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梦回大清:我,一个满族笔帖式,眼中的大清王朝
  • 引子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定鼎天下的王朝。不过清朝虽然是外族进入中原,但在经过一系列“汉化”之后,他们也成功的将"夷"变为"夏",进一步稳定了自己的统治。可作为“夷”他们在融合的同时,也保留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民族风俗与政治特色。

  • 玛父念叨的故事

我是满洲正白旗人,当年我的玛父跟随着我大清太宗文皇帝打过仗,我的阿玛跟随着世祖章皇帝定都北京,因此,我就出生在这四方城之中,而我,也一直听着玛父的念叨……

想当年咱们太祖皇帝依靠着先祖留下的十三副铠甲以及妻子皇后佟氏的帮助下,经历了数次血战,终于统一了建州部,而我太祖皇帝(即努尔哈赤)也终于有了自己的一片土地,在这以后,我建州部先后与大明的边部产生了数次战争,我大军次次战胜,这都依靠于太祖的英勇以及无限的智慧,他为了便于管理,就将建州部落分为四旗,既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后来由于人口数量增加,就又加了四旗,既镶黄、镶白、镶红、镶蓝,用八旗制度统领兵马、人口、牛羊,十分便捷,后来,我太宗皇帝因为手掌正黄镶黄两旗,权势相对较大,因此受到其他贝勒的推举,成为帝王(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满清八旗

直到世祖章皇帝(即福临)时,继位时年幼,有当时的皇叔也就是正白旗统领多尔衮辅政,只不过后来哪怕是到了独立理政的年纪多尔衮还是不放权,没办法,毕竟他是一旗的统领,皇帝畏惧,直到多尔衮去世才亲政,之后,正白旗开始直接有皇帝统领。由于正黄、镶黄、正白是由皇帝亲自统领,因此,也被称为"上三旗",而其余的五旗由宗室统领,因此被称为"下五旗"。

八旗总领

除了满洲八旗之外,由于大清建国的时候蒙古部落对大清的帮助特别大,因此还特地设置了蒙古八旗,同样也是便于管理,顺便还能保持亲厚之意。在太宗文皇帝时,还特意设置了汉八旗,所谓的汉八旗是指在明末主动依附的或者是在战争中投降的汉人。汉八旗深受太宗文皇帝信任,甚至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名臣,比如洪承畴、孔有德等。

但是在太祖皇帝的时候就为后人定下了铁律:满汉不婚,所以无论是皇帝还是王爷贝勒,甚至是普通的满洲人都不会娶汉人的女儿的,就是因为这一条规矩。

  • 青梅竹马的小妻子

我就在祖父的唠叨中长大了,我的父祖也等着皇帝选秀之后,好给我找一门亲事,毕竟年纪大了,该娶亲了。皇家的规矩,三年一选秀,那是就是所有的满军旗中适龄的女子都会被带进宫去,先由皇帝挑选,选剩下的才能出宫自行婚配,如果没有经过选秀就私自婚配的,是要受刑罚的,好在,选秀时间马上就到了,而我家也没有适龄的女孩子,也不用凑这个热闹,只是希望我姑姑家的孩子不要被选上,她可是我"定好"的媳妇。

满族新娘

虽然亲事的消息还没到,不过另一个消息却传来了,要在上三旗中挑选笔帖式,所谓的笔帖式就是将满文译成汉文,汉文译成满文或者蒙文,工作还是相对比较简单的,而且只要不犯错是很容易升官的,因此,好多人想要去做这个笔帖式,好在我阿玛和玛父在正白旗副统领那里有些脸面,能够让我参加这次笔帖式的考试,而我也还有一些学问的,因此我的考试也就顺利通过了,我也从一个小小的白衣成为一个七品的笔帖式,而我这个笔帖式应该算是同级里面最大的了,因为我的工作地点是在内阁。

就在我为官的前一天,我心心念念的表妹也娶进门来,果然,她没有入选,也没有被佐领选中做宫女,能被放出宫来也是一件大喜事,这不结果刚出来,第五天我们就去迎亲了,终于有美娇娘在家中能够侍奉长辈,我也就能安心做官了。

  • 满汉一家

寅时刚过我就穿戴好了,拿好腰牌凭证进宫,被宫内的小内侍带到了办公的地方,那里还空空荡荡的,不一会儿,人也就来全了,一共六张桌子,桌子上笔墨纸砚俱全,我和另一位镶黄旗的满人一人一人,还有两位是汉人,另两位是我们的领事,也是一满一汉。其实满汉同朝为政也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毕竟大清朝虽然是满人马上得到的天下,但是治理天下就用不上战马了,还得靠满腹的学识,也不能只靠满人治理天下,毕竟满人的人数太少了,中原的汉人很多,而且还是最有智慧的,因此治理天下少不了他们,于是,也就出现了同一职位要有满汉两位官员的出现,这样不仅可以相互学习经验,也可以弥补不足。

满清八旗

但是,自我朝立国之初,由于是属于外部蛮夷入主中原,所以汉人百姓对我们的就有着极大的仇视,而且还有当时十四王爷(多铎)在扬州的屠城十日,更是激起了当时百姓的反抗,好在我世祖章皇帝(顺治帝)力挽狂澜,进一步提高汉人士子的地位,同时也多次下诏鼓励满人学习汉话,进一步增加了满汉之间的融洽度,甚至,当时的皇太后还亲自抚养汉人孔有德之女,因此,汉人对满人的友爱度进一步增加了。

更何况在我世祖章皇帝亲政之后,认真学习汉人经典,甚至读书至深夜,劳累之呕血,这都为我们满人做出了榜样,甚至还被一直延续,哪怕是当今皇帝也是每日筳经,学习汉人经典。而且在国内稳定之后就开始承袭明制,开展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这科举的施行可以让汉人百姓家的知识分子能够继续通过考试来为国家效力,同时,大清为了能够和汉人融合,尤其愿意团结汉人的知识分子,现在任内阁行走的陈廷敬、张廷玉都是通过科举考试才当的官,就连和我一起的那两位汉人的笔帖式也是通过科举,只不过我们满人要当官除了可以通过科举之外,也可以通过统领推荐,增加了一个途径罢了。

  • “大规矩”的满人

虽然我们当官相对简单一些,但是满人的规矩还是很大的。

比如,同是犯玩忽职守罪,汉人的官可能就会直接革职查办或者降职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我们犯错国法基础上和汉人一样受罚外我们还得受家法,就是得去统领那再领一遍罚,或者是抽几鞭子、或者是直接去喂马去,这都要看当时统领的意见。

满族习俗

再比如,汉人的族长去世了,可能也就送点丧仪就可以了,但是我们满人的旗主如果去世,那么我们整个旗的旗人都要过去帮忙,就像当朝深受皇帝信任的大学士,他本是正蓝旗人,由于他的老旗主去世了,所以这位大学士只得放下朝务,尽力帮忙办老旗主的丧事,而且,旗主和旗人之间就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所以哪怕那位大学士是二品大员,见到老旗主也得称奴才,在老旗主的丧事中让端盘子就得端盘子,后来,还是皇帝一直没见着这位大学士,打听之后才知道给老旗主办丧事呢,皇帝虽然心中不太满意,但是还是没有开口得罪,直到丧事办完,皇帝才将这位大学士抬为正黄旗,毕竟上三旗的领导是皇帝,也就不用忙着这些事了。因此,可以看得出满人的规矩有多大了吧!

而且,虽然有的旗主可能落魄了,但是只要他还活着,身为他下辖的旗人照样也得磕头称奴才,这也是现在很多的旗人走路的时候绕着旗主走的很大的原因,毕竟当朝大员在大街上磕头,有时候他们的脸面也挂不住。

满汉同朝

我在内阁当笔帖式的日子虽然还很短,但是也能看得出一点苗头来,可以在奏折中轻轻松松的分辨出哪个是汉人上的奏折,哪些是满足人的奏折,很简单,那就是看看那些人的奏折中出现"奴才"这两个字,这个是区分满汉的明显标志。虽然在汉人文化中"奴才"这两个字是带有贬义的,但是对于我们满人来说,"奴才"才是代表亲近的意思,而且,就连皇帝私下见一些满臣,那些大臣们都是口称奴才的,而一些汉人大臣自持身份,一直称臣,不过,有一次我在誊写折子的时候居然发现了一个汉人大臣也用"奴才"称谓,这不禁让我捏了一把冷汗,好在我只负责誊写,折子呈上去之后,果然皇帝下旨训斥,并且还规定:日后奏折无论满汉一律用"臣"。其实这也是对于奏折制度做了一个规范,顺便将满汉同等看待。

而作为一个小小笔帖式的我,也快要升官了,并且听前辈们说内阁笔帖式升官是最快的,毕竟能常常见到长官,我还是满人,他们随便一句话就受用不尽了。

  • 总结

在清朝入主中原之后,中国又一次陷入“夷族”统治之中。作为“新统治者”,建立大清的满族统治者对“汉族”进行了一系列的镇压活动,这种镇压既有如扬州十日这般血腥,却也有对先进文化的学习利用。这种学习利用,既包括了设置汉八旗,又有利用传统的儒家文化拉拢地主阶级的科举考试、满汉同朝等。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这其中满族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清史稿》《百年京张大事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满清皇帝为什么不能娶汉族的姑娘
在清朝,满族人与汉族人不能结婚吗?
满清覆亡百年祭:马背民族如何从彪悍到腐朽
为什么清朝规定“满汉不通婚”
满族嫔妃为何容不下汉人女子?这事竟和孝庄有关 | 新鲜娱乐
清朝时期不准满汉通婚,为啥从嘉庆开始,皇帝就有了汉族血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