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云五世纪——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 NO.84

当时佛教在整个北魏十分风行,包括不少拓跋皇族在内的众多鲜卑贵族都是佛教的信奉者。

 

但皇帝拓跋焘却是个例外。

 

其实拓跋焘起初对佛教也并不排斥,刚即位的那几年还曾多次召集各地高德名僧,一起谈论佛理,每年的四月初八佛诞节(释迦牟尼生日)他还亲登门楼,观看散花,以示礼敬。

 

但后来情况却起了变化——拓跋焘对佛教越来越反感。

 

这里边有两个人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个是崔浩。

 

崔浩向来以华夏文化捍卫者自居,对外来的佛教极为厌恶,经常向拓跋焘进言,说佛教虚幻荒诞,危害世人,应该予以取缔。

 

另一个则是道士寇谦之。

 

寇谦之曾在中岳嵩山潜心修道多年,冬修三九,夏修三伏,日修吐纳导引,夜修采阴补阳,比高三学生还刻苦。

 

天上的道家始祖太上老君为了酬谢他的勤奋(简称“天道酬勤”),亲自下凡接见了他,并亲口册封他为天师,之后太上老君的玄孙李谱文又降临嵩山,授予他秘籍《九阴真经》——对不起,是《录图真经》,并让他下山,辅佐北方的太上老君——对不起,是太平真君。

 

太上老君的话,寇谦之当然不能不听,于是他便离开了嵩山,来到北魏国都平城,求见拓跋焘。

 

当然,这一切都是他自己说的。

 

北魏多数朝臣都认为,寇谦之所讲的比绿剪口香糖、老于妈辣椒酱还要假,完全不能相信,但一心想借道教来对抗佛教的崔浩却对寇谦之深信不疑,说他的确是高人,有仙气。

 

有仙气?有脚气还差不多。

 

朝臣们对此嗤之以鼻。

 

但崔浩却对他们的嗤之以鼻嗤之以鼻,始终对寇谦之极为推崇,还专门拜其为师。

 

在崔浩的影响下,拓跋焘也逐渐接受了寇谦之的理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这一套道教的东西对皇帝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因为金钱、美女之类常人渴望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已经如空气一般唾手可得了。

 

公元440年统一北方后,他更是按照寇谦之的说法,把年号改成了“太平真君”。

 

自从笃信道教以后,拓跋焘就抛弃了佛教。

 

早在公元444年,他就颁下禁令,要求上至王公,下至平民,一律不得在家中供养僧人及巫师。

 

而这次在长安某寺发生的事,尽管只是个个例,但就像某些性情偏激的女人因为受了一个男人的骗,便认为天下所有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一样,性情偏激的拓跋焘也因为一个寺庙不守法纪,便认为天下所有佛寺都不守法纪,天下所有僧人都不是好东西,从而对整个佛教更加深恶痛绝。

 

加上崔浩又在旁边火上浇油,拓跋焘一怒之下,宣布佛教为邪教,下令把长安城内的所有僧人悉数诛杀,所有佛像和佛经一律捣毁,同时传诏给留守平城的太子拓跋晃,让他通令各地,把长安的做法推广到全国。

 

拓跋焘在诏令中要求:……诸有浮图形象及胡经,皆击破焚烧,沙门无少长悉坑之!——所有的佛教建筑、佛像以及佛经,全部捣毁焚烧,和尚不管年龄大小全部坑杀!

 

如果照此不折不扣执行的话,佛教可能在中国就会彻底消失了。

 

好在太子拓跋晃并没有这么做。

 

作为虔诚的佛教徒,虽然他没有违抗父亲旨意的胆量,却有意放缓了执行法令的时间,并提前放出风声,使远近各地的大多数僧人得以逃匿幸免于难,佛像、佛经也有不少被偷偷收藏保存了下来,为佛教后来的“春风吹又生”留下了宝贵的种子。

 

而北魏境内的佛寺、佛塔等佛教建筑则全都被夷为平地。

 

这是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遭受的第一次大劫难,也是佛教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之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的第一桩:太武灭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密:亿万金建最高的“道宫”,与天神相接,死一人后神转折发生
北魏灭佛:中国最早的灭佛事件
太武帝灭佛真相:和尚没有战斗力
北魏太武帝灭佛事件的浅读与分析,宗教当引以为戒的先例
释玄高:北魏太武灭佛,他的一生如幻如梦
鲜卑的故事(七十)太武灭佛,遇弑而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