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盛则生内寒,寒滞则血凝,血凝则脉不通

喻嘉言说∶《内经》说,人身上的阳气,就好比天上的太阳,如果阳气失却正常的位次,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内经》又说∶如果阳气闭塞不通,大地就会昏蒙不明;大地之所以昏蒙不明,是因为阴浊蒙蔽了太阳的明亮。自张仲景以后,虽然英才贤能辈出,却从未有大力宣扬之人。只有韩祗和在中寒方面稍微有新发现,教人用附子、干姜为急要。至于朱丹溪、王节斋诸位先生,多数根据贵阴贱阳来创立学说,配制补阴丸,偏重补阴,此类都非至理。

阴病之所以无可比拟,是因为它没有了阳气的制约。一旦患阴病,阴邪肆意生发,往上干扰清道,一定会有畏寒腹痛,下痢上呕,自汗淋漓,肉瞤筋惕(体表筋肉不自主地惕然瘛动,每因过汗伤阳,津血耗损、筋肉失养所致)等症状。

不及时治疗,浊阴会从胸膈往上侵袭,致使咽喉肿痹,舌胀睛突;浊阴从背部往上侵入,颈部筋脉粗大,头部和项部像冰一样冷,病人会浑身发青紫色而死。因此张仲景对于阴盛亡阳病症,一定会用真武汤(白术、生姜、附子、芍药、茯苓)来救逆,把守关门,坐镇北方,不使龙雷之火升腾上霄汉。

卒中寒的人,阳气微弱而阴气旺盛,是最危最急的征候。《内经》说∶阴气旺盛则生内寒。寒气积聚在胸中不泄出,温气就会离开,只留下寒气;寒气留滞久了,血液就会凝聚;血液凝聚起来,经脉就不能通畅了。病人的脉象盛大以涩,因此是中寒。

《内经》既然说阴气旺盛会生内寒,又说这是中寒的缘故,难道不是内寒先生,外寒后中吗?既然说血液凝聚后经脉不通畅,又说脉盛大以涩,难道不是因为外寒中,脉才会盛大,血脉闭,脉才会涩吗?

人身上卫外的阳气最坚固,太阳经保卫身体的背面,阳明经保卫身体的前面,少阳经保卫身体的两旁。现在寒气没有通过三条阳经,而是直中少阴经,难道是从天上降下的吗?那是因为厥气(逆乱之气)往上逆行,积聚在胸中,胃部就会寒冷;胃部寒冷,口吃进去的寒物,鼻吸进去的寒气,都会进入胃中。肾是胃的关卡,外寒斩开关卡,径直侵入少阴肾脏,因此说这是中寒。然而病人的脉象盛大以涩,虽然是中寒,但尚未达到卒病的程度。卒病中寒,脉象一定会微弱。

张仲景说伤寒传入少阴经,脉象会微细,而如果寒气中伤少阳经,又只说脉微,不说脉细,这是为什么呢?微是阳气微弱,细是阴气旺盛所致。伤寒的寒邪传导到肾脏,亡阳亡阴尚未有定数,至于中寒,则只有亡阳而没有亡阴,因此可知脉象一定不会细。

如果真的出现细脉,那么应该是体内阴气首先已经亏损,怎么会反而变得旺盛呢?而且在伤寒方面,只有少阴经的病有微脉,其他经没有,足太阳膀胱是肾的腑,会出现微脉恶寒的症状,张仲景早就从少阴经施治,用附子、干姜了。因为脉微恶寒,正好是阳气衰微所致,肾中既然因为阳气衰微而内生寒气,再加上外寒斩关直入,或者把阳气淹没在内,或者把阳气逼出体外,病人马上就会亡阳,因此张仲景认为这是卒病。

资料来源:《古今名医汇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司天在泉临运位的天道续
气分水肿病的脉象与体质辨析
司天在泉临运位的天道
伤寒病的生成
痹论三十三
内经临床精要 (病机)5.4.1.【阴阳寒热虚实病机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