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元村民的'杏'福生活

在白马河北岸,九龙山西南麓,静静地坐落着一个千年古村——邹城市中心店镇大元村,春秋时期孔子弟子原宪就葬于此地。大元村后的玉皇山,原名凤凰山,传说曾有人见到凤凰飞落在此山顶上,故而得名。古语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因此,村民认为凤凰山是块风水宝地。

如今,在这方风水宝地上,杏树成为了村民的'摇钱树',成为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富民产业,成为村民走向乡村振兴,走向幸福生活的'绿色银行'。

然而谁能想到,在2003年以前,这里还是山岭薄地,土地贫瘠,由于浇不上水,还被村民称之为'穷山恶水',种地瓜,地瓜产量不高;种花生,收成甚微。山上全是沙礓,并无石头可开采,村民守着'金山银山'却过着穷日子。当时的村两委决心改变落后面貌,积极争取镇里支持,统一挖沟,铺设管道,修建水池,使整面山坡都浇上了水;统一为村民购买了杏树苗,决心将玉皇山打造成邹鲁杏花村。经过三年的努力,到了2006年,大元村600亩凯特杏、新太阳杏喜获丰收,当时,每亩收入达3000多元,超过了一季地瓜和一季花生收入总和的三倍。在大元村带动下,附近的小元村、溪湖厂村也栽植了杏树,使这一片区发展到上千亩的规模。现在,每亩收入达到6000多元。小小凯特杏,催开了大元村民的幸福之花。

大元村原支部委员于丙金,一个六十多岁的庄稼汉,在村里工作了三十多年,提起大元村凯特杏的发展历程,他如数家珍。'为了使凯特杏走出大山,便于村民销售,2014年镇里投资硬化了20多公里的环山路,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每年春季,杏花盛开的时候,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赏花、观光旅游,还有不少摄影爱好者纷纷带着'长枪短炮'前来拍摄。'于丙金介绍说。

为扶持凯特杏产业的发展,市科技局、中心店镇以及大元村都制定了优惠扶持政策和措施。市科技局和镇政府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由镇里统一发放工资报酬。专家苏明齐是村里科技驿站的驻站专家,长期住在大元村,及时解决村民反映的问题。去年,镇里还免费发放了60吨有机肥。村里为减轻果农负担,每度电补贴四毛钱,解决村民浇地问题。去年,凯特杏实现年产量120多万公斤,年产值360多万元。

我们正与村委会座谈,新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魏勇风风火火地赶过来,这位70年代初期出生的汉子,从2004年当选村委委员开始,在村里已经工作了十七个年头,谈起村庄发展,他充满信心:'我们不仅要发展包括凯特杏在内的林果业,还要发展壮大草莓大棚,多渠道增加村民的收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0盈余到年入5万,贵州山区4万余人脱贫的秘诀是...
杨续平【小说】桃花花红来杏花花白(三)
有声读物丨乡亲们的梦想
杏花开放满村香 上庄杏花开几时?
我哭我的家乡
修水抗洪英雄,今天向您致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