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安•天目记忆
2011/10/01_02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而岁月悬于头顶的,是一把杀猪刀,在刀光剑影里,流动着一路的风景和过往的人物,沉淀的是岁月相片与个体记忆。
虽然掉落的时光无从拾起,但总有一些东西,定格成了一粒灰,它像一座山,悬在了眉尖心上。正如高峰禅师偈曰:来(生)不入死关,去(死)不出死关。铁蛇钻入海,撞倒须弥山。我们的死关,诚然不在世上的时光里,而在方寸间的记念中。

自然的,此关非关,而无所不在,如铁蛇如须弥,意欲破关;而难觅其踪,困如铁蛇入海,艰如撞倒须弥。

▲ 高峰塔院“死关”:狮子岩下的一处石窝,元代高峰禅师在此禅定,坐断万缘,临终书偈:“来不入死关,去不出死关。铁蛇钻入海,撞倒须弥山。”

好在世上有天目。如果定要拿一个词来形容,则非“清凉世界”莫属,清凉生静,静生定,定生慧,这是妥妥的禅境了。
禅是Dhyana的音译,并非源于佛教,而是吸收了外道的修行方法,佛教用了“拈花一笑”、“一苇渡江”等生动演绎,使之在中国生根发芽,一花五叶,最后变成了我们的文化特征,而它确确实实也很契合这个东方古国的独特神韵。
英文用Deep Meditation表达“禅”的含义,即深入的沉思,它需要一个清净的环境,天目山天然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兼含北纬30°带来的神秘感,使这座山显得高古而又充满灵根神识,不仅是古木华盖的王国,而且是高僧辈出的吉壤。

▲ 对此山而言,静即是禅,亦山之魂魄也!

在淅淅沥沥的秋雨中踏入这片大树王国,山中濛濛水气,雾霭缭绕,幽谧凄清。先至禅源寺,从前殿到后殿依次走过,见有一塔,入而寒意更生,方知整座寺的压抑氛围不仅来自于天气的影响,还来自于这些逝者的幽灵......午后的这种基调成为多年后回忆天目时的基本印象之一。

与无心处走进了太子庵,才知道这处破落的院墙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隐居于天目山时的读书处,记得《金刚金》的“三十二分则”分经就是经他之手,使原本长篇累牍的经文变得易于学习和传播。这位才华横溢的太子,自幼爱好文学与佛学,并著《文选》,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这处破落的院户,潜匿于山脚的最深处,摈弃了尘世的纷绕,确是读书佳处,遗迹也无甚它物,只有门板上的木雕很精致,应有些年代了。太子庵居然提供住宿,我想在大文学家呆过的地方安静的住上一晚,但站在院中的C,仰头望着摇摇欲坠的木屋,那兰若寺的破败与萧瑟,真无法保证不会有倩女幽魂的出没,只想飞也似的逃离,于是,我们还是往山口而去,找更接近人气之所住下。

游玩一座山,第一印象往往直击心灵,最深刻也最准确。天目山的这份特别独特之处为他山所无,这么多年来,每当我细细品味所曾容身的那些山脉时,或雄博、或奇绝、或高古,却再找不出一座与之类似通灵的大山,似乎可以让人感觉到空气里每次震动都回荡着呼吸、森林中每条细脉都连结着灵根。

对于这样的环境,深润其中的人,必然也是不凡的,云山专与素心开,文学需要天青色等烟雨的飘逸灵动,悟道亦需极细腻如绣花针落地的精微觉知,或许这才是禅的核要。如此,也就能解释此山为何名家辈出了。

▲ 佛道在这条路上走过,文学也曾在此散步
秋山冷夜,被褰凉薄,寒蝉凄切,次眠浅睡。第二日,细雨止而转阴,始登山,辟蹊径,深林,,闻虫鸟之鸣,嗅木叶之馨;在这座古木王国的怀抱里徜徉,古木遮天蔽日,高耸于头顶,注视着进入领地的每个生灵,深山在寂静中透着空灵,将身体消融于清透之中,觉知渐趋透明,灵魂一缕似要解脱束缚,从中逸出,与山间的精灵、古怪自由的穿行与飞舞。
走过张公舍,又告别大树王,来到开山老殿,山里的世界才开始喧闹起来。一方小院、数间民舍高卧于林间,庭前清泉,堂上佛盏,悠然世外。
开山老殿展出一些高僧的遗物,如衣物、钵盂、书画之类,记忆犹新的是天目盏,即浮于碗底的一片清叶,让我不由的联想到天目山顶的泉眼,不正如这盛满水的天目,透过深邃的时光仰望着星空
这里是天目禅学的渊源,也是日本临济宗的祖庭,墙上挂着斑驳的画幅,霉迹的晕染使它们更具有年代感,江南古佛、郦道元、李时珍等佛家医家、地理家等穿越时空在此齐聚......
存在,唯有现实中还在才配的上永恒。转过五世同堂的银杏,也不知在这默默的千年里,那些过往的人中,如李白、苏轼、张羽、刘基等文圣名家可曾与之有过片言只语的交谈,亦或张道陵、中峰明本等那些大德高道们可曾与之窃窃私语过什么妙悟真言?古木只是无言,而我们虽为灵长,亦是蜉蝣,带着有问无答地遗憾下山来,又往东天目而去。
也不知为何如此偏爱丘山?越年长,越深情,大概是出生于大山的怀抱的吧,它在我的基因里埋入了最初怀恋的种子。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座座山,无论眼前、心中或亦足下,一直都在翻山越岭。

留在相片里的记忆

. 1 .

▲ 五世同堂:天目山最古老最有名的银杏树,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该物种全球仅在天目山有天然的特生状态林,有"活化石"之称。


. 2 .


▲ 张公舍即张道陵的出生、修练之所。《西天目山祖山志》记载:“张公舍,在狮子岩西峭壁间。高丈余,深约5丈,纵29余丈。相传为张道陵出生处,岩下有张公洞,为张道陵寝室。洞西崖下有'丹池’,即张道陵炼丹处。”


. 3 .


▲ 禅源寺为佛教护法神韦陀道场,清代玉琳国师创建于于康熙四年(1665),大振高峰、中峰法席,香火极盛,藏书甚多;民国初期衰落,30年代中期复兴之势,然而,1941年被日寇炸毁殆尽,从此,西天目佛事渐衰。


. 4 .

▲ 开山老殿位于浙江西天目山狮子岩之左。元顺帝至元十六年(1279),高峰原妙禅师来此建构禅丛,称师子院,延祐五年(1318),改名师子正宗寺,元末罹兵火;明洪武四年(1371)松隐禅师复兴之,至二十四年乃蔚为丛林,复于明末遭毁;康熙四年(1665)玉琳国师创建禅源寺,重振法席,并于故址建造开山殿;民国17年(1928年)徐世昌题“大树堂”,民国24年(1935年)胡适手书对联: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1985年叶浅予手书“开山老殿”额。


. 5 .

▲ 赵孟頫心经是写给中峰和尚的,它不仅仅是赵孟頫行书艺术的巅峰之作,也打破了古人的传统,开创了一个用行书写经的时代。自北朝以来,佛教的信士往往自己写经或雇人写经以为功德,但所写经卷均用楷书,赵孟頫用行书写经,在写经史上是一个创例。

中峰明本(1263-1323),钱塘人,号中峰,元代高僧,小赵孟頫九岁,但赵对中峰执礼甚恭,两人之间信札往来频繁。《中峰和尚行录》记载,赵孟頫尊中峰之道,每次接到其书信,都要“焚香望拜”,还经常书写其文章,画其像赠送给同僚,这些记载多为后来的佛教史书所引用;明本亦常寄赠给赵孟頫药品、香等物,此外还有互相题跋等文字酬唱等,这是禅师与士大夫精神相通的表现。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

(全文完)

相 关 推 荐


斯人记

尋古|旅攝|詩書|江南

我們將會不定期分享更新,歡迎關注隨時瞭解動態

LIVING, FEELING, READING AND INTERESTIN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幻住是天目山的一个庵,是赵孟頫的佛教老师中峰明本禅师的庵
赵孟頫 行书欣赏《中峰和尚诗》
「遇见天目山」参禅问法
赵孟頫的师傅
赵孟頫夫妇师承何处?
东天目山昭明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