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9隽铭斋迎新春学员作品展

老 师 新 春 寄 语

前段日子,“2017和2019的对比”这一话题在各个圈子都流行了起来。人们在“2017⇆2019”体的热闹之中各自欣喜,家庭事业更顺意了,运笔作画更流畅了,也有人觉得自己头发变少了,眼睛更花了……
而除了个人的喜和忧之外,也有群体的发展。独坐隽铭斋时我也不禁回忆,从2017到2019年以来,学习群其实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每个人的付出与唱和如墨韵散开,在时间的卷轴上笔笔生花。
岁时渐寒,再过几日便是农历新年。如往年一样,这个时候我们要拿出一年中的画作,在暖阳下一一翻看。天下之事唯变不变,轻舟已过万重山。隽铭斋一苇而来,江山人物已皆入画。层峦叠嶂,虽有高低起伏,此时抽身山外,纵览沿途过目之景,畅怀舒意。时光不负,一切足矣。
到如今隽铭斋的氛围愈来愈好,慢慢的我们的群体风格也在形成和稳定。对学员新加入时的要求也更具体明确。认同我们的,愿意和大家一起作画的,随缘而至,可谓“其乐融融”。学生们的画作中已经不局限于人物的一颦一笑,树木、山石、点景等人与物交融产生的整体节奏气息均能体现出大家的用功和成果。有景有情是一个新的台阶,迈上去不容易。
2020年的春节即将来临,这也意味着隽铭斋一个新编年的继续。从2013创办网络教学至今,我们走到了一个健康良好的现在。这一年,同学们大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下一个美好的未来,把握在每一位学员此时此刻的努力之中。“心能执静,道将自定,静则得之,燥则失之”,既然选择了书画道路,就需集中精力,心无旁骛,这样才能有所成就。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有效的方法格外重要,提升诸如书法、文学及各类常识等画外之功亦不可或缺。
与诸位同学共勉,期待来年更好!
                                      
隽铭斋主於己亥腊月

历 届 学 生 作 品 展

 

《天女散花》拖拖拉拉画了有大半年时间才算结束,就以这幅画作来向2019做个告别吧!
当年因了老师的这幅天女画作,触动了内心情怀,得以走进隽铭斋的网络课堂,掐指算来已有近五个年头。隽铭斋网络课堂至今已开办十五期,学生人数也有近三百人了,但是能坚持五年一直在画的人也着实不多。
五年间,师生们因画结缘,聚集 在隽铭斋内谈书论画,不为时空所限,话题宽泛到已不仅仅是技法层面。老师经常用他自身所学书画的经历鼓励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一爱好,慢慢积累,努力深入是必要的,浅尝辄止抑或朝秦暮楚,所学应用在画面上只能流于表面,是难以打动人心的。
其实,在当今浮躁社会影响下,耐住寂寞将一项爱好坚持三五年,甚至几十年,实属不易。学习三五个月画桌前坐不住,想方设法冲击国展的大有人在。也有自视甚高,‘朝学执笔,暮已自夸其能’,更不屑在这一领域做进一步探究了。
  在我看来传统人物绘画真不是可以信手拈来的一份闲情,它是一门需要持久修炼的艺术。五年学画时光,对于我来说仅仅是入门,不过倒也不急,隽铭斋有足够的资源可以长养我这一爱好。
不设目标,没有目的,以无用之美滋养生活,最终转化成心手合一的安宁和快乐,这是我想要的。


 

从2014年到2019年一直跟着老师的课堂,一过就是数年。时间是最好的证明。感恩老师坚持不懈多年的教学,一次交费受益这么多年的学生是无比的万幸。当有人问起我画这么漂亮的仕女图,跟谁学的?我总是骄傲地说:我的老师不是溧阳人,老师是苏州人,网络每周一课,我至今都在上课学习中。 
 

 

记得初次在中国工笔画论坛上见到黄老师的传统工笔仕女作品,便被画面中的曼妙美人儿深深吸引,转而成为了黄伟老师的忠粉。亦或钉头鼠尾,亦或曹衣出水,黄老师始终教导我们整幅画中线的重要性。转眼跟课5年了,画的不多,进步甚微,愧对老师,但还是努力交出作业,请老师点评。

 

从最开始买书自学,到正儿八经跟黄老师学习传统工笔仕女画,真的很庆幸能遇上这样的好老师,让我从一个工笔画小白,也能一点一滴的进步。很喜欢学习群良好的学习氛围,每天有空都要进群看看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和老师的专业点评,还有各种美图共赏,眼界提高了,手也要跟上才行哦!所以加油吧,所有的付出和收获都是值得期待的!

 

几乎每一个走进黄家班的学生,儿时都有一个仕女梦。我也一样。学生时代没有完成的心愿,有机缘跟随黄伟老师学习后,才开始逐梦之行。本次年终总结,交上仕女人物学习成果,敬请师友批评指正。


 
从八期加入网络学习班,一直跟课学习到现在的十五期,转眼已经跟着老师学习了七期的内容了,绘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学习班一次缴费终身学习的福利可能是全网独有的,老师不但尽己所能倾心传授,而且每一期都费尽心思的安排课堂示范,力求做到不重复,教授新的内容给大家,闲暇时品读经典引导大家提高眼界,教大家为人处世之道……总感觉渊学多才的老师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取之不尽!时常感恩今生有幸遇见这么好的老师,能带着我们在绘画的道路上一起愉快的前行。感谢老师!愿师缘永结!


 

从小爱看小人书和画画,源自爷爷和外公家里收藏的几本连环画,如杨家将、西游记等。特别喜欢连环画上的人物,因幼时家贫,无余钱买纸笔,就在乡下 的小河边捡些有色的石头或燃烧后的柴火,在自家的木板门及地上画,还有邻居家的门、粉刷过的墙也没放过,当然少不得挨父亲训责,但仍未放弃,幼时曾有梦想:盼如神笔马良画物能活是此生所向。工作后闲时也偶尔涂鸦,虽然也获得过项目和公司组织比赛的一些奖,但一直是处于自学,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过。
       2016年7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画友群中看到了黄老师的吹萧仕女图,当时惊艳的心情难已言表!不知道老师是怎么画出来的!正值九期招生,看到招生条件和福利, 立即认准这就是我要找的老师并果断进了学习群。自进群后有如沐春风之感, 同学之间友爱相帮,师生互动轻松快乐学习,老师常说工笔画线条是灵魂,必须经过大量的练习加勤奋才有所收获,上色亦如此,不能急于求成,老师对待学生倾囊传授经验,有时身体不适还在带病教学!如此认真负责的态度令人敬佩!受恩师教导这些年,时常心怀感恩,今生得遇良师,是学生之幸!只有倍加努力学习、谨记师之教诲,盼终有一日能交出更好的作品,回报师恩。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黄老师的仕女画时,心头猛跳了一下,就觉得看到了内心深处一直在寻找的东西,所以报名成了十一期的学生。两年多的时间里老师提高了我们的眼界和画技,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传统之美,从一开始机械地跟着课程画,到后来摆脱教学视频独立画,现在在努力体会老师一直强调的笔触的灵动和画面的协调,虽然还不能达到要求,但已有意识,老师说有意识就好。在传统绘画日益衰落的今天,黄家班的师生们一直在坚持。

 

自号墨颠,冀南威县人。嗜丹青,每有闲暇遂涂鸦寄兴。向年遇黄师始窥丹青之道,同科往届亦不乏提携者,感念至深。至己亥岁末同门相邀展事,谨择尚堪示人之临本两幅,遗哂方家。

 

我自幼喜欢绘画,尤爱工笔花鸟、人物。作品《鹿苑晚翠》《飞天舞龙》于2008年分别参加了市及华北电力系统职工书画展,获二等奖和优秀奖。

 

跟着老师学画快二年了,这两年不断的跟着老师学习正规的绘画技巧,也不断改变自己最初接触工笔画时的错误认知和弊病。这两年有太多的收获和感慨,铭记老师的教诲于心:“读画,理解线条的应用,笔意,把线收紧……”虽然我不能完全做到和理解,但是我会在学习中去实践去掌握,虽然自己基础差,但是我认可和欣赏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对自己产生了信心,相信在老师系统教学的引导下,终有一天,我会画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


 

我从小喜欢画画。曾有幸得到一位王老师的指导认识了国画。14年师从刘老师学习,打下了一些工笔画的基础。
17年年底走进网络课堂跟随黄伟老师系统规范的学习工笔人物画,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从一条线的轻重、缓急、顿挫、到整幅画的色彩调整,老师都会循序渐进的讲解。老师严谨规范的教学态度,还有班集体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都促使我和大家一起前进,一学期下来有了很大的提升。
感恩遇到的每一位老师,也感谢自己的坚持,今日才能在这纷繁忙乱里随类赋彩宁静安然。


 

我从招生简章中,了解到黄老师工笔仕女学习班,深深地被吸引住了,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13期学员班以及贵阳面授班,终于见到了我的恩师。虽然我还是一个画画的小白,但是这并不妨碍我热爱工笔仕女。由于生存压力,病痛的折磨,没有跟上老师的学习进度,但完成一副仕女图,是我这一辈子最大的心愿。我不善言辞,一直默默的关注着老师和学友们。平时我练习一些简单的线条花草,也是为了让自己基本功熟练起来,在练习中,包括石色的应用,按步骤说明怎么也画不好,突然联想到老师曾经教过的方法,应用在画面中,终于成功了。感谢老师平时的付出和教导,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慢慢积累,不放弃。希望有一天能交出一副满意的作品来报答老师的辛苦付出。

 

2018年1月23日,我有缘成为了黄家班的十三期学生,黄伟老师那仕女人物的细致入微和山石树木的笔墨淋漓无一不深深的震撼着我!
进入黄家班后黄老师不但严格要求我们的线条和基本功,还经常跟我们探讨古人墨迹,黄老师说眼界高了画画也不会差到哪里!除了上课倾囊相授外,黄老师还会经常抓住平时闲聊的机会,将毕生经验传授给我们。黄老师经常说:工笔最忌板,所以我们学会工的同时,还要学会用活笔!
记得刚进黄家班时,我硬着头皮交的第一张线描,那简直是惨不忍睹,长线如弯曲的面条,转折处全是偏锋。
黄家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因同一爱好有缘相聚一起学习,每天都有黄老师和同学们的互相勉励!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正值年终总结之际,呈上部分仕女画拙作,敬请师友们批评指导!

 

工作之余,喜欢唱歌。爱说爱笑、动静皆宜。看似一个很热闹很嗨的人,但最热爱的事是每天下班回家后,一个人听着舒缓的音乐,拿起毛笔静静描绘我喜爱的仕女人物画。这一刻我心静如水,宁静和舒心的感受弥漫整个身心。
自从进入黄伟老师的班级之后,老师笔下雍容淡然的古典仕女、笔力强劲的山石树木所营造出来的那种悠然意境,深深震撼了我。在老师的循循教导之下,我慢慢的进一步体会到古典传统的魅力,并深深为之折服。班级里往期、同期、后期的师姐师兄、师弟师妹们个个身怀绝技,各有所长,每日里一起沟通学习,更让我受益匪浅。有老师扎实的传统技法教导,有同修们积极上进的学习态度感染,很荣幸走进黄家班这温暖的大家庭,也很幸运能遇到这么好的老师。我相信,只要努力,坚持所喜,爱我所爱,以后的每一天都能和更好的自己相遇!

 

幼时,被邻居家月饼袋外的嫦娥奔月震惊。少时,跟小伙伴们利用床单窗帘,演绎各种长袍广袖、拖地长裙,所有的课本作业本,只要有空隙都画满了仙女。
可惜的是,当初的坚持慢慢被岁月冲刷淡忘,直至孩子离家,无聊间看到优美的仕女画,顿觉柳暗花明。我很幸运,刚决定在网络上学习工笔仕女画,就遇到了黄伟老师。
黄老师幼承名师,有着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底,不但传授正统的技法,还引导我们提高审美、重视传统。更喜欢镌铭斋(黄家班)纯净浓厚的学习氛围。我坚信,在这么充满正能量的学习氛围里,我会越来越好!欢迎更多积极有上进心的同道之人加入!

 

我来自千里淮河发源地—美丽的山城桐柏。曾经学习过工笔花鸟,对传统仕女画情有独钟,却因没有老师指导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后来有机缘参加了黄伟老师溧阳面授学习班和网络学习班,经过一年的系统学习以及老师的悉心传授,让我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感受到了自己的飞速进步,感受到了传统仕女的雅致与精美。
谢谢老师,感恩有您!相信,与黄家班的众师兄妹一道,我们会在传统绘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从小对画画情有独钟,尤其喜欢仕女画。以前小时候,看到一些古诗插图,总会有学着画的冲动。在进入黄家班学习之前,我以为工笔画大概就是平涂分染,后来才知道,还有其他更灵动的表达方式。每次学习,都有新的收获。


 

我平素喜欢画画,但只是胡乱涂抹毫无章法,于2019年大年初二,看到黄老师招生简章,大喜,当即报名。黄伟老师认真细致的教学,在短短一年内,使我从无章法到现在对线条和色彩有了正确的认识,是零开始的一个飞跃,感觉像脱胎换骨一般,虽然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我相信在黄老师和各位师兄师姐们的指导和帮助下,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收获,谢谢您们!

 

我来自沈阳,从小就酷爱绘画。上学时学过西画的素描水粉,但从没拿过毛笔画画,几年前开始自学工笔画,但从没专业的学过。来到黄家班仅仅几个月,经过上课时老师细心的讲解和点评,让我每次的绘画都改正了好多,更提高了眼界。感谢老师为我们提供这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感恩老师,感恩这个大家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伟工笔人物作品欣赏
黄均 工笔画仕女人物画作品(上)
赵永夫|大道至简—2023年度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鉴赏
与笔墨结缘的日子——仕女人物篇
刘群力,经历知青岁月,宣传画里的梦想终于舞墨笔端
【教程】黄伟工笔仕女《吹箫仕女图》绘制步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