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赤壁赋》有感

文/李晓江

过去也读记一些文章,以作风雅。闲下来后,愈发经常的对一些口说能详的文章抄写、背诵。

如同兰亭序里所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看到文章感慨,是因为,思接千古,遐思飞扬;汪洋肆虐,奇思妙想;文采飞扬,叹为观止。感天地之奇伟,世态之悲凉,经天之伟略,纬地之奇才,报国之雄志,济世之胸怀。

可是我最喜欢苏轼的《赤壁赋》,诲人于荒诞虚无之际,淡然于狂浪逐利之中。

死里逃生后,苏轼从狂热之中,自负之余,认真思考人生意义,沉思自己个性。生活条件急转直下,生活环境局促窘迫,置田、造屋、种地、做饭,满腹诗书,成了一肚子不合时宜。诗酒花茶,变成柴米油盐;诗词歌赋,变成养家糊口。apple维修

然而,他并不为此消极、悲愤、厌世,而是愈发通达、通透,对生活有了更多理解宽容。

自在的处事,与自己和解,从自我解脱出来,从生死解放出来,思接天地,情通千古,超然旷世,不悲不欣,不徐不厉,通泰自然,了然天地。

在七月十六仲夏的夜晚,苏轼与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宁静自然。

明月初升在东山之上,徘徊在斗牛之间,水雾让景色显得越发空灵,犹如仙境,凭虚御风,羽化登仙。于是扣船舷歌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平时的超群卓然玩趣,自然流露。表达对现实的惬意,对可求不可得的怅然若失。

有客人吹箫伴唱,其声悲切苍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苏轼不禁为之所动,问客是什么原因?

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的诗吗?曹操在赤壁的雄功伟略,彰耀千古,而终究做古。我们呢,如同渔翁和樵夫一样,与鱼虾为陪伴,以麋鹿为朋友,在浩荡的长江上,驾一叶小舟,饮酒为乐。如同一只飞蛾在天地之间,如同一颗沙砾在沧海之中,只能羡慕长江无穷无尽,哀叹此生的短暂虚无。把心寄托在浩渺无际之涯,知道不可能得到,只能让希望在风中起落翻转。

苏轼说,你看这水和月,月无常形,水无常势,阴晴圆缺,逝者如斯,这是事物变化的规律。如果用变化的眼光来看,天地变化,斗转星移;如果用不变的眼光来看,万物存在,皆为不朽。况且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如果不是我应该所有的,哪怕一丝一毫我也不摄取,唯有这山间的清风,水中的明月,耳朵听到成为声音,眼睛看到成为颜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大自然的造化,而人人可得。

客人终于舒展了眉头。于是把酒杯洗净,做好菜肴,在推杯换盏中,把菜吃光,把酒喝尽,枕船而睡,不知天光渐亮,日欲东升。

在一唱一答中,苏轼轻松自然的将取舍得失的态度,表达的酣畅淋漓,毫发毕现。精神、志趣,自然流露,宁静超脱的情感,跃然纸上。

我们常将得失关联于自我,悲喜流涟与往生,心生悲怨,自多忧郁。何时能得失于天地之外,遨游于千古之间?

RECOMMEND

END

来源:东坡文化网 李晓江

编辑:熊莉

审核:周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古奇文 《前赤壁赋》 精品赏析
参透了时间,也就看破了生死!从苏轼的千古对话说起,人间很值得
赤壁之下的启发
赤壁怀古 书画文物集
苏轼《赤壁赋》中“水月”意象解析
失意人生的理想追求——苏轼《赤壁赋》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