏:主要用于痰湿及胃寒呕吐,胃虚,胃热、妊娠呕吐等也配伍他药使用。

旋覆花:主要用于痰湿内阻及脾胃虚寒所引起的呕吐,噫气,心下痞满作呕,呃逆,及妊娠恶阻。

生姜、高良姜:其中生姜为“呕家圣药”,可用治一切恶心呕吐,但以胃寒气逆呕吐恶心最宜,高良姜主治胃寒气逆,呕吐清水,四肢不温。

砂仁、豆蔻、草豆蔻:主要用于胃寒气滞湿阻或脾胃虚寒、消化不良之恶心呕吐,呃逆,噫气、脘腹胀痛或腹泻,其中草豆蔻对于寒湿胃痛、呕吐等症用之最宜。

吴茱萸:主要用于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头痛、呕吐涎沫,及肝胃不和之胁痛、呕吐、吞酸。

藿香:主要用于寒湿内阻,脘痞呕吐。经配伍也可用于胃虚呕

吐、孕妇胎动不安,呕吐酸水。

丁香:主要用于脾胃虚寒呕吐、虚寒呃逆。

药性偏寒凉,主要用于热证或湿热恶心呕吐的药物

黄连、枇杷叶、芦根、竹茹:均清热止呕 主要用于胃热呕吐,呃逆,干呕,妊娠呕吐等,竹茹对胃虚有热的呕吐尤为适宜。

代赭石:主要用于胃气上逆引起的呕吐、噫气、噎膈、反胃、呕吐等。

柿蒂 :性平,为降逆止呃之要药,治疗呃逆,无论寒热虚实,均可配伍使用。

3.具有通经下乳功效的药物

漏芦:治乳汁不通外,又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治痈疮毒,乳痈肿痛。

路路通:用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外,又能祛风通络利水,用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风疹瘙痒,风疹瘙痒。

木通:利水通淋,泄热:治乳汁不通外,又可用于湿热淋证,心火上炎或下移小肠的口舌生疮(长于清心火),湿热痹痛。

通草:通气下乳,清热利水:治乳汁不通外,又可用于淋证,湿温病,小便不利。

穿山甲:活血通经,搜风通络,消肿排脓:治乳汁不通外,又可用于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积聚,风湿痹痛,痈肿,瘰疬。

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治乳汁不通外,又可用于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淋证。

4.具有安胎作用的药物

紫苏、砂仁:行气安胎

黄芩、苎麻根:清热安胎

艾叶、苎麻根(续断):止血安胎

白术:补气安胎

桑寄生、杜仲、续断、菟丝子:补肝肾安胎

5.能润肠通便的药物

仁类: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杏仁、瓜蒌仁、柏子仁、核桃仁(砂仁、酸枣仁、益智仁、薏苡仁四仁却无此功效)

子类:牛蒡子、决明子、苏子、[注意还有子仁类不仅没有润肠通便作用,反而可以止泻--------砂仁、益智仁、薏苡仁、车前子、菟丝子、莲子、五倍子、五味子、诃子、金樱子]

其他:知母、生地黄、玄参(紫草、蒲公英是例外,要求脾虚便溏者不宜用)、肉苁蓉、锁阳、当归、何首乌、麦冬、天冬、桑椹、蜂蜜

6.能利咽开音的药物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 适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音哑咽痛。

马勃:清肺解毒,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适用于:风热、肺热咽痛音哑。   

桔梗:宣肺化痰,利咽开音,适用于:痰热壅盛咽痛音哑。

胖大海:清肺化痰,利咽开音,适用于:肺热,痰热咽痛声嘶。

诃子:敛肺开音,适用于:肺虚久咳失音。

7.常用治头痛药物的分类

白芷:阳明经痛头痛,前额连及眉棱骨。

羌活:足太阳经头痛,后头痛连及项背

藁本:督脉经巅顶头痛

独活:少阴伏风头痛

吴茱萸:肝寒挟痰湿上犯巅顶头痛(足厥阴经)

细辛:鼻渊鼻塞头痛

川芎:外感、瘀血、血虚头痛

白附子:痰厥头痛

蜈蚣、全蝎:偏正头痛

8.中药之最

清热解毒之最———银花

芳香化湿之最———藿香

利水渗湿之最———茯苓

芳香开窍之最———麝香

重镇安神之最———朱砂

清热之最———石膏

泻火之最———黄连

降气之最———沉香

止痛之最———元胡

止血之最———三七

补阳之最———鹿茸

补阴之最———女贞子

生津之最———石斛

温痰之最———半夏

平肝之最———羚羊角

辛凉之最———薄荷

攻下之最———大黄

凉血之最———犀角

理气之最———枳实

舒肝之最———郁金

活血之最———丹参

补气之最———人参

补血之最———当归

补脾之最———山药

消食之最———神曲

清痰之最———贝母

退黄之最———茵陈

祛风之最———独活

安神之最———枣仁

温里之最———附子

止咳之最———杏仁

9.容易混淆的药物对比

吴茱萸——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刺蒺藜(白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

秦艽——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

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姜的根茎)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姜的干燥根茎)

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高良姜的根茎)

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姜的干燥老根炮制品)

生姜皮——和脾行水消肿 (生姜根茎切下的外表皮)

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川楝的成熟果实)

苦楝皮——杀虫疗癣(川楝树的根皮或树皮)

鹤草芽——杀虫(龙芽草即仙鹤草的冬芽)

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龙芽草的全草)

苏木——活血疗伤、祛瘀通经(苏木的心材)

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紫苏的成熟果实)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紫苏的茎叶)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党参——益气、生津、养血

太子参——补气养阴

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南沙参——养阴清肺、化痰、益气

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

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海螵蛸——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麻黄根——敛肺止汗

牛黄——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雄黄——解毒、杀虫

硫黄——解毒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通便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野菊花——清热解毒

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猪苓——利水渗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药药对190种 - 中医临床专业讨论 - 医生圈论坛—医学社区 医学健康网站|寻医问药|...
中药学中的“要药”明晰
新编药性赋
施今墨对药(新版重排).pdf
中药对药219种---中药配对用法
中药药性口诀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