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场读书分享会】潘大林:阅读,让我的灵魂飞翔

    潘大林在“分享阅读  放飞梦想”贵港市百场读书分享会上,做题为《阅读,让我的灵魂飞翔》的讲座。本文为其发言摘要。(摄影/梁勇)

我们都知道,人之所以成为人,成为与动物有着本质区别的灵异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有自己的灵魂,或者说有着自己的精神追求。这个精神追求,对于现代人来说,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书。可以说,书让人类的思想得以代代传承,书让我们的精神得以不断升华,书让我自己的灵魂得以飞翔。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

第一,阅读,增添了我人生的力量。

做个假设:如果我不读书,如果我不读文学书,我的人生肯定不是这个样子。

    如果不读书,我或许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成为一个老板,呼五喝六,日进斗金,像玉林一位老板那样,他去买家具,问价钱多少,回答说四千八,如果你要,我们可以便宜一点。老板大声地说:为什么要便宜一点?我就是要给你四千八,我死都要发!后来,这个老板进了监狱,听说在监狱里帮助管理一家企业,一样风生水起。

都说读书会改变人的命运,改变不改变别人的命运我不知道,但我的命运却是因为读书而改变的。这一点我确信无疑,并且多半是向好的方向改。

我的老家是云开大山下的一个小村子,我们那里的主峰叫天堂山,一个十分美好的名字。我出生的时候,哭声也跟普通人一样,周围也没有什么霞光普照、旭日东升之类异象,因而注定就是个普通的孩子。

上小学的时候,因为六岁读书,个头比较矮小,就注定与体育运动无缘,打球不够人抢,跑步不够人快,打架也常常是输家,于是只好惹不起我躲着走,别人在操场上欢快地奔跑的时候,我自己拿一本书,静静地躲在一角看。

如果我读书,却不喜欢读文学类的书,我肯定也成不了作家。

我最早看的书,是父亲留给我的。当时最励志的书,是《把一切献给党》,这是非虚构作品,是我党早期军火专家吴运铎先生所写的自传体小说,写他从一个懵懂少年如何成长成为一名出色的军火专家的故事,其文学性并不算强,但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很能抓住人心。为了发展我军的武器装备,他研制了一种又一种武器弹药,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试验。比如试验地雷,该炸的时候没炸,上前再看时,却砰的一声炸开了。他因此多次负伤,一次,一块弹片打到他的胸口,因为他放了一块怀表在口袋里,怀表挡住弹片,才保住了他的性命。看这样的作品,小小年纪很容易就会受到感染,就会热血沸腾,立志长大后,一定要当像吴运铎一样的科学家。

更多的书,是战争年代打仗的,是年轻人参加革命的,是地下党闹潜伏的,像《战斗中的青春》《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苦菜花》《青春之歌》等等。雪克的《战斗的青春》,写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华北游击区武装斗争的故事,主人公有区委书记许凤、游击队长李铁等。其中写了暴烈的战争、写了柔美的爱情、写了残酷的压迫与顽强的反抗、写了大义凛然的正气和奸诈狡猾的邪恶,写了英勇无畏的搏斗和坚强不屈的牺牲……这些元素,完全可以满足当时还是个求知若渴的少年的我的审美需求。就在乡下老家那座老房子的小阁楼上,室内一灯如豆,窗外风雨交加,我屏退了所有的外界信息,让自己漫游在小说中,不时地为主人公的命运而担忧,为敌人的凶残而愤恨,为百姓的生灵涂炭而痛心,为李铁的勇敢而激赏,为许凤的从容取义而惋惜,为胜利的最终光临而欣幸慨叹。

作者雪克在作品的后记中说过,他原稿结尾主人公许凤是牺牲了的,后来读者说那么好的一个革命战士,不应该死啊,他便将结局改了,许凤没有死,结果读者又有意见,这个结尾太完满,没有了力量,确实如此,他只好将结尾再改回来,许凤壮烈牺牲,悲剧大大地感动了读者。就在这种文学氛围的浸淫之下,我的灵魂似乎也变得圣洁高尚起来。我甚至确信:要是当时也是国难当头、身陷强敌,我一定也会慷慨与义、从容牺牲。今天看来,那种红色经典对青年一代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确实是非常巨大的,也是不可或缺的。

正这是种正面的力量,使我在一生的坎坷前进中,有所坚持,有所努力,有点成绩。这就是宣传的力量。

第二,阅读,给了我精神上的愉悦。

对一个初涉人世的中小学生来说,接受教育显然不是他们读书的主要目的,他们读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愉悦,愉悦自己幼小的心灵。

我大概在小学六年级或者初中一年级的时候,看的第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书是堂叔从中学图书馆里借回来的。

《西游记》真是一部想象力十分丰富、故事情节十分曲折、让人一拿就放不下来的好小说!那时候我独自住在家里的小阁楼上,每天晚上点上一盏小油灯,钻进蚊帐里,就饥不择食、迫不及待地看起来。我为唐僧的命运担心,为猪八戒的无能惋惜,为孙悟空的勇武喝采,为妖精的狡诈害怕,刚好这个时候,屋顶上如果有野猫走过,弄出一点声响,自己都会毛骨悚然,惊出一身冷汗。

是《西游记》,让我认识了与等级森严的人类社会有着惊人相似的神界、仙界、佛界,这些世界像人类社会一样,都有着一个至高无上的王:神界的玉皇大帝,仙界的元始天尊,佛界的如来佛祖,魔界像牛魔王这样的各种各样的王,都是归神、仙、佛三界的王管着的,一旦法力无边的孙悟空都搞不掂的话,就只好去找他们的后台,才能将他们收伏。

唐僧、孙悟空等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走完这些人设定的程序,最后才能获得自己的解放。他们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打妖除怪,目的也是想让自己能进入到上流社会中去,成为待遇丰厚、衣着光鲜的人,稍一差池,就会跌进万劫不复的境地。这其实就是每个人都必须在这世上走一遭的人生路。当时我当然还认识不到这些大道理,但我沉醉于那些降妖伏怪的故事之中,沉迷于作者那些光怪陆离、险象环生的描写里,自己那幼小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愉悦和满足,一回又一回地追下去,最后合上书,还恋恋不舍地想:怎么就完了?作者怎么不写下去啦?

所以我以为,阅读的第一目的,应该还是愉悦。我们在书中随着主人公的苦难经历而颠沛流离,随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而心潮起伏,随着他们的苦尽甘来而大快人心。在就在这样的阅读中,作者的思想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我们,左右着我们的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喜欢什么、反对什么、厌恶什么,开始逐渐形成。你的思想本来是一片洪水,但阅读为你筑起了一道道堤坝,让你的意识之流,沿着这些堤坝流动,形成了一条条定向的河流。

第三,阅读,让我领略了多样的人生。

小时候,我们很容易就将人分作两大类,好人,坏人。看电影,看到好人最后总是胜利,坏人总是受到惩罚。战争片中,最后我们的军队不管是红军、八路军,还是解放军,都会吹起进军的号角,然后排山倒海,然后所向披靡,然后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这时候,我们就会兴高彩烈,得意忘形,认为这都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的。

后来看了很多书,才知道,这个趋势尽管可能是必然,但在某些局部,在某个特定的场合里,我们会满盘皆输,会流血牺牲,会一败涂地,好人也未必就有好报,坏人也未必就一定受到惩罚。天网恢恢,会疏而有漏,某些恶贯满盈的大坏蛋,他们或许躺在抢来的财富之上,日子照样过得逍遥自在,最后无疾而终。

方方《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中的涂自强,和金庸《鹿鼎记 》中的韦小宝,是社会生活中比较极端的两种人,尽管不会太多,但他们让我们认识到了人生的丰富。

还有一篇苏联的中篇小说,叫《第四十一个》,更让我认识到了人性的复杂性。这是苏联作家拉夫列尼约夫的代表作。小说的选材很有特色,它没有去展示群众斗争那种史诗般的画卷,而是描写在杳无人迹的小岛上,两个阶级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修养不同、追求不同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一个是年轻的红军女战士,一个是年轻的白军军官,女战士接受任务,要押送这名长着一双漂亮的蓝眼睛的白军军官到自己的后方去,一路上历尽了千辛万苦,为了抵御自然环境和野兽等对人的侵害,他们只能团结起来,并由此产生了感情,成为了非常态的一对情人。后来,远方出现了一队士兵,双方都以为是自己人。等到临近才发现,那是一队白军,白军军官大喜过望,朝着那队白军就尽情地跑过去,就在那一瞬间,人的阶级属性战胜了自然属性,他背后的枪声响了,女战十朝他开了枪,击中了他,他倒下地来,用那双美丽的蓝眼睛最后望了女战士一眼。小说到此结束,其中尽管没有大的战争场面,但那寂静的小岛上的那声枪响,让我们感觉到那好像击中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感受到阶级斗争的严酷剧烈和人性的复杂多变。

第四,阅读,开阔了我的见识。

我们小时候,如果你要问一个男孩子,你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恐怕有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选择是当兵,当解放军,英勇杀敌,解放全人类。

我相信你们今天的理想,已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多个、无数个,从中可以看到每一个人的个性,也可以真正看到一个人的理想。

让我改变理想的,是一本小书,叫《科学家谈二十一世纪》,写这本书的,都是我国一流的大科学家,像钱学森等等,他们站在科技前沿,隔着数十年,瞻望人类的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愿景。隔了那么多年,书中许多瑰丽的想象已不复记起,只记得科学家们说的一些东西,今天已经实现,比如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比如说坐着飞机旅行世界,比如说二十一世纪是塑料的世纪等等,而我们那个时候,塑料还是十分稀罕的东西,而现在,塑料污染已日渐成为环境公害。当然,还有一些设想尚未实现,比如说星际旅行,比如说移民火星等等。但在当时,这本小书给了我们巨大的震撼,让我似乎看到美丽的远景了。所以,当时我又立下宏誓,长大要当一个科学家,于是,我认真学习,直到中学,每门功课都在九十五分之以。

后来,尽管我的理想都没有实现,但读书大大地开阔了我的眼界。就像一个从没出过远门的农民,他本来只能看到他家里的一亩三分地,看到自己的猪鸡鹅鸭,但随着他站到自己的屋顶上,爬到屋子旁的大树上,上到屋后的山顶上,他看到了远方有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看到河边有许多轮船在走向远方,河的对岸有广袤的平原,平原的远处更有着无尽的风景……

第五,阅读,让我学会了独立思考。

大量的读书,更使我学会了不再人云亦云,学会了独立思考,碰到问题,我会多问一些为什么,多设想几种不同的答案,特别是面对那些众口一辞的巨大声音,我更愿意退避三舍,冷静思考,再作出自己的结论。包括写文章,如果可能,我会从中找出与众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想法。比如,写北流的鬼门关,古往今来,许多骚人墨客都强调了南方的边僻荒凉、充满了瘴疠之气,以致那些贬斥到这里的人,许多都病死南方,因而有“人过鬼门关,十去九不还”这种可怖的说法。但我看到,那些被贬南方的达官贵人,来之前都是位极人臣的大官,终日被人簇拥着,赞美着,呵护着,巴结着,一旦被贬,优厚的待遇没有了,耀眼的光环没有了,美好的声誉没有了,从万人之上一下跌到万人之下,那种巨大的心理落差沉甸甸地盘结在他们心头,一路上如丧家之犬,苍苍皇皇,跌跌撞撞,又听到鬼门关的恶名,自己都首先被吓个半死,因而,这鬼门关首先应该是人的心理危关。

最后,我想呼吁一下,读书吧,读书,不会让你拥有很多钱,但可以让你冷静地面对贫困或者富裕,读书不会让你更健康,但可以让你从容地面对生老病死,读书,不会让你更年轻,但会让你的心永远和青春作伴。读书,不会让你体形更高大,但会让你的胸襟更加宽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古人千百年来读书得出的深刻体会。读书吧,各位朋友!谢谢大家!

潘大林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总第1349期】【智泉聊书】【中国作协会员】郭进拴丨重读《静静的顿河》
悠悠书卷气,淡淡梅花香
人在去世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科学家:亲身经历过的人来告诉你
为了生孩子,从鬼门关走了一趟的6大女星
游离鬼门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