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荀子》子道-2
2人生经验不能生搬硬套

原文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1;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此之谓也故,劳苦凋萃而能无失其敬,灾祸患难而能无失其义,则不幸不顺见恶,而能无失其爱,非仁人莫能行诗2曰:孝子不匮3

注释1.衷:(zhòng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服之不衷,身之灾也左传·庄公六年:而后立衷焉这里用为适合恰当之意

3.匮: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礼记·月令仲秋:财财不匮礼记·乐记:其财匮荀子·大略: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史记·货殖列传:虞不出财财匮少广雅:匱,乏也这里用为缺乏,空乏之意

译文孝子不服从父母君长的命令的原因有三条:如果服从命令亲人有危险,不服从命令那么亲人就安全,那么孝子不服从命令是恰当的;服从命令亲人就有辱,不服从命令亲人就能荣耀,那么孝子不服从命令就是最佳行为方式;服从命令就如同禽兽,不服从命令就能修饰自身,那么孝子不服从命令就是尊敬所以,可以服从而不服从,就不是孝子;不可以服从而服从,就是不恰当;明白了服从与不服从的最佳行为方式,而能致力于恭敬忠实诚信端庄正直而且谨慎地行为,那么就可以称为很大的孝了传说:服从道路不服从君主,服从最佳行为方式不服从父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虽然劳苦憔悴但不会失去恭敬的态度,面临灾祸患难而不会失去最佳行为方式,那么不幸父母君长不顺心而自己被厌恶但自己又不能失去对他们的爱,不是仁爱的人是做不到的诗经上说:孝子孝的精神不能缺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说明本节紧接上节,是关于服不服从命令的补充说明实际上,这也就是对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的说明但这个问题在我们现代全乱套了,不论父母说什么,孩子都不听,还美其名曰:代沟!逆反心理!似乎孩子与父母之间真有什么代沟,而孩子有逆反心理也是正常的其实,两代人之间,或是三代人之间根本不存在有什么代沟,上一辈的人大多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教育孩子,很多经验并不存在过时问题,就象孔子等先秦儒家留给我们的这些东西一样,过时了吗?没有!只是我们没有弄懂很多人生经验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人物时不能生搬硬套,而要灵活掌握这就是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的根本目的




引文来源  中国传统文化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说“素质教育”
儒家"孝道"的四境界说
孝文化讲座
中国家庭孝文化研究(4)
孝道[164]-荀子研究丨以礼治孝与从义从道——荀子孝道观及其启示
《荀子·子道》译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