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蒙医针灸疗法

蒙医针灸疗法是蒙古族人民劳动生产和聪明智慧的产物,具有简、便、验、廉,且安全性高、实践性强、疗效独特等优点。并且,历史悠久、临床经验丰富、文献资料众多。

蒙古民族长期居住在北方寒冷的高原地区,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以肉、乳为主食,在与大自然的恶劣环境抗争中,不断积累了许多适合当时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地理气侯特点的医药知识和诊疗方法。所以很早就掌握并运用了热敷、艾灸、埋沙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疗法。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记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发明与寒冷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汉书、苏武传》载:“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这足以证明当时匈奴人已熟练地用热敷熏气疗法治疗抢救急危症得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近年来的考古学证明蒙古族祖先在新石器时代或更早些时期就能够制造传统疗术专用工具的实事,这对探讨蒙医传统疗法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如1963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头道洼村遗址中挖掘出一枝长4.5cm的石针,其形状一端扁平,有半圆形刀,另一端呈锥形,中间手持处为四棱形,便于操作。又如1978年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达拉特旗树林召发掘一枝长4.6cm,形状类似上述石针的青铜针。经研究证明这两根针可能是用于放血和针刺的专用工具。随着人类智慧和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针具由石针、骨针逐步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至现代的不锈钢针。

蒙古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创造出与社会经济、生活习俗以及自然地域相适应的独特外治疗法,并有意识地将这些技术运用于临床诊疗中,不断地继承、整理、研究和提高其理论及操作方法。蒙古族极具特色的外治疗法,很早就闻名于世。据拉施达丁所著的《史集》记载:“游牧在鄂毕河流域的兀刺速惕,帖良古惕和客思的迷等部落熟悉蒙古方剂,已用蒙古医疗方法治病而闻名于世”。又《魏书》载“乌恒鲜卑人,知以艾灸,或烧石自熨,烧地卧上,或疼痛处放血……用这些方法来治病”。著名藏医学宇妥·云丹贡布的经典巨著《四部医典》中也详细记载了蒙医传统疗法“蒙古灸”的内容,其《简历》中写道:“引病外除之善放血传统在蒙古地区广为传授”。

18世纪,著名蒙医学家伊喜巴拉珠尔,将蒙古族传统熨法和灸法相结合,其操作方法、临床作用等内容详细记录在《甘露之泉》一书中。19世纪,罗布桑却恩丕勒所著《蒙医药选编》中对放血、艾灸、罨敷等方面进行客观详细的叙述。书中写道:“在胸腹施灸时其热传透至脊背,在脊背施灸则传透到胸腹,发热、欲吐时停止操作。之后让患者少许活动,当晚不可饮凉水,饭后不许施灸法”等。

随着现代蒙医学的进一步发展,蒙医传统疗法学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方法日趋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医外治临床学科。

针  疗  法

针刺法,又称火针疗法。即用金针或银针刺人体的特定穴位给以刺激;或通过加温或冷却针体传导温热或冰冷,以增强刺激;或用特制的穿刺器械,穿破皮肌,排除瘀滞于局部的病气、黄水及脓液等,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法。穿刺疗法之治疗范围很广,见效又快,器械简便,费用少而便于携带,治疗期很短,治愈率高,多根治,少复发,深受群众欢迎,为历史悠久而颇具信誉的一种传统疗法。

人体常用针刺穴位有九十八处,心脏穴有11个,肺穴22个,肝穴5个,脾穴6个,肾穴21个,胃穴12个,子宫穴2个,大肠穴3个,小肠穴7个,膀胱穴1个,四肢穴8个。

一、针刺器械

1.  金针

金有舒筋活血,通气排毒的功效,尤其对中老年人有补气安神,强身健体,延缓生命的作用。金针的制作要达到75%的含金量,并以无毒金属进行合炼。

2.银针

银有舒筋活血,通气排毒的功效,尤其对中老年人有补气安神,强身健体,延缓生命的作用。银针的制作要达到80%的含银量,并以无毒金属进行合炼。

银针适用于平常针灸和热针治疗,蒙医、藏医、中医都适合使用。

二、适应症

凡是气性疾病、痰性寒症、消化病、痞块、水肿、瘀积病、脓肠、黄水病及用其它疗法久治无效的疾病,皆可用穿刺法施治。

三、禁忌

肝痞、脾痞渗漏引起的热性水肿,热痞扩张和心等脏腑热性疾病余邪未除及外伤等疾病,由于血和胆引起的一切热性疾病,肌肉、骨骼、脉络、脂肪等之要害部位,老年人、婴幼儿以及病危者等,都禁忌穿刺施治。

四、针刺疗法的分类

针刺疗法有热性针刺与寒性针刺两种。

1.热性针刺

这是将针刺和传热结合给与刺激的方法。热性针刺方法又可分为火针、灸针、针灸三种。

2.寒性针刺

这是针刺的同时给予寒性刺激的疗法。寒性针刺又可分为针刺、温针、冷针三种。

五、具体针刺方法

具体刺法有直刺、横刺、下刺、上刺、十字形、外翻、避开脏腑和要害部位等八种。

1.直刺:针身与皮肤成90度的直角,针尖垂直而下,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的穴位和脊椎关节、下腹部等处的穴位。

2.横刺:将针尖横向刺入,针身与皮肤成15度角,适用于头部穴位和肝、脾、肾等主要脏腑的穴位。

3.下刺:针尖须向下刺入,适用于喉部穴位、心肺穴及剑突部穴位。

4.上刺:针尖向上刺入,适用于火衰穴,局部穿刺排脓。

5.十字形刺法:针尖刺入后向四方旋转,适用于胃中部痞块及寻找脓液。

6.外翻:针尖刺入后向外翻,由一穴位向另一穴位穿透,适用于胃犏牛眼穴和大腿下方穴位。

7.避开脏腑:在胸部或腹部穿刺时,必须注意不伤及脏腑。

8.避开要害部位:病在要害部位而进行穿刺施治时,要注意不伤害部位,如眼病心脏积水、肝痞、肾痞及排脓等。

六、注意事项

在针刺过程中,如果患者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冷汗淋漓、烦躁干呕、疲乏无力等现象,这可能是因为患者体质较弱、精神紧张所致,也有可能是因为体位不当、施针者手法不准确过于粗鲁等原因所致,此时要马上停止针刺并拔出针,令患者休息,轻者仰卧片刻,饮用白开水或者奶茶等,重者要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七、作用

具有抑制病气、增强胃火、破痞块、助消化、散积消聚、治肌肉麻木或肿胀,排除脓血及黄水、水肿症等。

灸  疗  法

灸疗法是通过在人体体表指定穴位给以温热刺激,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峻疗法。

人体常用灸疗穴位有七十一处,头和四肢穴位有29个,腹部穴位22个,背部穴位有20个。

一、常用器具

灸疗法主要用白山蓟和灸炷模。

1.白山蓟

白山蓟具有易于点燃,火温柔而持久,灰烬不易散等特点。并具有改善气血运行,祛除气、痰之邪的功能,是较理想的灸料。如无此草,可以艾绒代替。在秋季采集成熟的白山蓟,去除杂质,晾干后用木棒或其他器具反复捣捶成棉花样。

2.灸炷模

(1)灸炷模的形状:在长 5cm、宽 3cm、高2cm的长方形模体上钻出大小不同的四个圆锥形孔,底部要有挑出灸炷的孔。还有杵和挑杆,因为灸炷模是圆锥形,所以轧出来的灸炷也是圆锥形的。这种形状的灸炷放在穴位稳定且易于点燃。

(2)灸炷轧制法:把配好的白山蓟,放进灸炷模里捣紧,从模底的挑孔里挑出,这种灸炷叫“模炷”。因为模炷是在模里捣紧。所以很耐燃,火力温柔,非常适用。

(3)模炷的太小:第一模炷的底部直径约 1.4cm,高1.6cm;第二模炷的底部直径1.2cm 、高 1.4cm;第三模炷的底部直径1.0cm,高1.2cm;第四模炷底部直径0.8cm,高1.0cm。

二、灸法种类

常用灸疗有白山蓟灸、西河柳灸、火把灸、蒙古灸等四种。

l.白山蓟灸

白山蓟灸是常用的一种灸法。白山蓟灸又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直接灸是将白山蓟轧制成灸柱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间接灸是将白山蓟轧制成的灸柱和穴位表皮之间另放其它物质再施灸,如隔姜灸、隔蒜灸等。或将由山蓟制成灸条点燃一头,置于距穴位表皮约 1寸的空间施灸。

2.西河柳灸

取一条西河柳,长约 IOcm,直径约1.0cm,用刀将皮削光,然后将西河柳放入芝麻油锅或豆油锅内煮沸,取出一条置于所选穴位上热熨。在穴位上垫两层纱布,即隔布灸。可以交替使用其他西河柳。此法主要适用于食道癌、胃癌等疑难危重疾病。一般每处灸1O-30 分钟,也可根据病情及患者的体质等适当延长。

3.火把灸

将棉花揉成圆球状,大小根据施术部位的面积而定,把棉球蘸于芝麻油点燃后,直接置于病痛部位。当患者感觉的灼痛时.换棉球再灸,以局部皮肤有稍起红晕为度。此灸法主要适用于后背部炭疽,乳腺癌等重病或疼痛较剧烈者。

4.蒙古灸

将小茴香与黄油搅拌后放进铁锅里用温火加温,其色变黄后取出,用白净羊毛毡包裹同置于施灸部温熨。或将一小块白净的羊毛毡,浸泡于黄油内煮开后取出,敷于施灸部。

三、适应症

灸疗属热性疗法,凡是痰、气所转化的一切寒性疾病,均适用灸法治疗。如消化不良、胃火衰败、浮肿、水肿、炭疽、癫狂、健忘症、新旧疮痛、气血相搏之病、黄水降于肌肉、骨骼及关节之病、一切脉病等。

可用灸法治疗的的六种热性病:治疗流窜于脉道的胆疫时在脉道的要隘施灸;脉虚热灸于隘口;热病后因气所煽动时用灸疗压抑;颤抖及失眠等气性疾病,可用灸疗使其恢复;炭疽时在病灶上施灸;热病后转化为寒性时,用灸疗调理其体火。

四、禁忌症

灸法的禁忌证为凡属于胆性热症,血症等及五官之门,男女生殖脉道等部位,皆禁忌火灸施治。

五、具体操作

l.灸法有直接灸法和间接灸法两种

(l)直接灸法:把灸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根据施灸程度,可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

①瘢痕灸:是指放在穴位(皮肤 )上的灸炷充分燃烧后局部皮肤被烧伤起泡最后留瘢痕的灸法。此灸法主要用于痼疾、疑难病、癫狂病等症。

②无瘢痕灸:不使灸炷燃完,当患者感觉灼痛时,换灸炷再灸,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的灸法。此法主要用于慢性寒病,气病,如呼吸急促、泄泻及胎位不正等。

(2 )间接灸法:不是把灸炷直接放在皮肤上,而是中间放一层垫或留一空隙施灸的方法。

①隔姜灸:将鲜姜切成薄片,用穿数孔后放在穴位上其上放灸炷施灸。燃完后换灸炷再灸,如此反复施灸至皮肚红晕为止。此法特别对寒性呕吐及下泻、关节痛有效。

②隔蒜灸:将蒜切成薄片垫于灸炷下施灸,灸法同隔姜灸。

③隔盐灸:把盐研成细末后塞满脐窝,再放姜片,其上放灸炷施灸。

④卷炷灸:将灸炷卷成细长条,点燃一头置于距穴位皮肤约l寸空间施以间接灸,至感觉灼痛为止。

2.施灸程度

施灸时按温热刺激的轻重程度分为如下四个等级:

(1)深灸法:将灸炷放在选定的穴位上,连灸20壮以上,此法主要适用于疖痈、痞瘤等疑难病症。

(2)烧灸法:如上法灸15壮,此法主要适用于灰色痰病、黄水病、气性心病等。

(3)烤灸法:如上法灸5-7壮,此法主要适用于气病、虫病、脉病、尿闭、水肿等病。

(4)微灸法:这是用小灸炷灸1壮,使患者感觉惊痛时移去。 此法主要适用幼儿患者。

3.具体步骤

( 1 )术前准备:要准备好灸疗所需的物品,如白山蓟、火镰、火柴、鲜姜、刀、粗针、酒精棉球、纱布、紫药水、预防晕厥药物等。

(2)善后调理:灸毕以后,伤口涂紫药水,用纱布包扎。如发烧,令其服二十五味冰片散或四味姜黄汤,使体温下降,如灸痕发炎肿胀时,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用纱布包扎,适当应用消炎药等。

六、注意事项

1.体弱者施灸可出现昏迷、晕厥等现象,因而对体弱者施灸时要特别注意施灸程度。

2.饥饿时或饱食后施灸,患者会发生脸色苍白,头痛目眩,出冷汗,全身无力,甚至晕厥等情况,要谨慎在饥饿时和饱食后施灸。

3.施灸程度:根据病情的轻重、患者体力强弱制定施灸程度,病重而巴达干赫依旺盛时可多灸一些,病轻而痰、气之势小则应相对少灸。

4.注意施灸部位的严格消毒,灸后应用消毒纱布覆盖,以防进水及灰尘而引起感染。

5.注意预防灸火蔓延烧伤其他部位及衣物等。

6.灸毕以后,令患者来回走动几步再休息,促使增强火力之传递。

七、作用

灸疗能封闭脉道之要隘,使病邪不致流窜于脉道。具有止痛,平气,促进消化,能攻破剑突痞瘤,消肿,使黄水干涸,特别是守护脏腑之门,使胃火升举,神志清明,凡使用其它疗法不能治愈的疾病用灸法一般皆可收效。

蒙医传统针灸疗法做为自然疗法,正在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当前,在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指导下,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主要代表的八个省区为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医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与任务,并为之而努力奋斗。

目标为建立和完善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布局合理、机制灵活、功能健全、优势突出、队伍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综合效益明显的蒙医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体系,重点对现有蒙医医疗机构的内涵进行充实、完善和提高,努力实现全区蒙医事业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在“九五”期间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316工程”的同时起步实施“868”蒙医发展计划。任务为:

一、加强对蒙医工作的领导

根据《宪法》关于“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对蒙医药事业重要作用和地位的认识,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医药政策。争取各级政府对蒙医药事业的大力支持,为其建设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严格控制低专业技术人员和低层次卫技人员进入蒙医机构。

二、巩固、充实、提高现有蒙医医疗机构,加强内涵建设,建全服务功能,提高竞争能力

根据蒙医机构建立时间比较短、基础条件差、设备简陋,功能不健全的实际,围绕“坚持方向,突出特色,提高疗效,加强管理”的原则,努力提高质量,提高效益,形成独特医疗优势。

1、按照《中医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和《细则》要求,结合蒙医机构的特点,逐步实现蒙医院的分级管理目标,形成一批结构合理、科室设置齐全、仪器设备配套、服务功能完善的综合性蒙医医院。

2、突出蒙医特色,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形成医疗服务的特色和优势是蒙医业务建设的重要内容。“九·五”期间将重点扶持好10个临床疗效好,技术水平高,技术梯队合理,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蒙医专科专病基地,以及10个达标蒙药制剂室。

3.、科学管理是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蒙医医疗机构建设的基础和保证。在抓示范医院建设的基础上,要通过《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实施和蒙医医院分级管理评审,将各级蒙医医疗机构的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轨道。

4、争取政府的倾斜政策,对蒙医事业给予扶持,增加投资,设立发展蒙医药事业专项资金,以增强蒙医机构的“造血功能”。

三、积极稳步地发展蒙医药教育,努力建立一支结构层次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

要把蒙医药教育摆在突出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快蒙医药人才培养的步伐,形成合理的专业梯队,保证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1、抓好高层次、高水平蒙医药专业骨干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充分发挥内蒙古蒙医学院蒙医药学教育的龙头作用,有计划,按比例的增加蒙医药招生人数,为自治区培养蒙医药骨干及高、精、尖的学科带头人。“九五”期间,开展评选名蒙医药人员活动,通过考核、选拔、培养,使一批精通理论,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当代名蒙医脱颖而出。

2、开展成人教育,根据自治区蒙医药技术队伍的现状,针对不同层次的专业对象,举办各种类型的进修班、研究班、专科专病学习班、西学蒙学习班等,使现有的蒙医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尽快得到提高。继续加强为农村、牧区培养蒙医药人才。发挥好自治区蒙医残疾人学校和蒙医职业学校的功能,源源不断地向农村、牧区输送适用人才。

3、名医带高徒是传统的培养蒙医药人才的方式之一。要把传统的师承教育同现代教育制度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使传统方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发展和进步。

4、要杜绝和防止蒙医药人员改行现象,保证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发挥特长。要为蒙医药人员创造应有的工作条件和学习提高机会,在奖励、晋升等方面制定有利于蒙医药人员安心钻研专业技术的政策。教育蒙医药人员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和敬业精神,从思想上稳定蒙医药专业队伍。

四、加强科研工作,促进学术繁荣

蒙医药的科研工作要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防病治病为核心,抓科技攻关,促成果转化,建立科技为医疗服务,与生产企业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科研组织结构,突出重点,形成优势,加强科研工作,促进学术繁荣,以此推动实施科技兴医战略的实施。

1、加强机构的队伍建设。加强各级蒙医研究所的建设,充实科研骨干,增添现代化仪器设备,使研究所成为学科比较齐全、技术力量比较雄厚、设备较为先进的蒙医药科研、信息中心,并创造条件建立自治区级蒙医研究所。争取在20世纪末建立一支蒙医药技术和年龄结构合理、具有一定科学实力和竞争能力,在自治区乃至全国民族医学领域中有一定影响的卫生科技队伍。

2、加强对蒙医药的开发研究。在开展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以应用研究为重点,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积极组织攻关。“九五”期间力争蒙医药治疗肝炎、萎缩性胃炎、糖尿病、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症、心脑血管病的研究取得成果。积极引进和推广科研成果,开拓技术市场,每年重点引进和推广3~5项适用性新成果、新技术。搞好蒙医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重点从蒙药专用单味药材和复方制剂中开发新药,到20世纪末争取研制出一批疗效好,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蒙医药新制剂。在自治区建立起各具特色的专科专病研究基地。

3、加强规范化建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设备,逐步改进蒙医传统制剂室模式,制定300个制剂规范,制定检测技术的各种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药品质量。制定蒙成药部颁标准。建立自治区中蒙医科研研究中心二级清洁型动物实验室,加快规范、标准化研究工作。

4、继承、总结名老蒙医学术经验,收集有效单方、验方,运用电子计算机,把有独特专长名老蒙医的学术经验制成软件,建立自治区和全国电脑蒙医专家诊疗系统和蒙成药规范使用软件。

5、主动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科研单位的自动发展能力,在自治区蒙医研究机构逐步实行科研课题招标制和合同制,开展科研协作攻关,组织和邀请其他学科的科技人员参加蒙医药研究,共同攻关。

五、扩大对外宣传与交流,推动蒙医药进一步走向世界

要进一步发挥全区蒙医药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大对外宣传,扩大对外交流。在学术交流上,要通过考察、访问、讲学、举办国际性培训班和高层次传统医学交流活动形式,加强联系,开辟新的交流渠道,扩大蒙医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壮医外治法简介
中医针灸技术操作视频
蒙医药:东方传统医学宝库中的—颗明珠
(84)腮腺炎的针灸疗法
荨麻疹隐疹(刺血疗法)
【今日视点】走进蒙医药 :蒙医脏敷疗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