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郑和“三宝太监”的来历之谜,7种说法哪一种最可信?

郑和,是中国明朝伟大的航海家,也是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1405年一1433年,他七次率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队跨越印度洋,最远达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最早的跨洋航行(哥伦布到美洲)要早87年,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近年来,郑和远洋航行成为众多学者涉足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然而,对这位航海家的别称“三保太监”的来历,今还没有作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郑和别称“三宝”(或三保)太监的来历,明朝的人就已经搞不大清楚了、迁延至今,说法层出不穷。遍查明清时期的历史资料.近人著作,(可能还有疏漏)关于三宝太监来历的说法竟有七、八种之多,现概述如下:

一,认为三保太监是郑和旧名,此说见朗瑛的《七修类稿》。

二,万历二年成书的《殊域周咨录》指出,西洋(印尼文莱以西的广阔海域)之人崇敬郑和、王景弘(船队副使)和侯显,尊称三人为三保太监。作者自己对这一说法没有把握,只是作为一种参考意见提供出来。此说确实不合情理,三人并称为三宝在其他史籍中找不到类似记载,是难以说通的孤证。

三,明代学者王世贞认为,因郑和三下西洋有功,因此人们尊称为三宝太监。可此说也令人感到疑惑:郑和先后七下西洋,凭什么单称三宝太监,不称四宝、五宝乃至六宝、七宝呢?另一明代学者朱国桢除重复以上观点外,又进一步补充说,随同郑和出使西洋的还有冯三保,同时出使西域的有杨三保,因而郑和自然也被称为三保。

四,近人编纂的《辞海》采用朗瑛说法,进一步解释说三保是郑和小字即小名。《航海史话》对小名来历作了说明:因郑和上面各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郑和排行第三,所以叫三宝(亦作三保)。

五,《海洋探险》一书则称郑和因为“信佛教,受过菩萨戒,出钱刻印过佛经,而三宝是佛教里的尊称,所以人们便称他为三宝太监。”这就在实际上否定了三宝是郑和小名因排行第三而来的说法。

六,还有一些资料认为三宝是郑和入皇官后所取别名。

七,不久前发现的《郑和家谱》与上述说法都不相同,指出三保来自于皇帝钦封,“至宣德六年,钦封公(郑和)三保太监。”但是材料并未说明皇帝为何要选择这个名号来封郑和,是直接采用了郑和原有别名,还是皇帝另行拟定?这又平添了一个疑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戏说中书街(3)
郑和下西洋去过的国家之说法各异
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上)
金庸小说中的绝对第一高手
郑和与郑成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