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西、陕西、河南、甘肃……谁才是面界顶端王者?

在中国北方人的美食汪洋中,「面条」是神圣不可分割的岛屿。不管白丁还是鸿儒,无论土豪还是屌丝,都对着一碗面吃得山响。

搓鱼面 | 图片来自纪录片《中华制面》

可以说,一个个面馆如基石般,撑起了每个城市的地方风味江湖。

图片来自纪录片《风味人间4》

而一碗面条的进化史,还要从小麦这个「国际友人」的到访来说。

小麦最早由美索不达米亚人驯化,大约 4000 年前经西域传入中国。初期我们对这种外国货还不太会烹饪。

图片来自纪录片《风味人间4》

直到汉代,水碓和水磨等工具又从西域传来,将小麦颗粒磨成粉,揉成面团,制成了面条的雏形——「汤饼」

图片来自纪录片《风味人间4》

后来,有人发现磨成粉的小麦可塑性极强,便沉迷其中开展研究。

到了北宋后期,为了更快的加热面团,有人想到了把面团揉搓成细条来煮,「面条」的名称便应运而生,甚至逐渐开始流行起地方风味。

搓鱼面 | 图片来自纪录片《中华制面》

世事经年,一碗面的可能性在中国呈几何级拓宽。不同地区各出奇招,在制作工艺和吃法上精细拆分,重塑再造。

洛阳浆面 | 图片来自纪录片《中华制面》

尤其是浩荡的北方面条江湖,可谓强手如林,谁也听不得关于自家面的任何吐槽。

既然如此,那今天就来看看,在一碗面上,北方各地网友是如何互射地区级语言导弹的

山西:'呢界'是官宣的「面食杀手」

山西人的命就是面给的,这话一点不夸张。尤其是他们自创的做面武林秘籍,真的让我叹!为!观!止!

用嘴吹面 | 图片来自网络

用剪刀剪面 | 图片来自网络

后弯抻面 | 图片来自网络

一块和好的面团,到山西人做面的「兵器库」里走一遭,只见一番「刀光剪影」后,刀拨面、剪刀面、擦尖儿、剔尖儿……你争我抢的跳入热水,开始浸泡。

刀削面 | 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要说山西的「面食王中王」,大同刀削面当仁不让!

一块以水、面比例 3:1 打成的面穗,经历过揉匀、揉软、揉光后,泛起满面油光。

图片来自网络

此时有着小李飞刀风采的削面厨师,右手拿着特制的弧形削刀,左手托着面团,对着汤锅,嚓、嚓、嚓……手起刀落间仿佛小提琴演奏家一样,用面呈现了一场“食”觉盛宴。

图片来自网络

柳叶状面条搭配上每家秘不外传的臊子,这种碳水、热汤、油脂的组合,用一种温暖又充实魔法,给了大同人最踏实的幸福。

莜面栲栳栳 | 图片来自《风味人间》

比起山西面食流量担当的大同刀削面,需要经历「三生三熟」方可飞升的莜面栲栳栳,是我更喜欢的山西风味。

莜麦 | 图片来自纪录片《风味人间》

因为地理、气候等因素,忻州、朔州等晋北地区种植了大量的莜麦,它也为这里的面食带来了一个「莜面宇宙」

炒莜麦 | 图片来自纪录片《风味人间》

莜面栲栳栳便是这一代最出圈的美食,经历过淘洗、晒干烧熟、开水和面后的莜麦,被卷成一个又一个的圆筒,整整齐齐地码放在笼中,在恰当的火候下飞升成功。

图片来自纪录片《风味人间》

蒸好的莜面栲栳栳端上桌,掀开锅盖的那一刻,蜂窝一样奇特的造型让人眼前一亮,空气中更是到处氤氲着谷物蒸熟的香气。

羊头臊子 | 图片来自纪录片《风味人间》

此时,用筷子撕扯下几块薄薄的面筒,裹上西红柿的素臊子或羊肉的荤臊子,还有一抹辣子后,对折将包满臊子的面送进嘴里,莜麦香、肉质香、菜鲜的交替涌动,为晋北人们提供着瓷实的能量。

临汾牛肉丸子面 | 图片来自网络

山西的中部、北部,纯荞麦面的碗托、晋中、阳泉一带用抿尖床做的抿尖、饸饹面与牛肉组成 CP 的临汾牛肉丸子面……

无论哪一碗,都证明了山西人对一碗面的死心塌地。

陕西:再扯,额才是「吃面宗师」

八百里秦川麦浪翻滚,在「馍都」陕西,唯一能战胜夹馍的就是一碗碗「碳水炸弹」的面。

图片来自纪录片《街头美食斗士》

这里那碗被油脂浸润宽宽面条的油泼扯面,每次看到都让人馋得抓心挠肝。

叮~西安人准备开饭,此时城市街头四面八方便传来了如打击乐般的铿锵节奏。

扯面 | 图片来自网络

闻声而寻,原来是做面师傅在做扯面。

只见师傅双手捏住宽面片的两段,手腕轻轻抖动,手臂缓缓张开,让面片随着身体的律动锤击案板,一条条宽宽的面条就被扯开了,排队进入锅里。

图片来自纪录片《日出之时》

时钟滴滴哒哒的转动,几分钟后将面捞进碗里,撒一勺火红的秦辣椒面在面上,再把冒青烟的 180 ℃ 上下的菜籽油浇上。

图片来自纪录片《街头美食斗士》

接着一声“呲啦”,辣椒片微微发焦的冒出让人欲罢不能焦香,这是油泼面的精髓,也是西安的人间烟火气息。

歪果仁正在超开心的扯面 | 图片来自网络

这种烟火里的打击乐,在地球的另一边也冲向了人气塔尖。揉面、擀面、扯面,歪果仁更是将它变成了一项老少咸宜的家庭活动

臊子面 | 图片来自纪录片《日出之时》

油泼扯面虽火,但在关中地区的宴席上,永远少不了的是一碗热腾腾的臊子面

酸辣香,薄筋光,煎稀汪的岐山臊子面粉丝最多,总能让人抡圆了膀子风卷残云。

图片来自纪录片《中华制面》

臊子这种碎肉的形式,据考就起源于周代的祭祀。但在陕西,肉丁炒的浇头统称为臊子,再加上不同食材的排列组合,陕西臊子的 SKU 多达上百个。

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最经典的臊子,是黑木耳、蛋饼皮、黄花菜、胡萝卜、土豆混搭的臊子界'五月天'组合。

图片来自网络

五色的配菜在海碗的红油汤中浮浮沉沉,配上岐山本地产的岐山醋,饱蘸汤汁的面和臊子用筷子一同吸溜到嘴里,面条丝绸般的爽滑与筋道,臊子的嫩滑鲜香,吃出了陕西人风风火火的人间气概。

合阳踅面 | 图片来自《舌尖上的中国》

如果你还想吃家庭风味,可追溯到元代的'富饭'麻食,让你咀嚼出小麦的清香;想吃古代方便面,合阳踅面让你品尝历史;想喝汤?原汤原食的杨凌蘸水面,给你沉沉的满足感………

图片来自电视剧《白鹿原》

反正不管你多挑剔,在陕西,总有着一碗面会让你产生“额爱你”的强烈情感。

但要注意,陕西人吃面讲究'老碗面+圪蹴哈+配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舒服的到达“咥”这一境界。

河南:天下面,我最'中'

河南,这个曾是天下中心的城市,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

在他们稀疏平常的日子里,一碗朴实的面,都透露着河南人的生活哲学。

烩面 | 图片来自央视《每日农经》

烩面,哪怕你没到过河南,也听说过它吧。

郑州的街头巷尾,从黎明静悄悄到夜深熙熙攘,到处都弥漫着煮面的氤氲蒸汽,与汗流浃背的吃烩面的人。

图片来自纪录片《中华制面》

慢熬厚重的羊骨髓白骨浓汤,将海带丝、千张丝、粉条、鹌鹑蛋等四海八荒的食材,统统「烩」的在了一个碗里,看似是胡乱混搭,但却胜过人间无数。

图片来自央视《每日农经》

再配上手工制作的两指宽劲道面条,最后拿起配菜小蝶,将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倒入汤中

图片来自纪录片《中华制面》

然后,慢慢拿起筷子,轻轻从右前方插入碗的底部,拇指食指和中指用力,以筷尖为轴轻轻上挑,外表面滑软的面呲溜就咽下肚。

图片来自纪录片《中华制面》

在一番大口撕扯、奋力厮杀后,肚子里就像盘踞了一团新鲜的暖云,热气像水一样漫向每一根手指尖和脚趾尖。

图片来自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还有八朝古都、4000 年历史、宋朝余韵、北宋时世界第一大城——开封,这里的鲤鱼焙面引无数文人豪客驻足。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看似「鲤鱼盖着被子睡觉」的面,准确的说是一道传统豫菜,更是开封人的年夜饭。

图片来自网络

摇头摆尾的黄河大鲤鱼被炸制金黄,浇上粘稠的糖醋汤汁,便是北宋城市生活指南《东京梦华录》一书中记载的「糖醋熘鱼」

白色的就是油炸后的龙须面 | 图片来自网络

「焙面」则是油炸焦后的龙须面,吃起来虽更加酥脆,但却需要搭配其他菜肴同食。

有一天,也不知是谁,在饭桌上安排了焙面与糖醋熘鱼相亲,没想到两者一眼万年,就此变成了绵延悠久的北宋韵味鲤鱼焙面。

图片来自网络

“先食龙肉,后食龙须”是吃这份面的规矩。夹一块细嫩入味的鲤鱼放入口中,再用龙须沾上柿红色的汤汁,两者口齿间的碰撞,给味蕾绵绵一击。

洛阳浆面 | 图片来自纪录片《中华制面》

郏县饸饹面、洛阳浆面、新野板面、家常捞面等等,河南人制面有着自己的独特体系,庞大、奇妙而千变万化,但不管哪一碗,都不由的让人感叹一句:中!

甘肃:论流量,我'最口'

甘肃,这个地处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边缘,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是一个拥有极致多元地貌、多元风味共存的省份

兰州牛肉面 | 图片来自网络

这里你最熟知的美食是不是那碗氤氲缭绕的兰州牛肉面?它可是唯一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 Chinese noodles 。

图片来自网络

这碗大西北的「金汤」面,「牛大」是当地人对它的昵称。

黄亮的面条,通透的汤底,配上萝卜、香菜和蒜苗,再淋上油泼辣子,一碗“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的牛肉面就诞生了。

图片来自网络

等等,牛肉面里为啥没有牛肉?别急,喝口汤你就知道了。

对于当地挑剔的老饕而言,汤才是牛肉面的灵魂。它就像黄河水一样,滋养着这方水土。

图片来自网络

甘南的牦牛肉在锅内长时间的高温有氧运动后,纤维渐渐松弛,隐藏的鲜味物质与各种香料融入汤汁,一股浓郁的香气勾引着每一位食客。

图片来自网络

再配上 9 种不同粗细的面条,筷子夹起一片牛肉放入汤中,一口肉,一口面,再喝一口红亮的牛肉汤,香浓馥郁,这个味才是那碗正宗的兰州牛肉面风味。

驴肉黄面 | 图片来自纪录片《敦煌,千年不散的宴席》

往西走来到敦煌,据现存的所有文字图片记载,中国最早的汤面模样,是从敦煌壁画里推断出的羊肉清汤面

图片来自纪录片《敦煌,千年不散的宴席》

在这里,也有一种同兰州牛肉面般面里加入「蓬灰水」的面条,只不过它的灵魂伴侣是一碗驴肉

图片来自纪录片《敦煌,千年不散的宴席》

敦煌的这碗面,每一根面条华丽出场前,都要经历一场虐恋般的千锤百揉。重达一公斤的面剂子加入独家秘方「蓬灰水」,面就变得又黄又劲道。

然后左拧拧、右甩甩,师傅便拿着面剂子开始在面板上翩翩起舞,不一会就拉到了门外。

图片来自纪录片《敦煌,千年不散的宴席》

最后起锅,放上香菇、豆腐、驴肉丁大火爆炒,浓郁的酱汁浇在细长的黄面浇上,配上一盘切片驴肉,面与肉的情投意合,让它成为了敦煌美食圈的「流量之首」。

武威·三套车 | 图片来自纪录片《中华制面》

甘肃,其实是被拉面限制的西北美食地。浆水面、凉面、扁豆面、搓鱼面、炮仗面……每一碗都是装在碗里的西北风物地理

新疆:山珍海味比不上拉面条子

如果你问我西北最美的地方是哪儿里?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新疆!

如果你问西北汉子,最好吃面是哪一碗?他们的答案 90% 是:拉条子!

拉条子 | 图片来自网络

而新疆的拉条子,那简直堪称一绝!

走过天南海北,尝过八珍玉食,还是咱们新疆拉条子吃着舒服、带劲。

这是新疆人对拉条子最简短有力的赞美,也是他们对面的热爱。

图片来自网络

拉条子,说的通俗点就是「拌面」。

颗粒饱满、皮薄、质白的小麦,一粒粒被磨成蛋白质、氨基酸、面筋质含量和延伸度高面粉。

图片来自网络

浓度适宜的盐水和面,经过刚刚好的揉面力度和醒面时间后,被指尖快速搓细搓圆,一圈圈如蚊香般盘踞在盆中。

图片来自纪录片《风味人间》

等待着跃过灶台上的云雾,经过翻滚的水锅,释放那股泛着浓郁麦香的刹那芳华。

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将冒着热气的面倒入盘中,与羊肉、西红柿、青椒、皮牙子(即洋葱)、鸡蛋、茄子构成的不同排列组合的「过油肉」拌在一起,配一把烤肉,再来一杯冰镇卡瓦斯,吃的人畅快极了。

北京:咱才是扬名立万的角儿

“来啦您呐,里边儿请!”

北京炸酱面 | 图片来自网络

伴随着小二的一声招呼,落座在一个长条板凳上,一份「小碗干炸」、「七碟八碗」的老北京炸酱面就端了上来。

图片来自网络

炸酱面在北方很多地区都有,可唯有老北京炸酱面扬名立万成了角儿。原因除了它特讲究外,还是一碗有故事的碳水化合物

图片来自网络

北京人爱吃的酱,是 1644 年清军入关时带进来的。但酱和面间的梦里寻她它百度,却已到清末。

在那风雨飘摇的日子里,老百姓吃不起好菜,就拿酱来拌面,但只有酱和面条,那吃的叫「光屁股面」,菜码多少还是要有点的。

就这样拌着拌着就拌出了诸多规矩,并被一代代人执着地沿袭下来。

图片来自网络

大碗的传统抻面,小碗的干炸五花肉拌酱,伴着形形色色的应季菜码上了桌。

碟子“叮”地一磕一下碗沿儿,将暗码与酱拌入面中,再铺上一层明码,最后放上几个蒜瓣,这才算您吃上了一碗老北京炸酱面。

图片来自网络

等等……吃面不就蒜,纯属瞎捣乱,这讲究可少不得。

山东:俺的一碗面可装下一片海

山东是我的故乡,这里比起大煎饼的叱咤风云,我们对一碗碗面更加的难舍难分。

潍坊鸡鸭和乐面 |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从小在海边长大,对海鲜面有一种刻在 DNA 里的喜欢。而山东除了农业、畜牧业牛,海洋产业也毫不逊色。山东国家级海洋牧场占全国 40%,是全国的首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旅游天地】据说这是中国人最爱吃的面食,你吃过几种?
红烧牛肉面怎么做?
中国最具代表的20碗面
【盘点】世界各地的面条
900万杭州人最爱的20碗面!
全国最好吃的面条都在这里了,你吃过最好吃的面条是哪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