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机十九条讲解(十九):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前言:病机十九条是原文前述“审察病机,无失气宜”精神在临床中如何具体运用的举例。在举例中,不但指出了临床常见的一些病症的定位与定性问题,同时也指出了辨证论治的步骤和方法问题,十分重要。

“呕”,即呕吐。“吐酸”,即吐酸水。“暴注”,即暴发性腹泻。张介宾注:“暴注,卒暴注泄也。”“下迫”,即里急后重。张介宾注:“下迫,后重里急迫痛也。”“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一句,直译之,即呕吐泛酸而同时合并暴发性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者,即属热证。

为什么“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这是因为胃热可以使胃气上逆而发生呕吐。肝热可以出现反酸。“暴注下迫”,多为大肠湿热下注,正气驱邪外出之象。刘河间注:“故吐呕吐酸者,胃鬲热甚,则郁滞于气,物不化而为酸也。……暴注者,是注泄也,乃肠胃热而传化失常,经所谓清气在下则生飧泄,下迫者,后重里急,仓迫急痛也。”(《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所以原文谓“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这一段也是就如何对“呕吐反酸”进行鉴别诊断而言。因为呕吐反酸不都是热证。由于脾胃虚寒而出现呕吐反酸的,临床上并不少见。关于这方面张介宾在《类经》中注释颇为精详,读后爱不忍释,兹转录原注以飨读者。

张注云:“河间曰:胃膈热甚则为呕,火气炎上之象也,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暴注,卒暴注泄也,肠胃热甚而传化失常,火性疾速,故如是也。下迫,后重里急迫痛也,火性急速而能燥物故也。是皆就热为言耳。不知此云皆属于热者,言热化之本也,至于阴阳盛衰,则变如冰炭,胡可偏执为论。如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至真要大论曰:太阳司天,民病呕血善噫;太阳之复,心胃生寒,胸中不和,唾出清水,乃为哕噫;太阳之胜,寒入下焦,传为濡泄之类,是皆寒胜之为病也。又如岁木太过,民病飧泄肠鸣,反胁痛而吐甚;发生之纪,其病吐利之类,是皆木邪乘土,脾虚病也。又如岁土不及,民病飧泄霍乱;土郁之发,为呕吐注下;太阴所至为霍乱吐下之类,是皆湿胜为邪,脾家本病,有湿多成热者,有寒湿同气者,湿热宜清,寒湿宜温,无失气宜,此之谓也。至于吐酸一证,在本节则明言属热,又如少阳之胜为呕酸,亦相火证也,此外别无因寒之说,惟东垣曰:呕吐酸水,甚则酸水浸其心,其次则吐出酸水,令上下酸涩不能相对,以大辛热剂疗之必减酸味者,收气也,西方肺金旺也。寒水乃金之子,子能令母实,故用大咸热之剂泻其子,以辛热为之佐,以泻肺之实,若以河间病机之法作热攻之者,误矣。盖杂病酸心,浊气不降,欲为中满,寒药岂能治之乎?此东垣之说,独得前人之未发也。又丹溪曰:或问:吞酸素问明以为热,东垣又以为寒何也?曰:素问言热者,言其本也,东垣言寒者言其末也。但东垣不言外得风寒,而作收气立说,欲泻肺金之实;又谓寒药不可以治酸,而用安胃汤,加减二陈汤,俱犯丁香,且无治热湿郁积之法,为未合经意。余尝治吞酸,用黄连茱萸各制炒,随时令迭为佐使,苍术茯苓为辅,汤浸蒸饼为小丸吞之,仍教以粝食蔬果自养,则病亦安。此又二公之说有不一也。若以愚见评之,则吞酸虽有寒热,但属寒者多,属热者少,故在东垣则全用温药,在丹溪虽用黄连而亦不免茱萸苍术之类,其义可知。盖凡留中焦,郁久成积,湿多生热,则木从火化,因而作酸者,酸之热也,当用丹溪之法;若客寒犯胃,顷刻成酸,本非郁热之谓,明是寒气,若用清凉,岂其所宜?又若饮食或有失节,及无故而为吞酸嗳腐等证,此以木味为邪,肝乘脾也,脾之不化,火之衰也,得热则行,非寒而何?欲不温中,岂可得乎?故余愿为东垣之左袒而特意表出之。欲人之视此者,不可概由于实热。”

张氏这一段议论十分精彩,也完全符合《内经》原意。不过张氏论述中认为“吐酸”一症,《内经》中只言为热,“别无因寒之说”,认为“东垣之说,独得前人之未发”,未免有失《内经》原旨。仅以运气七篇而言,《五常政大论》所述“三气之纪”中,“敷和之纪”为木之平气,曰“其味酸”;“发生之纪”为木运太过,曰“其味酸甘平”;“委和之纪”为木运不及,曰“其味酸辛”。平气、太过、不及均其味酸,木之太过属于温热,而木之不及则属于寒凉了。就人体来讲,肝气太过与不及均可出现泛酸,泛酸既可由于温热,亦可由于寒凉。可见《内经》认为肝气不及的情况下也可以出现吐酸现象。本条中也明确指出“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这也就是说,呕吐吞酸只有在合并“暴注下迫”的情况下才是热证。

本节精神在于说明只有在呕吐吞酸的同时还合并有其它实热证者,才可迳直确诊为热证。《内经》并没有说凡属“诸呕吐酸,皆属于热”。由于如此,所以我们认为张氏之论确属精采,高出一般、但对十九条原文也还有未尽理解之处,是为美中不足。

本文选自方药中、许家松著《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学习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思路
(12)《伤寒论》第六十一条解密
中医辩证的精华,都在这里
从湿热论治2型糖尿病
浅析栀子豉汤
经典——伤寒论(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