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京城闲人”搬新家,把公寓生活过出住四合院的仪式感

Home / 家

在四合院中住了30年,“京城闲人”Alan挥别了他的“前半生”,搬进了楼房公寓,这段过程像是一次极致的“断舍离”。他说自己“能将就,也会讲究”,生活由繁入简,他惯常的细致和规范却延续了下来。细数Alan家中的珍藏,每一个都诉说着一段好故事。

主人Alan Liu,原法国精品行业联合会中国荣誉代表、生活艺术家,微博“京城闲人”,坐拥260万粉丝。他以北京人的幽默、善于自嘲的态度分享着生活的片段。

阳光灌满了这间朝南的公寓,一袭黑色、休闲打扮的主人站在光线明亮的落地窗边,正得见北京繁华的“城市心脏”风貌。其实,Alan搬来“楼房”安顿仅一年半,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他只住“平房”,前前后后经历了三座四合院大宅。

客厅悬挂着他在法国南部旅行时购买的仿18世纪中国风挂毯,前方摆放出自19世纪欧洲的古董沙发。落地灯出自宜家,灯罩为自行搭配。咖啡杯出自Versace范思哲瓷器。

而今,对他来说,四合院的日子像过眼云烟——那一篇翻过了。回看年轻时的自己,那时的他对深宅大院的生活更有感觉,好像能与特定的历史风华产生关联。“每每看过去的影视剧时,都会参考里面的布局氛围,觉得这样、那样的东西摆在家里肯定不错。”

2013年,Alan将四合院的宅门向《安邸AD》敞开,爱犬喜喜在院中玩耍。那时,四合院里的活动永远“没个完”:这里演《图兰朵》,也唱《牡丹亭》;承办下午茶,也举行火锅宴。Alan有趣的朋友们都是四合院的座上宾,包括“老佛爷”Karl Lagerfeld和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演员等。

左右滑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禁想象80岁的自己,待到那时,感觉打理一个平层公寓就足矣。“生活如同一章衔接另一章的戏剧。随遇而安,眼前的才是实际的。现在过的更多是日常化的生活。”于是,从大院到公寓,一段全新的生活由此展开。

上幅挂画出自王德仁。写字台上的钢笔是20世纪90年代的一支万宝龙,书写至今笔尖仍然非常好用,但塑料配件逐渐老化,陆续维修保养的费用竟已经超过钢笔的本身价值。刀柄雕刻葡萄的银质裁纸刀是在一次法国香槟产区旅行时购买的。砚台是一个年轻手艺人打造的简洁改良版,购自在一趟黄山之旅。用相对低的价格寻找相对高品质的常用物件是他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从四合院搬到公寓前,Alan曾因疫情“滞留”欧洲数月,身边并没带太多东西,“被迫”断舍离,他靠一双运动鞋漫步巴黎,直到鞋底被磨歪。习惯了简单的日常,他深感生活方式被彻底改变,也让他“无缝”适应到现在的状态:早起去厨房泡咖啡,然后在客厅一角的写字桌前学法语、练钢笔字,下午出门健身,晚上回家则准备点“越来越简单”的饭菜——卧室、客厅写字桌、厨房餐桌串联起的一条动线,勾勒出日常的基本生活状态。

餐桌上的水晶蜡烛台与水晶杯出自Baccarat巴卡拉;酒樽出自法国银器世家Christofle昆庭;餐桌中间的调料瓶是19世纪的英国古董,买来主要为了装饰,因为他用餐时不额外加调料,尊重厨师上菜的原始调配。

“过去在很大的房子里,我常去的也只是几个小房间,总有些角落才是最有安全感的,其他的则是功能性的、招待性的。”从大房子搬到小房子,他坦言,起初肯定有不习惯,但渐渐就感受到住现代化楼房的便利,比如,一下多了不少隐私感,仿佛进入“文明社会”。此外,夏季电费是以前的十分之一,冬季的则是以前的四十分之一,他这才有了概念,现代公寓比传统房子环保多了!

台面上摆放的小画由爱新觉罗·溥任赠与。

搬家的时候,Alan“处理掉”四分之三的个人物品,却仍嫌留下的那不到四分之一里“零碎儿太多”:书籍摆满书架后还富余了六七箱;衣服与鞋根本穿不过来。“在巴黎的时候,看到那些年轻人衣着休闲,只涂个口红,是'fresh’!穿得特别正式,再画个全妆是'old-fashioned’。简单生活日趋潮流,繁复已不再是主流。”他说话间随手整理着写字桌的台面,挪开一些文具、摆件之后,再长舒一口气——东西少了竟让人心情愉悦。

卧室中的圆形博古架上摆放着他早年在旧货市场上淘来的鼻烟壶和小摆件。台钟产自20世纪40年代。

Alan观察自己的人生过程,过去是由简入繁,慢慢有一天觉悟了,又重新回归简单。在全新的简单生活中,究竟哪些该“去”,哪些该“留”?他笑称,“我能将就,也会讲究,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保留下来的经典物件他一定会常用,用着用着发现它们依然承载着情绪,不断勾起美好的记忆,或者它们适应当下的生活,与仍保持的习惯息息相关。

厨房的咖啡机上摆着半打款式各不相同的咖啡杯, 让他每天喝的三杯咖啡都“搭配”不同的记忆故事。餐厅的麻质印花桌布购自巴黎的百货商店,店员当时询问,这种夸张的材质打算怎么用,他答道,“我们家特别戏剧化,大俗即大雅。”

卧室的椅子出自Zanotta,购自香港中环的家具店,摆在门口十分显眼。他当时看到这套椅子心想:太适合用来在家做手足护理。

20世纪90年代初是国内时尚的起步期,他从那时开始从事公关传播与交流,跟随时代脚步,抓住过充满可能性的机遇窗口,并将一些具有仪式感、戏剧化内容延展到个人生活中,“放大”了自己唯美的梦想,亦形成了一套不易松懈的规范与教养。

他以前住四合院时,被子、被套都要洗后熨烫,现在则更倾向于环保、简单的生活方式,将洗后的床品直接挂起来晾干。

他在家会用一双宝蓝色绒面皮鞋搭配纯黑的休闲家居服,他说:“请客来家,不要让客人脱鞋,主人自己准备一双干净漂亮的鞋子,不要穿拖鞋。去别人家做客,也最好穿着皮底鞋,不带灰。”尽管疫情期间他并不需要招待朋友,却也惯用漂亮的器皿为自己盛餐,配以银质茶壶、酒壶、水晶酒杯,因为“好东西聚在一起有种气场,哪怕吃外卖,也很开心”。

浴室中,香氛产品出自迪奥,他曾任迪奥香氛大使。浴盆前的纯银小碗购自在土耳其的一次旅行,在“土耳其浴”的习俗中,通常都会用银器往身上舀水。

时光的印记虽然厚重,却因其充满流动性而不显沉重,或许因为这间公寓、这些物件的主人知道,时光荏苒,世上没有能够永远留住的东西。他面对时代变化的态度,可以通过在每一处房子只租住的态度来理解一二:“为什么这么多年我只喜欢租房子?因为自由。时代并不随人而去留,人随时也可以走,无须忍受。”他说,未来也不太想回到四合院里住了,宁可去各地多看看。

话题互动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拥有仪式感?

文末留言聊聊。

以上内容来自《安邸AD》2021年2月刊

部分图片来自《安邸AD》2012年6月刊、2013年2月刊

部分图片来自受访人

摄影 | Boris Shiu、Manolo Yllera、Philippe Le Berre

造型|远方、Patricia Ketelsen、Jovier Chien

撰文|王雪、W.M

编辑 | 余雯婷、陈桑雨

视觉设计 | Mok Mo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造个院子,做个隐世的闲人!
摄影:皇城故梦一闲人
相爱20年,如果有一所公寓,黄磊的家
城市楼盘名称大全
李升华七律诗 忧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