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籍上的字体,美不胜收!
userphoto

2023.02.13 欧洲

关注

「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是快节奏社会,一切东西都要求快、准确、有效率,现在字体产业也是这样。造字大多都是流水线的笔画拼接法,一个『草』字头,所有的『草』字头都是一样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待久了我会经常反思,觉得没有必要把字做得这样完美、准确。但是缺少人情的温度。

中国传统典籍虽然已经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设计工作者我不得不说传统典籍上很多优美的字体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光大,今天书法集公众平台分享一些漂亮的传统典籍字体。以飨读者,欢迎分享!


古籍刻本用字,基本分为两大系统:一种是手写体,即软体;一种是匠体,即硬体。明正德之前,皆用软体。明正德之后,多用硬体。

宋人写字,多学唐代书法家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等,故宋刻本的字体,多含有这些书法家字体的笔意。

宋代的浙本多用欧体,宋代建本多用颜体,而宋代的蜀本却在颜体之中糅进了柳体的笔意。元人刻书“多用赵松雪字体”,后世多称作“元体字”。赵松雪即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

明正德之前,袭承元风,字体多用赵体。但“自正德,嘉靖以降……字体亦一变而为方体字,僵硬呆滞。万历以后,字体又一变而为横轻直重……天启、崇祯,字体又一变而为狭长的横轻直重字样。”

清刻本的字体,早期仍是明末硬体字,康熙到乾隆初年,在硬体之外,又流行软体字,多请名家书写。乾隆中期以后,主要为明中期匠体字。约在道光之后,就很少有软体字的书刻了。

...........................................................

于右任书法精品50幅

书法招聘 | 岗位合集

简体字入书法,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籍刻本的字体
宋体与写刻体——浅说清代的版刻字体
古籍上的字体
宋后期古籍善本之甄别
【明正德张缙刻本】宋学士文集存五卷 (明)金华宋濂撰
張麗娟丨元十行本注疏今存印本略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