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证和阴证治疗“力度”的一条准则

胡希恕经方医学

有表则解表,无表则不解表。见到一个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脉浮紧的患者,估计大多数人都能开出个麻黄汤,见到一个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的患者,大家也能开出桂枝汤,但见到一个患者有表证但不典型的时候,到底是麻黄汤证还是桂枝汤证呢?很多人就会觉得难以取舍,这时候坚持整体辨证,依据麻黄、桂枝的鉴别要点,看表证的轻重、津液的虚实,来整体判定用麻黄类方还是桂枝类方。

阳证的时候,因为正气不虚,治疗以祛邪为主,汗吐下三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剂量可以适当增大一些。而在阴证的时候,正气虚,假若病情不急迫,剂量可以适当小一些,缓缓图之。但病情急迫的时候,该重剂还是重剂,只是在病情相对平稳的时候,用轻剂。因为阴证的时候,阳气虚、津液虚,少阴病发汗更要微微发汗,避免伤津液。温阳也要小剂量的温,如春天的阳光温暖而不炽热燥烈,缓慢升发阳气,小火慢养。

《经方实验录》曹颖甫医案
范左,伤寒,六七日,形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腰脊强痛,两脉浮紧,为不传也,麻黄汤主之。
麻黄一钱 桂枝一钱 炙草八分 杏仁三钱
按:吾师早年之方也,规其药量之轻,可以证矣。师近日所疏麻桂之量,常在三五钱之间,因是一剂即可愈疾。师常诏余侪曰:予之用大量,实由渐逐加而来,非敢以人命为儿戏也。夫轻剂愈疾也缓,重量愈病也迅。医者以愈病为职者也,然则予之用重量,又岂得已也哉?

这个医案,症状比较典型,具备了发热、恶寒、无汗、喘、身体疼痛、脉浮紧,典型的表阳证,因为无汗出、脉浮紧,所以表重、津液不虚,用麻黄汤来解表发汗。曹颖甫先生开的麻黄汤剂量小,但按语中提到,这是曹颖甫先生早年的医案,到了晚年的时候,曹颖甫先生开出的麻黄汤,麻黄三五钱(9-15g)之间,因是一剂即可愈疾。麻黄15g的剂量已经不小了,为何有这个转变呢?

道理很简单。对于一个太阳病高热患者,你是想一剂药下去就汗出热退呢?还是服个三五天才能达到汗出热退呢?其实就符合前面提出来的观点,阳证的时候,阳气、津液不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剂量可以适当大一些

正如吴又可在《瘟疫论》中所说:“大凡客邪贵乎早逐,乘人气血未能乱,肌肉未消,津液未耗,病人不至危殆,投剂不至掣肘,愈后亦易平复,欲为万全之策者,不过知邪之所在,早拔去病根为要耳”。

阳证的时候剂量适当大,阴证的时候剂量适当小,其根本目的还是体现了存津液是真诠的观点。津液足、阳气足,则重在祛邪,津液虚、阳气虚,为阴证,则存津液,避免过大力度的汗吐下而伤津液、伤阳气,要祛邪而不伤正,温阳的同时微微发汗解表。

表证的服药方法,遵照桂枝汤方后注说的,不汗更服,依前法,直到汗出为止。汗出表解则止后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歌方解 | 道医网
【伤寒大咖】 第18期 刘渡舟讲伤寒论类方及医案讲习 大青龙汤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10/20日课
学中医,正及时:中医学习群优秀作业展播!
少阴病,您看完就懂了
跟马家驹老师学经方(69)---四逆汤方证12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