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怀“四知”,清廉自生

关于清廉,我们先来听一个陕西人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杨震,他因清廉于世而流传青史。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东汉时期名臣,隐士杨宝之子。杨震为官清廉,不谋私利,始终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不受私谒”。

杨震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时,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任荆州刺史时举“茂才”提拔起来的官员。听说杨震途经本地,为了报答杨震的恩情,王密特备黄金十斤,于白天谒见后,又在更深夜静无人之机,将黄金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批评说:“我和你是故交,关系比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为人,而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深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受到谴责后,王密十分惭愧,只好作罢。

这就是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

这个故事影响深远,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今天,为发扬光大这种清廉自律的精神,陕西省潼关县秦东镇四知村被建为杨震廉政教育基地,供人们瞻仰学习。杨震之所以能得“清白吏”和“四知先生”的清誉,正是源于“天知、地知、我知、你知”的对天地间浩然正气的敬畏之心。的确,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守住自己的初心和底线,这才是最值得敬仰的。

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曾说,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格言联璧》也有言: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举头三尺有神明。对于清风益气,如果我们每个社会成员都能怀有敬畏之心,心生向往之情,坚守“慎独”之义,那么,一个正气盎然的单位,一个清正廉明的社会就是指日可待的。

心怀“四知”,清廉自生!慎独慎行,让我们都以杨震的“四知”来规范和勉励自身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一个慎独之人
爱看
真正的高贵,是慎独
在“四知”里学“三心”
修身养性乃大事,终生不可不谨慎
夜读 | 修身贵在养心,养心贵在慎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