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的中医‖“升阳四药”的重要性(25)

“升阳四药”为何物?

为“柴胡、葛根、黄芪、升麻”四药也,可以简单的记忆为:胡歌骑马(胡、葛、芪、麻)。

那么,这四个药物为什么会被唤作升阳四药呢,这也是很有意思的。是在备考执业医师的过程中网课老师上课的时候提及,升阳气的药物有四个,要牢记在心里面,然后就编了上面的口诀,也很好记忆。那么具体来看药物是这么回事呢。

柴胡:药性: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功效: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葛根:药性:甘、辛,凉。归脾、胃、肺经。功效: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


黄芪: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升麻:药性: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功效: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具体的看药物的药性归经和功效以后,四药都在以各种方式来升阳,所以才会说“升阳四药”。


但是仔细的同志可能会发现为什么没有心、小肠,肾、膀胱的归经却又升阳呢?其实,都蕴含在四药里面。肾和膀胱的升阳之法有三: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关系,故同法也,一者扶本脏之阳,本脏阳气得生,元阳升发,升则元气满而除邪;二者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以后天滋养先天,脾阳得升,肾阳流转,故升;三者肺为水上源,通调水道,肺主源头水液之多寡,宣发肃降得当,肾方可有水液,源头控佳则肾佳,源头控差则肾差,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哉!心与小肠如何得升阳之法:心者,居阳位主火,本脏常无阳虚,需他脏滋养升发来保障自身旺阳,如心肾相交之水火相济法,如脾气散精,化为气血而入心,心主血脉,散于肺,肺则散达百脉,故体健。所以,“升阳四药”如同中医的理论体系一样,他是一个完整的、不停运动、圆形得样子。

另外,脾肾阳容易虚,他们的特性就决定了他们本身容易阳虚,脾喜燥恶湿,却又常易被湿困,肾主水液,水液不行,固而成困,脾肾阳气就不得升发,那么也就出现了问题。

同时,“升阳四药”东垣的《脾胃论》里面体现的很好。

如: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假如时在长夏,于长夏之令中立方,谓正当主气衰而客气旺之时也,后之处方者,当从此法加时令药,名曰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本方以柴胡为君,黄芪、人参、甘草、苍术、羌活、升麻为臣,黄芩、黄连为佐,石膏在长夏时少量加人。即本方以柴胡、苍术、羌活、升麻辛散升浮阳气为主,同时以黄芪、人参、甘草甘温益气补益牌胃为次,黄芩、黄连、石膏清热泻火又次之,诸药合用,起到升阳、健脾、泻火、祛湿的功效。

如:通气防风汤
风寒汗出,肩背痛,中风,小便数而欠者。风热乘其肺,使肺气郁甚也,当泻风热,以通气防风汤主之。
方用柴胡、升麻、羌活、防风、藁本为主药,以辛散发表;黄芪、人参、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橘皮、青皮、白豆蔻散肺胃之滞气黄柏清郁火。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解表、理肺清热之功。

或如:调中益气汤
夫脉弦洪缓,而沉按之中、之下得时一涩,其证四肢满闷,肢节烦疼,难以屈伸,身体沉重,烦心不安,忽肥忽瘦,四肢懒倦,口失滋味,腹难舒伸,大小便清利而数,或上饮下便,或大便涩滞不行,一二日一见,夏月飧泄,米谷不化,或便后见血,见白脓,胸满短气,膈咽不通,或痰嗽稠黏,口中沃沫,食入反出,耳鸣耳聋,目中流火,视物昏花,胬肉红丝,热壅头目,不得安卧,嗜卧无力,不思饮食,调中益气汤主之。
方中用黄芪、人参、甘草补益中气,柴胡、升麻升举阳气,从阴引阳,苍术、橘皮、木香理气消滞以和胃。本方用三组药物,分别用以健脾、升阳、和胃,以调理中焦脾胃运化不力,故名调中益气汤。

或如:东垣清暑益气汤
《内经》曰: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炅则气泄。今暑邪干卫,故身热自汗,以黄芪甘温补之为君;人参、橘皮、当归、甘草,甘微温,补中益气为臣;苍术、白术、泽泻,渗利而除湿,升麻、葛根,甘苦平,善解肌热,又以风胜湿也。湿胜则食不消而作痞满,故炒曲甘辛,青皮辛温,消食快气;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故以黄柏苦辛寒,借甘味泻热补水虚者,滋其化源;以人参、五味子、麦门冬,酸甘微寒,教天暑之伤于庚金为佐。名曰清暑益气汤。此病皆由饮食劳倦,损其脾胃,乘天暑而病作也,但药中凡泽泻、猪苓、茯苓、灯心、通草、木通,淡渗利小便之类,皆从时令之旺气,以泻脾胃之客邪,而补金水之不及也。

又或者是:升阳散火汤
治男子妇人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发困,热如燎,扪之烙手,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或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火郁则发之。
方用防风、升麻、葛根、独活、羌活、柴胡,六味祛风药辛散解表,既能祛风散寒,又能升阳散热;人参、炙甘草甘温益气除阴火,助风药上升;生甘草性凉而清热;白芍性凉味酸,益阴和营,以防诸风药同用发散太过,与炙甘草同用,以补益中焦。诸药同用,以发散为主,以散内热为目的。

东垣在《脾胃论》里面运用“升阳四药”的处方很多很多,还有如助阳和血补气汤、升阳汤、益胃汤、白术安胃散、神圣复气汤等等。在临床的过程中可以合理的用“升阳四药”来治疗疾病。个人在运用的过程中也感觉很好,特别合适于中老年人、体虚、脾胃阳虚、寒湿体质等患者。

【小提示】本篇仅仅是笔者的观点,请不要原方搬来服用,中医上讲就辨证论治,需要根据个人情况用药,有疾病困扰的及时就诊和咨询相关的专业人员,以免耽误病情造成更加严重的情况。祝各位朋友身体健康!

也可以添加我咨询,我会耐心的解答。

个人介绍:李宝福,住院医师,毕业于云南中医药大学,善于运用中药治疗咳嗽病、脾胃病、月经相关病、内分泌失调、痹症等疾病,调理和改善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等疾病。运用针艾治疗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症、脾胃消化功能问题、失眠、疼痛、减肥等相关疾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完这个,你就是生活中的专家了
自己体质
李东垣《脾胃论》【译文】
高广明:谈临床妙用少火生气法
健脾温阳经典名方,由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四药组成!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书籍 方剂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