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永遠的石庫門】124-漸已失寵的信箱

那些年裏

書信是維系遠方親情、友情的重要紐帶

報紙是了解世界的主要窗口

於是

一個個別具個性的信箱

自然連著各家各戶居民的心。

如今信息渠道多了

除了每月那兩張有用的水電煤賬單外

信箱幾近成了充塞亂七八糟廣告紙的廢紙簍

124-01-王家宅路19衖 (2011)

124-02-江陰街203衖 (2009)

   小衖,衖口鐵柵門旁的斑駁磚墻上,掛滿家家戶戶的信箱,大大小小,參差錯落。這倒也省卻了郵遞員穿弄走巷挨家挨戶投遞之勞。

124-03-梧州路362衖 (2009)

124-04-成都南路132衖  (2008)

124-05-淡水路214衖  (2009)

124-06-淮海中路(2008)

124-07-廣元路233衖(2009)

124-08-東大名路1027衖  (2009)

124-09-臨山路143衖 (2014)

124-10-建國西路144号 (2009)

124-10-建國西路144号 (2009)

124-12-安慶路395衖 (2008)


微  博  評  論

@新天地A:

獨具慧眼。

@婁先生-建築: 

在寫信是與遠方溝通的唯一渠道的年代,等候親人的來信,要常去信箱看看。後來信箱功能擴大,成了報刊箱,開信箱取晚報。吃牛奶盛行了,又成了牛奶箱。如今信箱退休了,通訉用手機、電腦,購物快遞送上。

@南山紅楓:

我做夢還常常夢見從前老房子裏那個公共郵箱。

@井蟾齋主:

張一張,進門第一件事。

@焦達De微博:

水、電、煤、電話賬單,還有垃圾廣告。

@分享喜樂blog:

現在信箱裡勿大會有信件了。

@文命裔:

阿拉信箱裏儕是補習班廣告!

@亦乎2哥:

你應該報個班,你這初中生,要補習。

@文命裔:

俺已經補成本科咧!

@南山紅楓:

學無止境,應該繼續補,碩士、博士......

@井蟾齋主:

活到老,學到老。

@焦達De微博:

戶籍信息泄露,我家也有。

@井蟾齋主:

生財之道,見縫就鑽。

@井蟾齋主:

原先,前後門上都安有金屬插口的內置信箱。若干年過去,或許門損壞換新的,或許戶數增加不能滿足,於是各自為陣,另添許多外掛式信箱。

@老Q識途:

各家自做額信報箱確實有個性,伐像現在新樓新房信報箱統一面孔,不過,我歡喜信報箱額統一面孔,我港真話。

@井蟾齋主:

是當時一種統一的外置式信箱。但我看還是原先設計的前後門內置式信箱最美觀。

@老Q識途

原本已雜居的老式石庫門里衖成為直管公房後,以前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低租金政策導致養護維修費用入不敷出,管理跟不上,是石庫門加速破落衰敗的原因之。住戶各顯神通,自制花樣百出額“信報箱”,只是直觀反映了叠能額尷尬而已。

@井蟾齋主:

實屬各顯神通的無奈之舉。

@Giiiiiiiiven

情懷這種東西總能讓人平靜。

@婁先生-建築

看十二圖,這是古董門窗,房管所管理缺位,居住者不愛惜。現在統設電表箱很好,信箱也應統設,損壞門窗及時修理。

@井蟾齋主:

安慶路395衖。別說門窗,恐怕幢房子也不復存在了。

@老Q識途

老城廂巡道街藥局衖附近有交關極具歷史文化文物價值的老建築,最有名的就是“書隱樓”,屬地政府部門至今未有積極的建設性的保護動作。借樂先生這條微博,再次強烈要求屬地政府采取搶救措施,再晚,“書隱樓”就將毀滅了。

@井蟾齋主:

書隱樓,直想進去看看,然至今未睹真容。七寶、邵稼樓,造了那多假古董,然搶救這點真古跡就這麼難嗎?

@兜裏沒錢的小e

直沒空去看。

@井蟾齋主:

掃街經常打門前過,但直無法進去。

@老Q識途

“第伍拾柒號”門牌是“老古董”了,自制的簡陋信報箱看著“老前輩”應該自慚形穢才是

@井蟾齋主:

是啊,但叠種白鐵做箇信箱我還是第一趟看到。

@老Q識途:

叠只白鐵皮信報箱伐算簡陋,一看就是有鈑金工手藝額師傅敲出來額,夠水平,“簡陋”是指另圖之作。

@一路小跑的Lola:

好想推開圖十二的門感受一下。

@井蟾齋主:

去遲了!

@婁先生-建築:

信箱,在那個年代盼著掛念、寄托著希望。

@井蟾齋主:

牽著遠方的親人。

@無誌老頭:

信箱,鴻雁落腳的地方,我小時候和小夥伴等信銷郵票的地方,郵遞員一來,伸著脖子去盯那一疊信,看見誰家的信封上有特好的郵票,撒丫子就去報信兒,就是想淘到那張郵票,脫了相的信箱依然裝滿我兒時的歡樂。把童趣貼上老郵票,還能投遞到這老信箱裏嗎!

@井蟾齋主:

多麼美好的童年記憶,捎上節日的祝福!

@無誌老頭:

謝謝,也祝福你節日快樂,很愛看你的微博,深沈、歷史、豐富、有溫度,是你這有心人在生活的海洋中拾取了這些貝殼,才使我們有了睹物懷念的情懷,謝謝你!

@井蟾齋主:

謝謝鼓勵和支持!

@老Q識途:

以前集郵確實是比較行集蓋銷票額,伐像現在基本浪儕集新郵,估計是老早人大多數收入伐高,如果買新郵票開銷太大吃伐消,所以能收集蓋銷票也是一大樂趣。相比之下,集蓋銷票似乎更符合集郵額本義。

@井蟾齋主:

現在倒過來了。集蓋銷票反而比集新票還難。

@瞎七搭八雜七雜八:

收集的是信銷票吧。

@井蟾齋主:

對!應該是“信銷票”。

@老壺嚼早:

皮蛋兄說的沒錯,是蓋銷票。

@井蟾齋主:

蓋銷票一般都是郵政部門在新票上蓋上郵戳,折價賣給集郵者的集郵品。而信銷票則是郵寄過的舊票。

@老Q識途:

有信箱,好像總還有些鴻雁傳書額意味,或許,破舊額信箱傳遞出額,真就是叠種“古老”額DNA。

@井蟾齋主:

沈澱在老輩人心底的意味。

@老Q識途:

“拆”,就是拆家瓫額“拆”。上海人港“拆家瓫”,就是日腳伐過了額意思。所以,每每看見改造地方塗了墻浪額大紅“拆”字,心裏就蠻戳火。拆就拆唻,又伐是綁阿Q去刑場,非要反綁雙手背後插一根“殺”字牌。

@南山紅楓:

言之有理。

@上海碩鼠:

對。不過他們鬥地主起就如此做派。

@井蟾齋主:

甚是!本來,拆遷是造福居民心平氣和的好事,偏偏弄得震耳的高音喇叭、鋪天蓋地的橫幅與滿目的紅“拆”字,操作得如又來一場運動似得。另立章節再述。

@婁先生-建築:

寫拆是多余的,不寫也是要拆,只是炫權逼拆。金陵東路騎樓事件後,寫拆的少了。我希望今後在拆遷工地上,將寫拆的油漆,在該保留的建築上寫“留”字,告示不可拆,文物部門要事先介入,不要象哈市拆了文物建築後再豎牌,晚矣! 

@井蟾齋主:

現在是印上“徵收",如這次秦關路拆遷。

@小魚兒的幸福時光呀:

雲中誰寄錦書來?

@小魚兒的幸福時光呀:

從前,會寫信,盼信。錢老有一段文字說,等不及拆開看信,把信紙都撕破了,那樣的期待,很美……

@南山紅楓:

我就有重要信件被我拆信封時撕壞的。

@井蟾齋主:

所謂“家書值萬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用完即丟的臨時信箱,讓你到處註冊不留痕跡
MailDude 擔心收到垃圾信嗎?建立一個臨時信箱來收信吧!
簡易遠足之選 小夏威夷徑有瀑布 | ULifestyle Travel
一盆盆景=一套房,你信吗?
老信箱里,有你一封春日的信
《此生有信》:冬月·你会每天坚持看信箱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