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学生如何学好文言文?-附练习教材推荐

文言文,其实就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不是无源之水,它不像拉丁文,已经成为一种绝迹的语言。古汉语的血脉和精髓,其实也在滋养现代汉语。如何才能学好文言文?

我经常会在知乎里面看到“如何才能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问题?以下是我回答一位知友的思路。其实,可能你自己也不知道,答案就在教材里面。

我给你一种行之有效的古文学习方法,可以试试:

第一阶段:打好基础

1。先把初中和高中的语文课本拿出来。

2。从初一到高三教材里面找出所有的古文(不包括诗词),然后每一篇重新诵读、精读。)

3。注意积累古文的词汇和语法。着重积累动词、连词、介词、副词。动词就是动作,连词就是动作与动作之间连接词,介词就是表示时间、条件、方位、方式的词语。

第二阶段:课外提高

全部精读一遍之后,就能掌握古文基本的语法了。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一些课外的阅读来训练阅读方法。

高考中考的文言文,史料越来越受青睐。而史料大多都是人物传记。那么我们就从传记入手,逐渐掌握古文阅读的方法。

如何才能掌握古文阅读? 我会采用一种叫做“古文解构法”来分析。

我拿《新唐书·韩愈》的传记的第一段为例子: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七世祖茂,有功于后魏,封安定王。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终秘书郎。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晋卒,愈从丧出,不四日,汴军乱,乃去。依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建封辟府推官。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调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改江陵法曹参军。元和初,权知国子博士,分司东都,三岁为真。改都官员外郎,即拜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

古文解构法:

1。断句。断句,现代人已经帮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要知道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要靠语感去断,也就是判断句子的语法。这一点暂且不提。

2。剔除名词。我们用下划线剔除一下。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七世祖茂,有功于后魏,封安定王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既去,县人颂德。终秘书郎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卒,嫂郑鞠之。自知读记数千百,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擢进士第。会董晋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卒,从丧出,不四汴军乱,乃去。依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建封辟府推官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调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上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有爱在多以其字之。改江陵法曹参军元和初,权知国子博士,分司东都三岁为真。改都官员外郎,即拜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

统计得知,270个字之中,有175个名词,比例接近65%。名词主要分为人名、官名、地名、物体、概念、数字等几类:

A)人名:韩愈、退之、茂(韩茂)、仲卿、会(韩会)、嫂郑(姓郑的嫂子)、董晋、张建封、德宗、元和

B)官名、职位:安定王、令、秘书郎、进士、第、节度使、推官、博士、监察御史、法曹参军、国子博士、都官员外郎、方员外郎

C) 地名:邓州南阳、后魏、武昌、领表、宣武、武宁、阳山、江陵、东都、河南

D)概念名称:人、世祖、父、兄、嫂、石、德、六经、学

E)数字:七、三、六、千百等等

因为古文和现代文名词的词义变化是比较少的。基本能一一对应。也就是说,划出名词,意思就明白了一大半了,明明就是“躺赢”啊!

3。找动词:

与官职贬擢有关的动词:封(安定王)、为(武昌令)、擢(升官)、表署、调、迁(平级调任)、贬(降级)、改、权知、分司、拜、迁职

一般动词:字、有、去、刻、颂、终、生、孤、卒、鞠、知、读、记、通、出、乱、依、忌、上、论、怒。(词义与现代文差异不大)

4。其他。剩下的就是形容词,介词,连词。重点弄明白,也是考点所在。多查字典就可以解决了。

这样下来,一段文章就解构完毕,意思起码可以弄明白90%以上了,然后就是针对一些关键语句的分析和判断。等你掌握了前面的技巧,我可以慢慢跟你再说。

第三阶段:日常训练及联系材料。

古文和外语一样,需要一些材料来加强,直到掌握各类的知识点。读者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水平,挑选合适的训练教材。

入门篇:小古文。这套虽然是针对小学生开发的,但是也适合零基础的学习。

也可以看看周振甫的这本书。周振甫是国内著名的古汉语专家,著有许多本入门级的书籍,值得一看。

进阶篇:王力的古代汉语算是最全面系统的教材了。但是对于没有古汉语基础的可能得多读几次。

高级篇:如果有一定的基础,可以直接读一些古代文选也是很有益的,例如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之类的文集。

其实古文只要能静下心来读,打好教材的基础,再配合大量的课外阅读,就能有一个切实的提高。

学习方法就像是学英语一样,要多记,多读。

但是古文有一个优势,就是它本来就是中文,只是词义、语序、语法随着时间的变迁产生了差异,只要肯用心,一定能够鉴古通今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古文,不语文!看到初高中的部编版教材,知道不读“文言文”,将寸步难行!
文言文
小学必读100篇小古文!助力孩子适应9月新教材
320年经久不衰的语文教材
1-6年级必读小古文100篇,含注释(下载),给孩子收藏
语文老师直言:换教材不怕!弄懂这100篇古文,考试可得高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