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太宗不开“侥幸之路”:贞观之治也是李世民执法必严的结果

唐太宗李世民是古今传颂的英明君主,人们通常知道的是“贞观之治”的社会繁荣,政通刑宽,李世民的虚心纳谏,宽宏大量。但是,领悟历史的启示,须知辨证施治的道理,否则,片面地仿效其宽厚的一面或严竣的一面,都可能造成“宽严皆误”的结果。

李世民也有其严峻的一面。贞观初年,李世民要挑选交州都督。交州,就是当今越南河内一带,地方很大。李世民多方征集意见,大臣们都说现任瀛州刺史卢祖尚文武全才,能堪大用。瀛州,就是如今河北河间一带。为了慎重征求意见,李世民特地召见了卢祖尚,说:“交州是个远离京城的大地方,十分需要贤德之人去治理,以往几任都督都不称职,而你很有经验,希望不要因路远而推辞,为我镇守交州!”

君臣之间交换了意见,卢祖尚同意承担这一重任。不过,他很快就反悔了,离开长安之后,就托病不去交州。

李世民特派亲信大臣去劝说他,但他还是推辞。

于是李世民又派了自己的妻兄周范作另一种形式的传话,告诉卢祖尚:“平民百姓交往,还要讲信用,你我君臣之间,怎么可以说话不算数呢?还是早点动身吧,我答应你,只须在交州于三年就回来,决不食言。”

话说到这地步,皇帝已作出私下承诺,已是十分谅解的了,但卢祖尚仍然不肯听,他说:“那地方是瘴厉之地,要天天喝酒才顶得住,我又不会喝酒,去了就回不来了!”

周范无奈,只得回去据实禀报。这回,李世民火了,他说:“我这个皇帝如果连一个刺史都调不动,,派谁谁都可以不服从的话,还怎样治理天下呢?”

他下令,把不服调动的卢祖尚处死。

是否该处死是一回事,但卢祖尚必须处分又是一回事,对李世民来说,如果一味宽厚忍让,整个制度就无法执行。

贞观九年,盐泽道行军总管、岷州都督高甑生又出了问题。他不听上级李靖的调遣,又诬告李靖谋反,事情败露后,当判死罪,因以前的功劳酌情减免,定为充军流放到边疆。当时,有人向李世民进言:“高甑生是你当秦王时的府中功臣,请您出面赦免他吧!”

李世民回答:“他是我的旧臣子,功劳不可忘记。但是理国守法,必须一视同仁,如果我今天赦免了他,就是给人开了侥幸之路。而国家从太原起义至今,创业旧臣和征战有功的人不知有多少,如果今日赦免甑生,大家都会看在眼里,是不是凡有功之人都可犯法?我不赦免他,正是为此啊!”

不开侥幸之路,执法必严是李世民治理国家的重要一面。如果人们把“贞观之治”仅仅归结为宽厚、纳谏、从善如流的结果,忽视了他坚持原则依法办事的一面,就很难理解全盛的大唐帝国是如何有条不紊地循环,是怎样协调一致发展的。

正如清代学者顾炎武所指出的:

“自古国家,承平日久,法制废弛,而上之令不能行于下,未有不亡者也。”

李世民不惜以死刑维护自己对臣下的调度权,不惜以徙刑维护李靖指挥部下的调度权,正是因为有亡国的前车之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的24功臣是谁
李靖向李世民说:此人想学我兵法日后反叛,李世民不信后果然应验
#文史观天下#盛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
一场唐朝版的闪击战为李世民奠定了「贞观之治」的千秋伟业
清 刘源《凌烟阁功臣图》
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有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