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辅行诀临床应用丨五脏大小补泻方案例( 一, 二 )

中医第五大经典

《伤寒论》是以“六经辨伤寒”,《金匮要略》是以“脏腑辨杂病”。《辅行诀》脏腑补泻方是以“五行辨杂病”,即以五脏为核心,以脏代腑辨杂病,这一部分不区分脏腑,而是以脏代腑,不言腑而治腑。《辅行诀》二旦四神方是以“六合辨疫疠”,即用六合辨证应对天地异气导致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疫病、疠病。五行辨证,其数五,应五运、五行;六合辨证,其数六,应六合、六气;完整地体现了经典中医“天五、地六”和“天六、地五”的道术体系,由道而术,一以贯之。同时,《辅行诀》保留有中医经方派组方核心理论的“汤液经法图”和“五行互含药精”,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全的中医临床著作,《辅行诀》有资格与《伤寒杂病论》并肩,与《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中医五大经典。 

方证对应被现代中医奉为金科玉律,其实质是“以证为纲”,“有适证,用适药”。但是《辅行诀》则不同,“以味为纲,主治为目”是《辅行诀》的一大特点,是贯穿《辅行诀》五脏病症诸方的基本组方法则。五味与五脏通过五行生克制化理论联系起来,不同的味对相应五脏的虚实病机产生不同的补泻作用。更具体地说,即是以本脏之用味补己之虚(如以辛补肝),以克己脏之用味(本脏之体味)泻己之实(如酸泻肝),以己克之味(孙脏之用味)缓本脏之急(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在此基本原则之下衍生出五脏大小补泻诸方。 

《辅行诀》小泻方三味药两泻一补,一君二臣;小补方四味药两补一泻一化,一君二臣一化;大泻方六味药,酸苦甘辛咸五味俱全,一君二臣三佐;大补方七味药,酸苦甘辛咸五味俱全,一君三臣三佐。《辅行诀》的组方法度严谨,有如战阵,深得兵家排兵布阵之道,无论是药味的组合,每方的味数、剂量、煎煮法、服药法、甚至煎煮的水量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小泻方的煎服法:以水或其他溶媒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瘥,即重作服之)。大泻方的煎服法:以水或其他溶媒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小补方的煎服法:以水或其他溶媒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大补方的煎服法:以水或其他溶媒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真菌性鼻窦炎病案


  • MS M W,白人女性,生日:198627日。

  • 首诊日期:2020716日。

  • 主诉:鼻塞、流涕伴左侧眉棱骨疼痛,反复发作数年,加重4个月。

  • 西医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病情迁延数年,近4个月加重。

  • 病史之前在某中医诊所针灸治疗5次,服用中草药4周效果不明显

  • 刻下:鼻塞,流黄绿色鼻涕,左侧眉棱骨疼痛不能触摸;平素焦虑、紧张、精神压力大,容易发怒;精力指数 4/10,神疲倦怠;入睡困难,上床后2小时方能入睡,且多有恶梦;自觉夜间发热。食欲可,饭后腹胀。

  • 舌象:红绛舌,少津液,舌根部黄腻苔。

  • 脉象:右关太过,左寸不及。

  • 中医辨证:肝木太过,肺金不足。

  • 针灸:头部印堂穴,调神;左攒竹穴、左下关穴、左迎香穴,头部调形;腹部中脘穴、左天枢穴,腹部调形;四肢部调气,予小泻肝针法,补右尺泽穴、少商穴,泻左行间穴。形气神同调。

  • 处方:小泻肝汤合小补肺汤。英国禁用细辛,用辛夷替换。药物:赤芍药、炒枳实、生姜、麦门冬、五味子、旋覆花、生甘草,各15克,辛夷21克。中药配方颗粒总剂量126克,14天量。服法:每日3次,每次3克,热水冲服。 

  • 第二诊2020730日。反馈针灸和中药效果非常好,鼻塞、流涕伴左侧眉棱骨疼痛的症状改善很多,精神压力减轻,精力指数提高到7/10,服药期间适逢月经,痛经减轻,月经颜色由以前的黑色变为红色,血块减少。

  • 舌象:红舌,少津。

  • 脉象:右寸太过,左寸不及。

  • 中医辨证:心土太过,肺金不足。

  • 针灸:头部印堂穴,调神;左攒竹穴、左下关穴、左迎香穴,头部调形;腹部中脘穴、右天枢穴,腹部调形;四肢部调气,予小泻心针法,倒马针法补左太冲穴、行间穴,泻右少府穴。形气神同调。

  • 处方:小泻心汤合小补肺汤。药物:升麻、栀子、淡豆豉、麦门冬、五味子、旋覆花、生甘草,各15克,辛夷21克。中药配方颗粒总剂量126克,14天量。服法:每日3次,每次3克,热水冲服。

  • 按:小补肺汤中有细辛,而英国禁用细辛,故用辛夷替换。小泻心汤含有通草,通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經》,然而《唐本草》及《本草纲目》所载的通草,实际为木通科木通。为了避免使用含马兜铃酸药材,因此不用通草,而选用大泻心汤中的栀子,这样正好成了《伤寒论》中的栀子豉汤。栀子豉汤在《伤寒论》中有三个变化方,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枳实栀子豉汤。我经过变通的小泻心汤可以称之为“升麻栀子豉汤”。 

  • 第三诊2020813日。鼻塞、流涕症状消失,仅左侧眉棱骨疼痛仍疼痛,无其它不适感。精力指数7/10,心情号,睡眠佳,饮食佳,二便调。

  • 舌象:暗红舌,少津。

  • 脉象:右寸太过。

  • 中医辨证:心土太过。

  • 针灸:头部印堂穴,调神;左鱼腰穴,头部调形;腹部中脘穴、下脘穴、左天枢穴,腹部调形;四肢部调气,予小泻小肠针法,泻右解溪穴,补左阳陵泉穴、阳辅穴。形气神同调。

  • 处方:《兰室秘藏》眉棱骨痛专方。药物:防风、羌活、生甘草,各39克,黄芩13克。中药配方颗粒总剂量130克,14天量。服法:每日3次,每次3克,热水冲服。 

  • 第四诊2020827日。病情继续改善,直至813日去海滨城市Brighton度假。天气不佳,海风大,导致感冒,鼻塞、流涕、左侧眉棱骨疼痛复发。倦怠乏力,精力指数 5/10,心情尚可,睡眠良好,饮食佳,二便调。

  • 舌象:暗红舌,苔白。

  • 脉象:右关太过。

  • 中医辨证:肝木太过,肺金不足。

  • 针灸:局部调形,左攒竹透鱼腰、左下关透迎香穴;腹部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左天枢穴,腹部调形;四肢部调气,予小泻肝针法,补右尺泽穴、少商穴,泻左行间穴。形气神同调。

  • 处方:小泻肝汤合小补肺汤。英国禁用细辛,用辛夷替换。药物:赤芍药、炒枳实、麦门冬、五味子、旋覆花,各21克;辛夷14克,生姜7克。中药配方颗粒总剂量126克,14天量。服法:每日3次,每次3克,热水冲服。 

  • 第五诊2020910日。鼻塞、流涕、左侧眉棱骨疼痛均消失。精力指数 8/10。睡眠良好。月经前情绪暴躁,痛经2日,经量中等,有血块。饮食、二便调。手足比以前更温暖。

  • 舌象:暗红舌,苔白。

  • 脉象:右寸太过。

  • 中医辨证:心土太过,肺金不足。

  • 针灸:百会、印堂穴调神;上脘、中脘、左天枢、关元穴,腹部调形;小泻心针法调气,补左侧行间、太冲,泻右侧少府。形气神同调。

  • 处方:小泻心汤合小补肺汤。用辛夷替换细辛。药物:麦门冬、五味子、旋覆花、辛夷,各21克;栀子、淡豆豉、升麻,各14克。中药配方颗粒总剂量126克,14天量。服法:每日3次,每次3克,热水冲服。 

  • 924日电话随访,无明显症状,停止治疗。 

  • 总结:“肺虚则鼻息不利”,中药处方之小补肺汤贯穿始终。不要因为患者的症状“鼻塞,流黄绿色鼻涕,左侧眉棱骨疼痛不能触摸”,就认定属于肺实证,脉诊左寸不及明确显示患者肺气虚。针刺擅长泻实证,因此以针刺泻心、肝之邪气;中药擅长补虚证,因此以中药补肺气之虚。 

咽喉部异常声音病案


  • 1 2021824日。张女士,华裔,在英国生活多年。患者自述2017年某日觉得有东西从脑内脱落,之后开始咽喉部不适感,逐渐出现咽喉部的异常声响,初始仅患者自己可以听到,之后其他人也可以听到该异常声音。患者感觉类似于某种寄生虫在咽喉部生长繁殖。多次求诊于西医无果。20202月,MRI 核磁共振检查和病理活检均显示无异常。并且患者病情在活检之后加重。

  • 既往史:幼儿时有乙型肝炎病史。刻下症:精力指数:3/10,入睡困难,容易惊醒,焦虑、紧张、抑郁、悲伤、挫折感等多种不良情绪并存,饮食尚可,便秘,每3天甚至1周大便一次,小便正常,四末冰凉。

  • 舌诊:舌中线明显纵向裂纹。

  • 脉诊:右寸太过。

  • 中医诊断:君火太过。

  • 处方:大泻心汤加减。药物:通草25克,淡豆豉25克,山栀子25克,升麻25克,麦门冬25克,酒大黄25克,炒枳实25克,生甘草25克,生姜25克。总剂量225克,15天量,每天3次,每次5克,开水冲服

  • 针灸:百会,右侧精神情感区,调神;中脘,关元,调形,引气;脏脏小泻心针法调气,泻右侧少府,倒马针补左侧太冲、行间;右侧足三里,调腑。形气神同调。 

  • 2诊 2021916日。患者自诉咽喉部异常声音减轻30%。平素痛经,本次月经开始于910号,痛经比以前明显减轻。近日健身导致右侧上下肢和右侧腰部疼痛。

  • 舌诊:舌中线明显纵向裂纹。

  • 脉诊:右寸太过,左关不及。

  • 中医诊断:君火太过,土不及。

  • 处方:小泻心汤合小补脾汤加柴胡。药物:通草25克,淡豆豉25克,山栀子25克,升麻25克,党参25克,炙甘草25克,干姜25克,白术25克,柴胡25克。总剂量225克,15天量,每天3次,每次5克,开水冲服。

  • 针灸:百会,右侧精神情感区,调神;中脘,关元,调形,引气;脏脏小泻心针法调气,泻左侧少府,倒马针补右侧太冲、行间;左侧足三里,调腑。形气神同调。 

  • 第3诊 20211126日。患者咽喉部异常声音完全消失,本次月经完全没有痛经,近日与朋友生气,郁闷,入睡困难,饮食正常,便秘

  • 舌诊:舌中线纵向裂纹变浅。

  • 脉诊:左关不及。

  • 中医诊断:土不及。

  • 处方:大补脾汤加半夏、桔梗。药物:党参25克,炙甘草25克,干姜25克,白术25克,麦门冬25克,五味子25克,旋覆花25克,桔梗25克,半夏25克。总剂量225克,15天量,每天3次,每次5克,开水冲服。

  • 针灸:百会,右侧精神情感区,调神;中脘,关元,引气;右侧带脉,调形理气;小补脾针法调气,倒马针法补左侧太白穴和大都穴,泻左侧太溪穴和曲泉穴。 

  • 1214日电话回访,患者咽喉部异常声音至今没有再出现。 

  • 按:除去药食同源的醋和戎盐,整定稿大泻心汤与复原校订稿大泻心汤共同的三味药是栀子、豆豉和升麻。栀子豉汤是《伤寒论》的著名方剂,笔者临床常用《辅行诀》泻心汤,称之为“升麻栀子豉汤”。宋朝之后,后世中医用升麻多取其升举阳气的功效,而经典中医用升麻多取其“解百毒”的功效。本案患者,其君火炽盛已经成毒,非解毒不能除之。解毒杀敌之后,正气亏虚,其脉土不及,故以大补脾汤扶正气以善后。 

       作者介绍




韩永刚

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医学基础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师从中国工程院王永炎院士和原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高思华教授。2009年赴英国工作至今,现就职于Chelsea Natural Health Clinic和伦敦中医针灸学院。担任欧洲中医五运六气学会副会长,世界经典中医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中联方药量效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联态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五运六气学会联合会理事,世界华佗医学研究会教育和学术部长,英国中国联盟学会学术理事。临床工作27年,从事内科、妇科、疼痛科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和康复保健,尤其擅长运用辅行诀药法针法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焦虑症、抑郁症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辅行诀临床应用丨五脏补泻针方药方案例 (三,四)
【刘涛】明镜舌诊与八卦五行针研修班
【选奇汤】治疗顽固性眉棱骨痛疗效好!!! - 中医临床经验交流版 - 复兴中医网 中国优秀...
中医必备!针灸针法课件!太全了!收了吧
[针灸] 【转贴】董氏特效奇穴——下三皇应用解析
【新提醒】内经针法效如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