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磷肥利用率低,80%都被浪费,原因是啥?如何提高磷肥利用率?

导读

磷是作物营养“三要素”之一,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品质和产量的形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玉米等大田作物以及番茄等园艺作物生长过程中,常因磷缺乏而导致生长不良,甚至影响产品品质。但与此形成显明对比的是,我国大部分土壤本身磷元素并不缺乏,以蔬菜为例,我国蔬菜亩均磷施用量为48.4kg(以P2O5计算),这一数据超过推荐用量的5.3倍(数据源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黄绍文),超标量在所有元素中名列前茅。

磷过量施用与缺乏并存,体现的是生产者对磷元素性质的认知欠缺,以及施用磷肥方法上存在误区,造成的结果不仅是成本投入的浪费,还会影响产量和效益。而且过量的磷肥还会导致耕地状况的恶化并造成环境污染。

那么,磷元素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植物磷缺乏有什么表现?导致磷施用过量而作物仍缺磷矛盾的原因在哪里?如何提高土壤中磷元素的有效性?

本文,结合生产实践对以上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以期让生产者对磷的性质和吸收作用机理做到详细了解,为生产过程中科学施用磷肥,促进增产增收提供启发与指导。

一、磷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1、遗传物质的重要组分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有的生理活动,都是在其遗传物质DNA和RNA信息表达下来进行,而DNA和RNA中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为磷酸(以磷酸根的形式),因此,磷元素的供应是否充分,将影响DNA和RNA的复制扩增,继而对植物细胞的分裂、花芽分化等一系列的生长发育活动产生影响。

2、物质和能量的重要组成成分

  • 细胞膜的重要组分

细胞膜主要由磷化合物和蛋白质等四种有机物组成,其中的含磷有机物为磷脂,磷脂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它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支架,相当于楼房的地基和承重墙,其它物质的存在必须以之为载体。

  • 光合作用的重要参与者

磷是叶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叶绿体是作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因此,磷通过影响叶绿体的数量和功能发挥而影响对光合作用效能的发挥,同时,磷对植物能量和物质的三大载体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合成、运输和积累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 呼吸作用的重要参与者

在通过呼吸作用将淀粉等物质转化为作物生长所需的能量的时候,释放出的能量储存形式是一种高能化合物——三磷酸腺苷(即ATP,在供给作物生长所需能量时,通过断裂相互间的化学键来释放能量),因此磷是植物能量存蓄和释放必不可或缺的参与者。

3、增强抗逆性

  • 抗旱性

磷元素的充足供应能促进细胞分裂,提高根系的大量生发和向深层土壤中的深扎能力,这样可以使植物从深层土壤中吸收到更多的水分,从而缓解由于干旱造成的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磷元素可以提高细胞内部胶体的亲水能力,从而使细胞自身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和贮存能力更强,适应干旱的能力从而得以提高。

  • 抗寒性

磷元素的充足供应,能在作物遭遇寒冷时,使植物会通过提高对淀粉等能量物质的分解能力,来增强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分解后形成的糖分,使植物细胞内的溶液浓度更高,从而使细胞的冰点温度降低,即在较低温度下细胞仍能保持活性状态。

  • 提高对酸、碱及高盐环境的缓冲性

充足的磷元素供应可以增加细胞内磷酸盐的含量,磷酸盐含量的提高,使细胞在外界因施肥或环境变化造成的酸性或碱性增强、盐分含量的增加的时候,增强细胞的缓冲性。即,增强在酸碱性或盐分含量较高条件下的适应性,确保细胞功能的发挥。

二、植物缺磷典型症状

1、典型症状

结合以上关于磷元素在作物生长中的作用的论述,不难推出植物在缺磷时的一些共性的特点:影响细胞分裂速度从而减缓作物生长发育;减少根系生发量和下扎能力继而影响根系的吸收供应能力;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发挥,而使物质的积累和能量的供应受到不良影响而造成生长发育不良。

在植物形态上具体表现为:根系少、浅,吸收能力弱,不抗倒伏;茎秆矮小、瘦弱、伸枝展叶速度缓慢,不具备生机盎然的良好状态;在叶片上体现在叶片小、绿色光泽暗淡,下部的叶片和茎秆呈现暗紫色(这是缺磷最为典型的辨别指标);对花果的影响体现在花芽分化能力减弱、成花成果及果实膨大能力减弱,由于营养物质供应的亏缺导致成熟期推迟,产量水平也会出现明显下降。

玉米缺磷症状

2、典型作物缺磷症状举例

磷元素在植物体内具有较强的可迁移性,在植物磷亏缺的时候,会将老叶片里面的磷元素转移供给到新叶片上,因此,磷缺乏往往最先体现在老叶上。

  • 黄瓜缺磷

长势缓慢、植株矮小,植株下部叶片渐次出现深绿色、暗绿色直至出现暗红色,到后期叶色逐渐变深的叶片由边缘开始焦枯,如果不能及时补充,这种趋势会由下而上逐渐开始蔓延。

  • 番茄缺磷

叶片从下部开始出现紫红色,变色的叶片柔韧性差较脆。多发生在早春定植初期,遇到低温会症状会更加明显。缺磷影响番茄影响花序发育,花序顶端落花严重,成果率低,丰产期延迟、产量降低。

  • 草莓缺磷

秧苗生长势弱,花序抽生速度迟缓,花蕾和果实较正常偏小,叶片缺少光泽、暗绿色或呈现青铜色,外围叶片从边缘到心部出现紫红色斑点,在酸性土壤或砂质土壤中发生较多。

草莓叶片缺磷症状

三、缺磷原因分析

土壤中的磷主要来源于土壤本身和栽培过程中的磷肥施用,两者构成了土壤中的磷总保有量。据中国农科院黄绍文教授研究,不论是大田生产还是设施栽培,我国土壤中的磷元素都存在施用量超标的情况,而且在菜地上施用量超过推荐量5.3倍。

1、为什么磷施用量严重超标,作物还会缺磷?

原因在于磷元素自身的特性,能被植物吸收的磷元素,必须是可溶于水的活性态磷,这部分磷,是以磷酸根形式存在,而磷酸根又很容易与周围土壤中的铁(Fe2+)、钙(Ca2+)等元素发生化学反应,而成为难溶于水的无效态磷。

简言之:土壤中的磷含量虽然大,但是多数磷是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无效态磷。黄绍文等人的研究证实,当季施用到土壤中的磷,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比例只有10-25%。即,每年施用到土壤中的磷,有80%左右都是浪费掉的。

2、影响土壤中磷有效性的因素

  • 土壤酸碱度

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与土壤酸碱性直接相关,有效磷含量最高的土壤酸碱度范围是pH值介于6.5-7.5的中性范围。

酸性较强的条件下(pH值小于6.5),土壤中活性态的铝(Al3+)和铁(Fe2+)含量较高,活性态的磷酸根会与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磷酸铁等沉淀。尤其是在pH值小于5.5时土壤中有效态的磷,因被大量固定而会造成严重缺乏。

在碱性较强时(pH值大于7.5),土壤中处于活性状态的钙(Ca2+)等离子会大量增加,活性态的磷酸根则会与之发生化学反应变为磷酸钙盐沉淀,使磷失去活性。

简而言之,磷酸根在酸性或碱性过大的环境中,很容易与土壤中的其它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而变为无效态。

  • 水含量与温度

土壤的水含量和温度,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都与土壤中磷形态的转化和土壤中磷酸酶的活性成正相关,土壤中磷酸酶活性的增加可以促进有机肥里面的磷元素的释放,从而增加土壤中有效态磷的含量,水分和温度对土壤本释放有效态磷的影响,会在施入的N、P、K后效果更为显著。

  • 有机质与微生物

有机质一方面为可以为土壤提供磷元素,另一方面有机质在分解后形成的有机胶体可以将土壤中原本处于活性态的磷元素被吸附包裹住,避免与土壤中的其它元素发生反应形成沉淀而失去活性。

土壤中的芽孢杆菌、根瘤菌等菌类具有将无效态磷化合物进行分解,继而使之转化为有效态磷的作用,而且这些具有解磷作用的微生物群落会随着土壤有机质的增加而增加。

四、提高磷有效利用率的措施

1、增施有机肥、磷肥有机肥的掺混

所增施的有机肥以圈肥为主,由于含盐量、重金属和抗生素含量普遍较高,应避免施用商品有机肥,有机肥肥源还可以是秸秆、菌包、药材加工残渣等,但是施用前都务必要充分腐熟

同时,可以在有机肥发酵过程中将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掺混其中一起发酵,使活性态的磷被发酵后的有机物蓄养,也可以将难容的磷元素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变为有效态,从而大大增加磷肥施用后的有效利用率。

2、基肥为主、集中施用

由于磷肥被施入到土壤中后释放的速度较为缓慢,因此,作为追肥其有效性与吸收率难尽如人意,因此对磷肥的施用应以基肥为主,而且,磷酸根在土壤溶液中移动的时候易被吸附固定变为沉淀,因此,应当缩短其与根系之间的距离,即,在靠近根部的位置集中施用

3、调节酸碱性

由于在中性范围内磷的有效性最高,因此,可以采取将钙镁磷肥和磷矿粉等在碱性条件下成无效态沉淀的磷肥适用于酸性土壤;而将重过磷酸钙(磷酸一钙)或过磷酸钙(普钙)则适用于中性和碱性土壤。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对土壤酸碱性的调节,对酸性土壤每年配合有机肥的施用,可施入生石灰(氧化钙)50kg左右,直至调节到中性范围,对碱性土壤可通过增施硫磺粉予以调酸。最终是土壤处于对磷肥吸收利用率最好的中性范围。

4、重视叶面追肥

磷肥发挥肥效时间较慢,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磷缺乏,再进行追施,往往短时间内往往发挥作用而影响生产和产量、品质。因此,追施叶面肥这一便捷快速的方法就成为行之有效的选项,常用的磷肥叶面肥为磷酸二氢钾,浓度以千分之三为宜,小则影响效果,大则容易造成烧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的磷酸二氢钾假肥比例很大,甄别的一个方法是:包装上还标明含有硼、钙等其它矿物元素的,多半都是假货。

结语

叶面喷施虽然是缺磷时行之有效的缓解手段,但同钾及其它元素一样,根外追肥不能代替土壤基肥的作用,而只能作为一种有益补充在笔者看来,在土壤磷元素已经超标的背景下避免作物生长磷缺乏的主要手段,重心应该是通过施用生物菌肥,使土壤中无效态磷转化为有效态,而非再过量施入磷肥造成土壤磷含量进一步增加并造成土壤结构恶化和环境污染。

这些微生物在繁殖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机酸等物质,可以增加磷酸钙、磷酸铁等化合物的可溶性,从而增加有效态磷的含量。具有解磷作用的微生物主要包括枯草芽胞杆菌、多粘类芽胞杆菌、荧光假单胞菌等等,种类有数十余种。但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间,过期的生物菌肥会大比例失去活性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磷肥的功能特点出发,分析作物缺磷及磷过量的表现,深度解析
溶磷微生物肥料之特性及效益
氮长叶子磷长果,钾肥不施长柴火,棉花初花期不可只施尿素
磷肥及其应用
磷元素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有哪些?
磷肥为什么对作物那么重要?怎样使用?一知半解容易吃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