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雄与石秀:多疑、精细行事和粗疏、头脑简单的一对

在水浒一百零八个好汉中,有几个是形影不离的“一对”。除三对夫妻外,其他多是兄弟或叔侄等。这两两出现的人物,只有少数写得各有特色,例如张横、张顺,其余大多是模糊形象,读者很难区别出各自的面貌来。在这类人物中,有一对既非亲属,又各有特色,且性格特征呈对比状态,在众多人物形象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就是杨雄和石秀。

杨雄是“河南人”,流落到蓟州做“两院押狱兼充市曹行刑刽子”。石秀是“金陵建康府人氏”,是个羊马贩子,因叔父半途亡故,消折了本钱,还乡不得,在蓟州卖柴度日。他们两人本不相识。杨雄是“入官府差遺”的人。当他“决刑”回来,小牢子们打着“青罗伞”,擎着“鬼头刀”,前呼后拥,招摇过市,相识的给他“挂红贺喜”,众多人向他敬酒把盏,是颇有一些“威风”的而石秀不过是个默默无闻的贫贱卖柴人。一起偶然事件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使他们结成生死之交。

杨雄是一个心粗性直的人。别人的喝彩使他得意洋洋,却不防有人来暗算。当他被一群市井无赖敲诈,抢去了“花红段子”,正在施展不开的时候,卖柴人石秀路见不平,挺身相助,打倒了那些泼皮,解救出杨雄。出于感激和同气相求,杨雄当即和石秀拜为结义兄弟,并把石秀接到自己家中居住,建立了情同手足关系。

在古代人们普遍存在浓重等级观念,尽管杨雄是一个小小的狱吏和刽子手,但他终究是一个有身份的“官人”,怎么会主动去和一个卖柴人结为兄弟?在杨雄心目中,对比自己地位高的官也是相当恭维巴结的。他的“本官”知府闲来无事,在后花园中要看他耍棒,他遵命唯谨,卖力地“使了几回棒”,博得知府大喜,“一连赏了十大赏钟”酒。他把这看作极荣耀的事,说明他的等级观念同别人一样浓厚。

那么为什么杨雄对石秀却不摆一点儿架子?

这要从《水浒传》所表现的特殊的价值观来解释。在朝廷昏庸,奸臣当道,贪官横行的社会中,普通劳动人民总是要受到来自地主土豪、官府胥吏、纨挎恶少等各方面的剥削、压迫和欺凌。他们总是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最后被逼得家破人亡。武大郎的遭遇就是这些普通平民悲惨生活的典型写照。

《水浒传》实际上是一曲“强人之歌”。它的主人公都是不甘受压迫、受欺凌的“好汉”他们敢于采取暴烈的反抗行动,敢于铤而走险。他们有力量报复仇敌,实现他们所需要的社会公平。这就规定了他们的共同特点。

第一是好武。

无论男女老少或是富豪文士、猎户渔人,主人公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好习枪弄棒,练习武艺,都是强人。石秀自小学得枪棒在身,在杨雄面前把“踢杀羊”张保“劈头只一提,一跤颠翻在地”,把几个帮闲的一拳一个打得东倒西歪。这本事可称了得,自然引起杨雄喜爱。

第二、极为崇尚“义气”。

“仗义疏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好汉们的理想人格。

鲁智深、晁盖、宋江、柴进、武松等许多人物都是在仗义方面受到人们推崇而出了名的。看到石秀挺身出来替杨雄解围,戴宗赞道:“端的是好汉!此乃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真壮士也!”可见他们对“仗义”是多么的重视。石秀尽管是卖柴人,由于具有了这两项品质,就是完全具备了“好汉”的资格,能够与所有其他好汉平起平坐,而杨雄也就可以同他称兄道弟了。

石秀替杨雄捉奸,杀死潘巧云的事件,最充分地展示了石秀和杨雄各自的性格特征。在这一复杂曲折的故事中,他们共同行动,但行动的方式、所起的作用却大不相同。石秀处处主动,多方出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杨雄却懵懵懂懂,浑浑噩噩,始终受人摆布,成为石秀的附庸。

石秀的第一个特征是多疑。

他和杨雄的岳父合开屠坊卖肉。他外出买猪回来,看到家里的肉案、刀杖家伙都收起来,就断定是杨雄之妻潘巧云在背后说他坏话,“搬口弄舌”,怀疑他账目不清。所以他急忙收拾行李准备离开,并“细细写了一本清帐”请潘公检查。事实上,他的怀疑错了。潘巧云并未怀疑他不清,而是杨雄家里要给潘巧云死去的前夫做超度亡魂的道场,才收拾起家伙。

这说明,石秀一开始就对潘巧云怀有恶感,早就准备捕捉她的漏洞了。

机会很快就来了。到杨家做功果的和尚中有一个阁黎裴如海,与潘巧云旧时熟识。他们两人眉来眼去,显得很亲热的样子。一举一动却没有逃出石秀精细的眼睛。他把这件事挂在心上。

所以当他突然听到报晓头陀的木鱼声,立即想到:“这条巷是条死巷,如何有这头陀连日来这里敲木鱼叫佛?事有可疑。”而事情确实如他所判断的那样,海阁黎与潘巧云利用杨雄当牢上宿”的机会勾搭成奸。海阁黎和潘巧云的行为很诡秘有潘公、丫环迎儿、胡道等人作遮掩或配合,如果不是从细微处去发现、探究,真相很难揭开。石秀的多疑在这里起了关键的作用。

石秀的第二个特征:精细行事

在这件事情上又同时表现出石秀的第二个性格特征:精细行事。

一个眼神、抹茶钟口边这样细小的动作、介绍别人时兴奋的语气,在石秀眼中都是判断人的重要依据。当潘巧云以攻为守,反诬石秀调戏她的时候,石秀没有争辩,而是以退为攻,按照精心设计好的步骤,一步步取得人证、物证,说服了杨雄并把潘巧云逼到翠屏山上,,从容地解脱了自己。

石秀的精细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重证据。疑心是他发现问题的出发点,但他的疑心是从事实出发。是有意识地要用确凿的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疑心,并用证据来驳倒对手的狡辩。

(二)准确的预想。他根据自己的能力,把胡道和海闹黎各个击破根据自己和杨雄的亲密关系,轻易地把杨雄说服;根据对杨雄性格的把握,成功地使杨雄把潘巧云带上山。这里没有一个失着。

(三)充分的准备。石秀离开杨雄家的时候,除了自己的包裹,只带了一柄“解腕尖刀”,这是为杀胡道和海闹黎做准备。杨雄带潘巧云上翠屏山,看到石秀已先在山上,把“包裹、腰刀、杆棒”放在树根。包裹里装着海闹黎并头陀的衣服,是逼潘巧云交代真情的证据。腰刀是杀潘的凶器。尤其是,杨雄杀人以后才想起“投

哪里去安身立命”这个问题,而石秀却事前“已寻思下了”,早已为自己准备了更好的生路。

石秀的第三个特征:尖刻

在诱逼杨雄杀死潘巧云的过程中,还表现出石秀尖刻的性格,杨雄虽然粗鲁,但在得知潘巧云与海阁黎通奸以后,并未必定要杀潘。而石秀却做出种种布置,必定要杨雄确信他所说潘与和尚通奸是实;这还不够,又必定要潘巧云自己坦白通奸事实,公开认错;必要让潘自己说出过去对他石秀都是诬陷,把他自已从那是非中彻底洗清出来。在对潘巧云的逼供中,石秀得理不让人,潘巧云愈认错讨饶就愈显得理亏和邪恶。终于造成一种情势,使杨雄怒气满膺,不得不用残忍的手段“碎割”了潘巧云。

石秀他是一个烈性的汉子,像一切绿林豪侠一样,仇恨“好色之徒’,而潘巧云却偏偏在杨雄面前往他身上栽赃。于是,这个像烈火一样的性格,就难免为了洗清自己,而想出了凶狠的对策,终于促成了碎割潘巧云的事件。尽管这件事确实做得太毒了一些,读者震惊于这血的报复,但是,难道真有谁会仇恨石秀的行为,而同情海和尚和潘巧云的卑污勾当吗?

与石秀对比之下,杨雄的性格显得相当粗疏。

他头脑简单,说话做事简捷快当。和石秀一见如故,当即结拜为兄弟。但是听见几句不好的话,又马上要“赶了出去便罢”。

杨雄作为蓟州的两院押狱,当差相当尽心。每日忙于应卯,夜里还“一个月倒有二十来日当牢上宿”,家里的事情好像是从不过问。他不仅娶了一个寡妇做老婆,而且还允许老婆在家里做道场超度前夫的亡灵。对老婆的社交活动也不介意,像潘巧云所说:“家下拙夫却不恁的计较。”

这些表现,当然并不是说杨雄具有现代的开放意识,而只说明他的粗疏。在梁山好汉中,许多人都有“粗”的特点,有的人是粗豪、粗放、粗直,而杨雄却只是粗疏。因为他的粗造成了他生活中的大漏洞,使海阁黎乘虚而入。

杨雄的粗疏还表现为没有主见。

他好像没有头脑一样,谁的话都相信。

石秀说:早起五更,看见海和尚戴顶头巾从家里出去,他立刻大怒道:“这贱人怎敢如此!”而听了潘巧云一番花言巧语,他又“心中火起”,骂石秀“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把石秀所说的确凿事实全部推翻,和石秀反了目。在是否杀潘巧云问题上,他几乎毫无思想准备,每一步都被石秀牵着走。他是在听见石秀说不杀潘巧云的情势下才把潘带上翠屏山的。他审问潘巧云的话全部是石秀语言的重复。而石秀“飕地掣出腰刀”,杨雄也就不由自主地动了杀机。

杨雄对石秀言听计从,与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他和潘巧云结婚已及一年,潘对他服侍体贴周到。即使潘巧云与海和尚偷情,但难于认定他们能有什么长远打算,将来会加害杨雄。石秀为了洗刷自已,却打着为杨雄“除奸”的旗号,说“怕哥哥日后中了奸计”;杨雄分毫看不出石秀的真实动机,竟重复他的话说道:“久居必然被你害了性命”。这只能看作是杨雄的幼稚简单。

杨雄杀潘巧云的手段也很奇特。他在听说有人杀死和尚、头陀当时,“心里早瞧了七八分”,肯定了石秀所说海和尚与潘巧云私通是实。这时他也并未想和潘闹翻。但是在石秀怂恿下,他却极为残忍地把潘巧云割舌、破肚、“取出心肝五脏挂在松树上”。他似乎不是在杀一个和自己朝夕共同生活将及一年的同类,而像是杀一个没有感情、没有意识、与已无关的猪羊。杨雄如此残忍的杀人,虽然令人震惊,但与他头脑简单、懵懂粗疏的性格也是颇为一致的。

石秀和杨雄的绰号对比

石秀的绰号是“拼命三郎”。他自己解释说:“平生性直,路见不平,便要去舍命相护”。“拼命”就是不顾一切。只要是自己认为对的,就不考虑利害关系,排除一切阻挡,勇猛地去做。他在大街上看见几个无赖欺负杨雄,立即上前干预,帮助杨雄打跑了无赖,就是“拼命三郎”很好的解释。

拼命不过是逞一时之勇,有时难免莽撞。石秀到北京城里去探听卢俊义的消息,却遇到卢俊义正被绑赴法场问斩。他不顾自已孤立无援,面对北京城的千军万马,竟然像黑旋风李逵一样跳楼劫法场,抢救卢俊义演出了英勇无畏、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表现他确实是“拼命三郎”。

但是,作为石秀性格主导方面的“精细”特点,却与“拼命”的绰号不太吻合。他在和潘公合伙做屠坊生意的时候,精细勤劳,谨小慎微。看到主人家有些小变化,立即疑心自己不被信任。他的账目都是清清楚楚的。他已掌握潘巧云和海和尚通奸的真确证据,但他不立即上前把化了装的海和尚揪住,让他现原形,而是能沉住气,有节制。“石秀探庄”为宋江三打祝家庄立了首功是他施展才能的大事件,充分展示了他精细、稳妥、善于随机应变掩藏自已锋芒的特点,却一点儿也不莽撞。他在祝家庄看见与他同时来探路的杨林被捉拿,“剥得赤条条的,索子绑着”,他并未“拼命”去救,与他后来在北京城里劫法场救卢俊义时的表现判若两人。

总结:这种反差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作者把原始素材中的人物绰号和故事情节剪辑错了。杨雄因为有“一身好武艺”,所以绰号叫“病关索”。“病”是指“面貌微黄”,一副“病”容,并非真的有病。关索是传说中的关羽的长子。小说中展现的杨雄,是一个“性急的人”,简单、粗疏,杀人不眨眼(刽子手),打架不要命。看到石秀拿出来的潘巧云私通海和尚的“证见”,立即说:“我今夜碎割了这贱人,出这口恶气!”在翠屏山上,他心狠手辣,不顾一切地杀死了迎儿和潘巧云,很有一些“拼命”的劲头。如果把“拼命三郎”的绰号换给杨雄,再把跳楼劫法场这件事派给他去做;而把石秀称为“病关索”,保持他“精细”“豪侠”的特点,也许会使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更突出和统一,而不会有现在这样倚轻倚重不和谐的毛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生读水浒之二十二:潘巧云,多情自古要人命
中国的四大名著人物分析《水浒传》25
​水浒中,潘巧云为何会惨死?两点原因,道出真相
水浒中,石秀有更好的办法揭露潘巧云的奸情,为何选择杀裴如海?
不该死的潘巧云:杨雄只是想写休书,但他的好兄弟石秀却递上了刀
​潘巧云出轨,临死前一句话让杨雄羞愧难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