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明心学是关于生命与苦难的哲学

编者注:本文根据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张新民教授与广东社会科学院成建三教授的问答整理而成。

阳明心学有精神自由、思想解放的特点,对前人思想不迷信、不泥古,不以圣人是非为是非,不以帝王是非为是非,并且超脱世俗利害,独立思考,直指真理所在,对后世思想解放有很大意义。

王阳明一生推崇良知学说,背后却始终感到政治气候的压力,所以总是小心翼翼地绕开,以不谈政治的方式来谈论政治。我们必须将他的著述及其所处的时代进行适当的比照互观,才能更好地解读出政治气候环境对他的学术思想的深刻影响。我有充分的理由证明,王阳明强调良知无是无非而又知是知非,就是认为是良知而非朝廷才是判断是非的存在依据。他说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暗中的预设也是不以朝廷的是非为是非。

良知是什么?良知就是天则明师,知是知非的天然判断依据,人人都有,不必外求。借用他的巧妙比喻,就是人人心中都有定盘针。我们今天用什么来作判断是非的标准呢?我想依然离不开自己的良知,离不开自己的道德理性。良知也是本心,符合本心的就去做,不符合本心就不去做。不能当学奴,也不能当官奴。良知能维护人的尊严,也能承担一切伦理义务。这就是人的思想解放,也是主体性的最大开显。康德认为无论任何人都应该遵循自己的意志准则,而遵循自己的意志准则应该永远成为普遍的立法原理,又强调人是目的,而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都应当是普遍立法的意志,它们合起来可称为康德三原则。

我想最能体现道德理性和意志原则的当然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按照自己的天命之性下贯而显现的良知去主动选择自己的行为也应当是普遍的立法意志,天然本善的良知意志和良知原则同样应成为普遍的立法原则,正因为人人有良知所以人人是目的,也应该成为良知三原则。人类要获得真正的独立与自由,就应该永远在道德王国的旗帜上大书特书“良知”二字。 

谈到阳明心学,我以为有几点需要强调:

第一,它是生命的哲学,对心性有极深的体悟,涉及形上与形下两个世界的各种问题,除了佛教之外,远非西方任何一个心理学流派所能比拟。

第二,它是苦难的哲学,是阳明经历百死千难的痛苦折磨,在身处生与死的边际临界线上,体认出来的人生真理,参悟出来的生命真谛。

第三,它是专制高压逼迫出来的哲学,是对权力世界不公平不公道的现象进行反思的结果,既要维护存在的尊严,也要建构理想的秩序。

第四,它是一种意义的哲学,是从心性本体涌出意义而满心欢愉的切身性的学问,不仅想要生命充满价值,而且也希望世界充满意义。

第五,它是反异化的哲学,无论讲心讲良知,讲诚意格物,都有对抗朝廷专制的意义,都有解构虚假权威的价值,因而必然具有解放人性、解放思想的作用。

龙场悟道是王阳明生命的大转折,在此之前他有焦虑有困惑,有徘徊有彷徨,他的终极目标是成圣,但成圣必须有一套方法来加以配合,什么样的方法最为合理始终是他悬而未决的大问题。他走过朱子的路子,也走过佛家和道教的路子,修过天台宗的止观法,练过道家的导引术,甚至一度有过神通,但似乎都离距成圣的目标甚远。他始终放弃不了自己强烈的人文关怀,也不忍割舍心中的亲情道义,尽管出家修道的念头是在暗滋潜长。他的特殊的形上兴趣,罕见的宗教情怀,又总是使他能够欣赏佛教的超越智慧,赞叹道家的无我精神。一次他在九华山询问一个闭关多年的僧人,问他是否还起念,僧人回答不能不起,他当下就告诉僧人不讲亲情是断灭种性。

可见龙场悟道之前,他虽不时在正道上歧出,但大体仍以儒家路线为主,因为儒家所建构伦理世界,从来都未曾脱离过人生最重要的亲情。它是以最最天然的血缘亲情为出发点,来建构能够安顿人的生命的伦理世界的。

他后来对佛教有批判有吸收,如果不涉及形下的伦常世界,仅就形上超越的世界而言,佛教的确是他悟入道体的增上缘,但就形下的人间秩序世界而言。

他最终走的仍是儒家的路线——就是内不忘正心诚意的成圣工夫,外不忘家国天下的秩序建构事业。

王阳明心学

| 为往圣继绝学——铸造心学传播第一平台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明心学 实践之学
度阴山趣说阳明心学5:有独立的自我才有自尊
王阳明:心即是理,人回归自我,从本心做事,彼岸就在理想之境
王阳明与费希特的自我学比较及现代意义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Week 10:王阳明思想导读
张岱年:中国哲学史通论(明代哲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