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日读书挑战:Day2:《格黎东篇》-真理-正义-国家-公民

书名:《格黎东篇》(《柏拉图对话集》商务印书馆)

作者:柏拉图

分类:哲学

页数:13

阅读时间:1小时

推荐星级:※※※※※

同类作品:《苏格拉底的申辩》《斐洞篇》《理想国》

大纲:自苏格拉底被判决死刑后,收监等待处决。他的好朋友,学生,当地首富格黎东(Crito/Criton,一译克力同)收买了狱卒,准许探监,其实他是来劝说苏格拉底出逃保命的。这一篇对话发生在监狱里面讨论的主题是:苏格拉底应不应爱出逃保存生命?苏格拉底重申了他为什么选择以死亡捍卫真理的决心。

对话的要点如下:

一、格黎东的观点如下:

1。苏格拉底应该舍弃一心求死捍卫正道的想法,应听从好友的意见,选择出逃,以保存生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非常务实的观念)

2。苏格拉底仍然有生存的希望和途径:法官其实不想处死苏格拉底,是苏格拉底一心寻思。可以通过收买法官和狱卒达到出逃目的。

3。外邦愿意收留苏格拉底,提供庇护。

4。认为苏格拉底以死卫道的做法是自暴自弃,是一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不明智行为,是一种置亲情人伦于不顾的不负责任、有违美德的行为。

苏格拉底的观点如下:

1。认为一贯奉行听从真理的原则,符合真理的就听从,不符合就不听从,哪怕是面对恐吓或处罚甚至剥夺生命。人行事应考虑正义、美德、至善。

2。旁人的意见,不会因为人数多少而变得正确。人应该听从贤人、内行的正确意见。并且举了运动员应该听从教练或医生的意见为例。

3。君子无戏言。法庭上的申辩是自己的真实想法,也是奉行的原则。(详见《申辩篇》)

4。听从不正确的意见,损害身体,损害心灵。听从不正确的意见,心灵受到的损害比身体更大。

5。人最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活的更好。

6。做事要考虑是否正当,而不是单纯可不可行。

7。不主张以怨报怨,主张以德报怨。以怨报怨无异于做不正当的事情。

8。行动源于认知。人应该用行动去证明认知或原则。

9。出逃会破坏法律,妨碍司法公正。

10.公民不能享受了国家的权利(受抚养、教育、国家安全、自由),而不履行公民的义务(服从法律)。国家是神圣、可敬的,地位高于家庭。服从国家安排是正当的,公民不得逃避,弃职。

11.关于国家与公民。公民具备法律意识后,可选择去留。对于留下来的公民,相当于和国家达成协议,必须爱国爱法,遵纪守法,服从安排。出逃是令人不齿的行为。

12. 出逃者丧失社会信用,必将受到外邦的摈弃。

13.美德、正义、风气、法律高于一切,是人伦之本,高于生命和人伦。

14.法律是公平的,不公平的是人。

读后感悟:

苏格拉底的思想具有时代意义,他的政治思想和中国的忠君爱国如出一辙,但是在社会伦理方面,和孔子的以德报怨,孝为人伦之本有差异,更强调更大范围的公义,而不是基于血缘、亲疏的宗族关系。苏格拉底的思想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有很多暗合之处。

在论述国家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时,更倾向于国家而非个人。他认为自由、民主这些福利是国家给的,公民享受到国家的福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治的责任,遵纪守法,服从法律就是正义的一种表现。和西方后世的崇尚自由,蔑视国家集权的“自由主义”观念颇为不同,更有社会主义的影子。

他认为公民和国家是一种协议关系。公民有权去认知、熟悉本国的法律,有选择去留的自由。既然留下来,享受国家的福利(抚养、教育、自由、安全),就必须履行国家的义务(兵役、守法、服从法律判决),否则就是对正义的背叛,是令人不齿的行为。他认为法律是公正的,不公正的是人,因此不能以抗法来报复法律,践踏法律。

他认为人应该恪守和追求真理,而正义就是真理的一种表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州童的作文
我看“法律人治国”
柏拉图的对话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品书知识点
【简读素看】一个正义国家的架构——《理想国》笔记(四)
23乀时哲【緣木求愚】苏格拉底哲学思想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