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抢新郎的巾帼名将秦良玉,姐弟三人战塞外,千里勤王救崇祯

崇祯帝朱由检继位前三年(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在东北崛起的这个满族政权,当时叫做后金,1636年由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以后,不断地侵袭明朝,成了朱由检的心腹大患。

在反对清军入侵的战争中,涌现出一位名传一时的巾帼英雄。

一、抢新郎的姑娘

四川省的东部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其中汉族与彝族较多。明朝在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设立土司,管理当地的行政。秦良玉出生于四川中心州一个彝寨,万历年间她已经长成十七、八岁的姑娘了。

一年一度的彝族婚配会期到了,秦良玉也和所有的姑娘一样忙着刺绣和腊染,用彝族的鲜艳的传统服装装饰自己。她心里偷偷地祈祷着,希望神灵保佑她在婚配的会期上遇到个如意的郎君。

秦良玉正跳得起劲的时候,发现在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个陌生的小伙子总在羞涩地偷偷看她,当他俩的目光碰到起时,他又立刻把头低下了。秦良玉见他举止文雅,仪态端庄,长得眉清目秀,心里也产生了爱慕之情。秦良玉就挤过去请他跳舞,小伙子更加躲躲闪闪,秦良玉见他要走,就索性把手中花扔给了他。

按照当时彝民的习惯,在婚配会期的歌舞中,如果姑娘把手中的花扔给了小伙子,就标志着她选择了这个小伙子做丈夫,小伙子就应该乖乖地跟着她到证婚人那里去履行结婚手续。但是,这个小伙子不但没有接秦良玉花,却挤出了人群,撒腿就跑。秦良玉气得热血飞涌,满脸通红。因为小伙子不接姑娘送的花,这对姑娘是一件极丢脸的事情。

秦良玉挤出人群,紧追不放。小伙子由于道路不熟,跑出不远就被绊倒了。小伙子连拉带扯地推到了证婚人面前。证婚人是当地的汉族土司马震南。当明亮的火光照清了小伙子的面孔时,土司马震南和秦良玉都大吃一惊。原来这是一个穿着彝族服装的汉族青年。他就是当地土司马震南的侄儿马千乘

马千乘老家在山东,是个一心读书、求取功名的青年,但是由于近年来烽火四起,灾祸交加,家境每况愈下,他已经无钱读书了。这次堂兄马雄飞回故乡探亲,他就随堂兄来投奔叔父,到达之后,正赶上彝民的良辰吉日——婚配的会期。堂兄就怂恿他去看看彝民的婚配,开开眼界。但彝民的婚配会期是不准汉人参加的。堂兄由于父亲是地方官,又是证婚人,可以随父亲参加,而马千乘却没有理由参加。于是堂兄出了个主意,给他换上彝族小伙子的服装,叫他冒充彝族青年。结果却造成了这样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然而,按照狮族当时的习惯,不管你是谁,也不管你是哪个民族的青年,只要姑娘把花扔给你了,你又说不出正当的反对意见,两个人就必须结成夫妇。这样,一对彝汉的新夫妇就算结成了。

二、姐弟三人战塞外

马千乘和秦良玉的离奇婚配,不仅造就了一个幸福的新家庭,而且使这一对夫妇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他们夫妇间不仅体贴入微,相依为命,而且采长补短,互相学习。秦良玉是个粗犷泼辣的姑娘,不但能歌善舞,而且练就了一身好武艺。马千乘是一个文弱的书生,曾为金榜题名孜孜不倦地攻读经史,能写出非常出色的诗赋文章。秦良玉在丈夫的指导下读书识字,很快成为了一个文武兼备的女子。马干乘也在妻子的帮助下,骑马射箭,舞枪弄棒,成了能够驰骋沙场的赳赳武夫。

叔父马震南握有当地的军政大权,非常器重这一对夫妇。有意培养马千乘,不断给他创造作战立功的机会。在叔父的不断提拔下,马千乘很快做了宣抚使。马千乘每次出征,秦良玉都随军作战。这一对夫妇正是在刀枪血火里,增长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秦良玉由于作战勇敢,屡建战功。丈夫死后她被破格封为宣抚使,统帅原来的人马。在古代社会里,一个彝族女子成为统帅一方的将领,在中国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

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努尔哈赤率军进攻明朝,渡过浑河逼近沈阳。明朝派经略袁应泰为统帅,出师御敌。并抽调全国各地的军队增援辽东,想给清军以毁灭性的打击。

秦良玉收到出援辽东的诏令,立即派哥哥秦邦屏和弟弟秦民屏率军先行。自已布置侄儿秦翼明严守,不要轻易与张献忠的农民军交战。然后,她又率精兵三千向辽东进发。

经略袁应蒜分兵三路,进抵沈阳、浑河一线,与清军对峙。第一路军由总兵贺世贤统领,救援沈阳城;第二路军由总兵陈策统领,抢渡浑河,拦击继续向沈阳进发的清军;第三路由总兵李秉诚统领,截击皇太极率领的轻骑。秦良玉的哥哥和弟弟被分在第三路军中。

贺世贤率军到达沈阳城下时,清军已经四面合围。明军坚守不出,急待援军。贺世贤是一员猛将,到达后立即与清军激战。清军佯装败退,贺世贤紧追不放,忽然清军乱箭射来,士卒纷纷倒毙,贺世贤也身中十多箭,败退沈阳西门。守城的明军放下吊桥,想放他入城,但清军的骑兵追来,只好又拉起吊桥,劝他逃往辽阳。贺世贤对敌不幸再次中箭而死。

第二路总兵陈策率两万步兵在浑河东岸与清军相遇。这支军队以四川兵为主力,经过长途跋涉,没有得到休整就投入了战斗。所以也抵挡不住以逸待劳的清军。大败后退守浑河西岸。

第三路总兵李秉诚率领的三万骑兵正好遇上了皇太极的轻骑,经过激烈的肉搏战,死伤三千多人。秦邦屏与秦民屏和周敦吉恰巧在李秉诚败逃时赶到,他们抢渡浑河后,在浑河大桥北面扎营。云南都司张名世率浙江兵三千抢渡浑河后,在桥南扎营。欲两军互为犄角之势。两军渡河后还立足未稳,清军就漫山遍野杀来。秦郑屏兄弟和周敦吉、张名世立即率军迎战,这一场大混战激烈异常,双方伤亡都十分惨重,秦邦屏、张名世先后壮烈牺牲,明军从副将到把总一百二十多名将领阵亡。

秦良玉所率本部三千人马都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士卒,从四川到辽东,于里行军秋毫无犯。当她率军到达浑河时,哥哥已经战死,弟弟也身负重伤,但仍在奋力冲杀。秦良玉先令一部士卒守住浑河大桥,以便接迎明军退往东岸,然后率军杀入重围,救出弟弟。又与其他各地赶来的援军杀退了清军,退守浑河东岸。

清军见明军的援军越来越多,又抢掠了大批粮草和器械,就退回赫图阿拉去了。

在总结这次战争时,兵部尚书张鸣鹤对秦良玉和秦邦屏大加赞扬,崇祯帝对秦良玉捐献资财为士卒制衣发的也非常感动。近年来军费开支浩大,财源枯竭,国库空虚。他早想动员皇室贵戚,高官富商为国捐饷,受到勋臣和皇族抵制,没能实行。

崇祯帝根据兵部的奏书,下诏赐秦良玉二品官服,封诰命夫人,授都督佥事总兵官。并授予她的儿子马祥麟宣慰使的官职。追赠她的哥哥为都督佥事,晋升他的弟弟为都司佥事。并赏赐金银绢帛。秦良玉跪接诏书的时候,双手颤抖,热泪盈眶。她觉得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女子,受到国家给予的这样高的荣誉,历史上还不曾有过。她决心把自己的余生,全部献给朝廷。

三、千里勤王救北京

崇祯三年(1680年),清兵再次大举入侵。

清军从龙井关出师,连续攻克洪山口、大安口,进一步攻占遵化城,突破山海关。清军越过长城,再无险阻拦挡,明军或者一触即溃,或者望风而逃。清军进蓟州,破三河,掠顺义,占永平,兵锋直指北京。

永平失守,京师岌岌可危,满朝文武慌做一团。崇祯帝立即动员一切力量誓死保卫京师,宣布京师处于紧急状态。并调全国各地人马来京勤王,保卫北京。

秦良玉得到北上勤王的诏书,立即率领侄儿翼明与本部人马星夜北上,入援京师。这次由于有事先做好的棉衣和储备的粮草,遇到了寒风凛雪也不入民宅。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受到了沿途群众的颂扬。

明朝当时巳经经济凋敝,财源枯竭。虽然增设了三饷加派,各地军队依然连年欠饷,严重地影响了军队战斗力。秦良玉为了激励士气,就捐出家资作为军饷,使远征千里的战士们不再惦念家庭挨饿,能一心作战,奋勇争先。

秦良玉的队伍主将捐资,士卒感奋,一路上马不停蹄,人不解甲,很快地来到了北京城下。这时,北京城下大战正在激烈进行。

京师总兵满桂被任命为各路勤王兵总指挥,在秦良玉到达前三天,满桂壮烈战死。明军主帅阵亡,全军士气一落千丈。京师原有的军队与就近赶来的几路勤王军已经支持不住,都退到了北京近郊,不再主动出击,只是等待各地的援军。秦良玉就是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投入了战斗,她的队伍号称“白杆兵”,不避矢石,浴血奋战。所到之处,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秦良玉手使月牙刀,骑乘桃花马,穿男子的军装。她血染征衣,马如水洗,依然往来冲杀。侄儿翼明怕姑母有失,紧随其后。部将也多次劝她停刀稍歇。秦良玉却激励将士说:“我兄当年即死于清兵刀下,现在国难当头,民遭侵掠,正是有志男儿杀敌报国之时。如能效命疆场,为国捐躯,正是我之所愿!”三军人人争奋,冲杀清军。

清军见大队勤王军已到,恐被围遭歼,就纷纷逃往塞外,京师的危机终于解除了。

崇祯帝为了表彰秦良玉的战功,又一次下诏赞扬她的勇敢和为国捐资,并亲自在平台召见秦良玉。秦良玉穿着御赐的官服,入官陛见。她在一片鼓乐声中,走上丹墀,向崇祯帝行了君臣大礼。崇祯帝先赐秦良玉御酒一杯,以示慰劳。崇祯接着高兴得即席赋诗,书赠秦良玉:

蜀锦宫袍手制成,

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不少奇男子,

谁肯沙场万里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明虐她千百遍她待大明如初恋
明末巾帼英雄秦良玉
大明王朝的一滴泪:女土司秦良玉与万历、天启、崇祯三朝的崩溃(下)
东林党人的盟友左良玉,享誉“明末活化石”,为何坐视崇祯殉国?
吴三桂降闯:以假乱真的欲加之罪
我率全军誓一死报国!明朝一代名将“卢阎王”怎样走上绝望之路?-今日头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