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疾病容易盯上哪些人?

我们都知道心理状态的变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而心理问题的产生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生活中,不被理解、与人争执、遭遇背叛、行动受挫、职业倦怠、家庭纠纷等等诸如此类的小事件都有可能正是这个由量变转为质变过程中的组成部分。

1.强迫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的强迫现象都与强迫症有关联。有些强迫现象是完美主义倾向个性特点的表现,偶尔的强迫行为和心理是正常的,不必产生过分的担忧。但是频繁的严重影响到个人正常生活的强迫现象就值得我们注意了。

2.焦虑情绪

焦虑是一种对未知结果的紧张情绪。正常的焦虑情绪通常都是具有明确现实原因的(如工作变动、考试临近),会随着事情的解决而逐步消逝。如果长时间处于莫名的焦虑状态就有可能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前兆了。

3.抑郁情绪

我们常常会因为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而感到抑郁,这些都属于正常的抑郁情绪。当出现长时间的抑郁情绪,同时伴有身心疲惫、兴趣缺失、饮食睡眠不佳等现象时,就可能演变为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了。

4.恐惧情绪

恐惧是一种对特定对象的紧张情绪。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害怕的东西,这是属于正常的状态。如果突然对我们原本不恐惧的东西产生恐惧情绪,或者恐惧情绪强烈到持续不可抑制的地步,就可以存在恐惧症倾向了。

5.歇斯底里

当我们遇到突然巨大的外界刺激时,会出现的一种过度情绪反应,多见于胆小的妇女和儿童。如果短时间内经常反复出现对外界事件的过度反应,就是一种非正常的表现了。

6.疑病

当身体有不适感时,会怀疑自己患有严重的身体疾病,甚至在医院进行了反复检查没有问题之后,仍然无法消除疑虑,就可能是疑病症的征兆了。

7.幻觉

幻觉是精神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当我们坚信自己听到了或看到了某种不可能听到或看到的内容时,同时出现的频率有增无减,就需要引起我们的严重注意了。

8.妄想

妄想也是精神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比如当我们听到一群人在背后谈笑风生时,坚定的认为他们在嘲讽自己。如果有类似情况出现,就需要寻求精神科医师的专业诊断了。

  

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1.运动

从生理上讲,人的所有情绪体验都源自于大脑内部相应神经递质的分泌与传输。而充足的运动可以有效加速身体的自然代谢,使一些引发不良情绪的分泌物质尽快消耗,从而达到心理调适的目标。

2.焦点转移

尝试着从不良的影响事件中短暂的脱离出来,重新布置和装饰家庭环境、外出旅行、加入某个社交团体、学习一门新的技能等等。

3.倾诉宣泄

不良的情绪就像身体的毒素一样,需要被逐步排出,才会让我们重新恢复健康状态。所以,当我们难受时,千万不要指望一个人憋着可以憋走这些坏情绪,它只会日积月累地沉积在身体里,学会打开自己的心门,向知心的亲友倾诉宣泄。

4.自我放松

身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有着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机制。当我们长时间处在精神紧张的状态时,我们的身体也会变得紧张。学会用一些方式方法(比如瑜伽、静坐、冥想、自我催眠等等)放松我们的身体,心理也会慢慢舒缓下来。

5.改变认知

一件事情带给我们的情绪反应,取决于我们对这件事情的认识和看法。当我们能够自如地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和理解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情带给我们的情绪体验也会发生变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0%的疾病与情绪有关!5招赶走坏情绪
70%的人身体出现红色警报,是因为它
4招跟拖延习惯说再见
拖延症在提醒你 你辜负了自己
一个正常人患上焦虑,会经历5个阶段,早知道早预防
消极情绪的危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