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悘解悟(四)

岐黄家(中医)的思维方式和洋医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就像早熟的中华文化一样,中医很早就达到了人类文明的高峰。

西医是“唯(物)”思维>宏观;中医是“无唯”/“有唯”的思维模式。
西医认为如果不知道具体的病原体是什么,就无法治疗疾病。并将此看成是真理。西医从微观入手,从细胞分子水平研究人体生理和代谢,并以此开发药物,是化简为繁的方法;
只要一个细节出错,结果必然出错。
针对人体这样超级复杂的系统,想要精确掌握其运行的每一个细节,完全超出人类当前的能力。
这就是西药开发成功率极低及副作用不可避免的原因。

岐黄学的思维模式是多维度的宏微观的方法,也就是说,中医既关心微观上的原始病原是什么,同样关心衪对人体的机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然后纠正这种影响就可以了,中医不知道病原体是细菌还是病毒还是衣原体,但中医是辩别这些“变异”的病原内外根本,内环境改变,就自然控制有害微生物生存的缘起。没有内因与外因的缘分就起不了作用。
岐黄学对哲学问题至今争论不体的重大问题是:
外缘第一呢?,还是因缘第一?
中道的解悟是:
既不是外因为主,也不是内因为主!缺其一即“寂寞空虚”。
这是一种处理超复杂问题的化繁为简的方法,从思维模式上比西医至简至本。哪怕遇到西医从未见过的病原体,中医一样可以根据人体对至病原的生理反应处方开药。
中悘的思维方式和西医最大的不同,就是:
西医关注细菌,病毒,癌细胞等,它一定要找出一个敌人,以为杀死敌人,病就好了。
中医关注人体的功能,使用药物或养生的方法,纠正人体功能的偏差,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所以,中医关心你作为一个人,所具备的基本生理功能,吃饭怎么样?大小便如何啊?寒还是热啊?出不出汗啊……。
中医不单从现代微观上研究各种生化指数,也不单一从微观上关心药材的分子式和药物代谢动力学,而是直接通过病原体作用于人体时发生的症状,使用相应的药方纠正这种状态。中医生理学借助了中华文明中最高等级的阴阳五行理论建立模型来描述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并解释了天、地、人和自然的关系,集大成者就是《黄帝内经》。
按照药物对人体生理影响的宏观研究,成果是《神农本草经》。
然而《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的高度太高,没有极高的悟性极难掌握,“经”永远高于“论”,所以又出现了《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一部完善的中医实践操作手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忽视的中西医汇通大家祝味菊
来自高维度文明的“中医生理学”
关于感冒病因的辩难
全了!一整套人体彩色经络图,值得收藏!
看问题的不同思维方式
谈谈中医现代化(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