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
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内部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个体自身的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是指除个体自身以外的所有因素。
内部因素:
(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动力。托尔曼认为学习是期待的获得,学习者有一种期待的内在状态,推动学习者对达到目地的环境条件产生认知。有机体的学习都在于达到某个目的,并且在学会达到目地的手段。有机体在达到目地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情景和条件,它必须对这些情境和条件因素进行认知,才能学会达到目的的手段,并利用掌握的手段去达到学习的目地。实践证明:学生学习动机确定,他就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自觉地投身到各种自学活动中去,主动地参与,自主的学习。

(2)学习兴趣。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活动是由自己根据自身兴趣确定还是别人安排的任务,对其自主性具有很强的影响。如果学习的内容是自己所爱好和感兴趣的,则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很高,责任感越强。

(3)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学习者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即自己是否能够顺利成功的完成某一任务。尤其是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是对其能否达到预期结果的信心与能力判断,能够影响他们对于学习任务的选择、努力程度以及意志力。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学生往往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在面对困难时,他们能够满怀激情的相信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克服苦难,达成自己的目标。并且在他们获得成功后,他们的信心进一步增强,自我效能感提升,勇于去尝试更加有挑战性的任务。反之,自我效能感比较低的大学生往往对自己缺乏信心,害怕失败,每当学习上出现困难时,他们就显得焦躁烦闷,不能够客观正确的判断问题,对学习不够努力,不能持之以恒,久之选择放弃。

(4)归因。学习归因主要考察大学生对学习结果的解释。我们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有些大学生即使在考试成绩并不理想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并且能够继续努力,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接下来一定会成功。而有些同学则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足,继而产生了自卑感,学习兴趣也明显降低。尤其对于自主学习者,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因为自己的学习能力,而自己的失败是由于努力不足导致的,则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其自主学习能力就会提高。

(5)家长期许。在中国我们发现,有一个重要的学习因素,就是父母的期许。我们可以看出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是孩子能够更加努力学习的支柱。父母对于孩子的鼓励与支持,也是孩子能够更加自主学习的动力。父母往往能够给予孩子一定的学习奖励,对于孩子充满着诱惑,使他们能够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努力。
(6)目标设置。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我们应该注意为学生设置或者提倡学生自我设置具体的、近期的、能够完成而又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
(7)认知策略。个体习得的、用于改善自己在某一学习任务上的表现的活动、技术或程序,分为两个领域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 略。认知策略是指个体对外部信息加工方法,元认知策略是指个体为了提高自己的认知操作水平而采用的各种程序和方法。认知策略的学习,关键在于能够应用和迁移。
(8)元认知策略。自我意识大致等同于元认知,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知活动的认知,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等。加西亚和宾特里奇把元认知成分称为自我调节策略,认为它们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9)意志水平。意志控制是以考诺为代表的意志学派极为强调的一种自主学习品质。在自主学习中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10)性别角色。自主学习中存在性别差异。

外部因素:
(1)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教材、教育技术、课堂管理方式、同辈群体)。
(2)家庭因素:(溺爱型、放任性、专制型和民主型)
(3)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其自主学习也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络学习空间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效果研究
自我调节学习与有效教学
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型学习者实现自我效能的超越
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
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型学习者实现自我效能的超越--keaven
心理学笔记|第11章 学习与动机的社会认知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