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梦回大唐:李世民却说,请你不要迷恋哥,哥不只是传说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皇权之争表现出来的血腥和冷酷,也成就一个“贞观之治”盛世神话。走出时代的局限,如果李世民没有夺取哥哥的皇位,那么唐朝还会有后人向往的一代盛世吗?

太子李建成是不是毫无治国才能的人吗?他和高祖李渊以及齐王李元吉在这场事变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天之骄子李世民是如何从一个青涩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位独步古今的帝王?又是什么让他最终走上了这条充满血腥的夺位之路?这一切都值得人回忆和深思。秒赚大钱

李渊子嗣很多,一共生了22个儿子,前4个都是窦氏所生,除了李玄霸死得早,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都是陪着李渊打江山的。李世民是李渊的第2个儿子。李世民出生时,有两条龙盘飞于李家上空,三天后才离开,这说明了什么,真龙天子的眷顾。

李世民4岁的时候跟随父亲李渊来到了岐州。在这里,遇见了一个善于摸骨看相的人。这个相士一看到李渊便对他说:“公是贵人,且有贵子。”当他看到年仅四岁的李世民,大为震惊,称他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并预言这个孩子到二十岁的时候必定能够造福苍生,“济世安民”,这便是李世民这个名字的由来。这些传说虽然都是后世给李世民的溢美之词,有着很多不真实的成分,但李世民后来确实成为了一代贤明君主。

李世民幼年聪睿,大气果断,玄鉴深远,不拘小节,非常人能比,时人莫能测。李世民的成长环境,李渊和窦氏的地位十分尊贵。李氏家族和隋朝杨氏关系,既是至亲至近但互相防范。这样的环境,李世民真的耳濡目染。

李世民迎娶了长孙晟的女儿为妻(即后来的长孙皇后),这为他的政治生涯加分不少。长孙家族是北魏皇族拓跋氏的后人,后来才改姓长孙。李世民和长孙氏的结合可以说是门当户对。长孙氏的哥哥长孙无忌也是李世民的核心人物之一。长孙皇后在李世民统治期间内悉心辅佐李世民,成为了李世民夺取皇位并开创贞观盛世的贤内助。

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李世民在少年时期便展现出非凡的才能。他喜爱读书,写得一笔好字,骑射俱佳,十几岁就能领兵打仗。李世民在隋炀帝在雁门被围时,有过不俗的表现。

大业十一年,隋炀帝杨广在雁门被始毕可汗的大军包围。年仅十八岁的李世民应诏从军,在屯卫将军云定兴的麾下效力。经过仔细的观察,李世民认为始毕可汗之所以敢在这个时候围困隋炀帝,一定是认为皇帝陷于孤境,隋朝援军来不及赶到。所以,李世民向云定兴建议在沿路边设旌旗并擂鼓响应,用“疑兵”的办法让突厥人以为隋朝的大批援军已经来到,迫使他们退兵。

云定兴听从了李世民的建议,突厥人果然在不久之后便纷纷退去。李渊升任太原留守之后,李世民还曾经帮助父亲平定过盘踞在高阳一带的草寇魏刀儿。在这场战役中,他亲率骑兵突破了农民起义军的包围,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世民在乱世成就一番事业的心便开始逐渐膨胀。从他在狱中同晋阳令刘文静那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少年的野心和气魄。刘文静也认为李世民是“非常之人”,并说他“大度类于汉高祖,神武同于魏武帝”,虽然年纪尚轻,却是天纵英才。

晋阳起兵是李唐王朝的开端,李世民在这场兵变中更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且不说晋阳起兵谁是主谋,但是李世民在起义之后率先领兵占领了西河地区,为李氏政权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也是他在李渊遭遇宋老生后欲回太原之时,在父亲帐前“哭谏”,最终挽救了危局。

唐朝建立之后,年轻的李世民,因赫赫功勋拜为右武侯大将军和尚书令,并被封为秦王。相对于中国古代众多胸无大志且毫无才能,只是靠着“恩荫”来封王的皇子来说,李世民这些爵位和荣誉来得实至名归。封王之后的李世民并没有安于享乐,而是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去了。

武德元年六月到十一月,李世民任大元帅西征。历经了许多坎坷之后最终平了陇右的薛举、薛仁杲父子。凯旋回到长安之后,李世民官拜陕东道行台、尚书令,奉命镇守长春宫,整个关东的兵马都受他的节制。武德二年到武德三年,军事上日渐成熟的李世民又率军平定了刘武周和宋金刚,夺取了并州之地。

到了武德四年,李世民又奉命领兵开往洛阳,消灭了王世充和窦建德,尽取山东之地。高祖因封他为天策上将。天策上将是前所未有过的官职,为李世民专设的官职。

击败窦建德,迫降王世充之后,李世民率大军返回长安。凯旋之军声势浩大,身穿金甲的李世民率领一万铁骑和三万武士浩浩荡荡回到了长安。一时间,秦王李世民的威名遍传天下,世人大有知秦王而不知皇帝、太子之势。

武德四年七月,窦建德的残部刘黑阙等人在河北起事欲为窦建德报仇,八月,徐元朗也在兖州举兵响应之。刘黑阙的声势日渐浩大,大有重建窦建德大业的趋势,唐高祖又派出李世民前去征讨。李世民天赋加上实践,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将领,更引领他缔造出了一个个的军事神话,也谱写了一场激动人心的“秦王破阵乐”。

李世民因军事天才,才成为帝王之资的一大因素。首先,他有极其敏锐的战略头脑,善于运筹帷幄,从全局出发,准确地找出突破点并掌握先机。其次,他处事冷静,设想周全,但下命令却极其果断。一旦认定之后便坚持不懈,有极强的忍耐力,且对各种突发状况都应对自如。再者,他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准则有很深刻的了解,大战之前善于观察,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常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精通兵法,“兵不厌诈”、“以少胜多”、“断其后路”、“乘胜追击”等战略计谋在李世民的手上运用自如。在众多战役中,他总是身先士卒,单人冲入敌军阵营,既壮大了唐军的声势,也给自己网罗住了一批甘心为他效死的将士。

所谓“上阵父子兵”,也正因能够同心同德,李唐从隋末乱象中脱颖而出。但面临走向成功的时候,却因为权力分配不均,父子兄弟之间也产生了矛盾和裂痕。虽然李渊创立了大唐,李世民却说:不要迷恋哥,哥不只是传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贞观之治”中最大的误区,还原真实的李世民、魏征
[转载]魏征简介:魏征与唐太宗进谏的故事
李世民二十四功臣中为何秦琼排在最后,第一又是谁?
【虎牢关之战】最终结果如何?带来了哪些影响?
大唐决定性的一战 看李世民如何灭掉王世充窦建德的
泪痕春雨漫评系列 玄武门之变(二十五)武德四年 关东地区按倒葫芦起了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