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应不应该设立国界?这个问题正变得更加棘手和复杂

1919年底,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决定授予哈伯1918年度化学奖,理由是他于1909年前后发现合成氨的化学制作,致使人类摆脱了仅依靠天然氮肥而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这消息当即引发了英、法等国科学家们的激烈反对,纷纷怒斥这位自诩“和平时期属于世界”、“战争时期属于其国家”的哈伯,战争期间积极研制用于化学战的氯气、芥子气,造成了数万人死亡和更多人的严重心理伤害。作为一种无声抗议,1920年6月举行了战后首次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受到获奖演讲邀请的协约国科学家,除了1917年荣获化学奖的英国物理学家查尔斯·巴克拉之外,其余几位均以各种理由而婉言谢绝出席。

由此,哲学诗画在此提出一个问题:科学究竟应不应该设立国界?

在人类所有知识活动中,科学“无国界”犹如康德所说知识论中那个不可更动的默认前提——理所当然和毋庸置疑,即科学是应该不分国界的。这是因为在当下系科分类的意义上,“科学”通常指研究诸如物理、化学、生物、地质这类恒定不变、不受人类情感影响的自然现象。不同于某种程度上受限于语言、惯习、文化和政治制度的人文、社会科学,科学真理的获得更多依赖于理性、观察和实验,且能较为方便地与世界各国同行磋商、争辩和共享。

二战时期,德国科学界一个最神圣的信念:上帝、祖国和科学连为一体,谁都不能动摇。

但遗憾的是,这个信念却是基于科学有国界为前提的。德国把科学和科学家紧紧的捆绑在自己的国家,与自己国家的命运站在了一起,虽然效果明显,科学创造也颇丰,但是对于全世界来说,这却是极其狭隘和短见的,从长远看,这种信念并不会促使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共享精神的传播。

更为可悲的是,二战后,由战胜国科学家主持召开的相关国际学术会议,几乎无一例外地排斥战败国科学家们参加。曾被那个时代认为世界物理学、化学最高端,讨论最前沿问题的索尔维会议,同样如此。至此,科学都国界打败了。

基督教原有一个伟大传统,称“宽恕他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对于科学无国界,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赞同,他认为科学成果应该由全人类所共享,而不应该是被某个国家独自垄断专享。

但在总结过往历史时,有些科学家一直认为科学应该设立国界,不然就会被某些国家的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和窃取,因为人类的整体心智和道德伦理还没有完善到可以“科学无国界”的地步,也许,这个答案正是部分科学家所一直思考的深层社会问题。

结语——

今天如谷歌搜索、百度搜索、数字公共图书馆,作为全球化时代更容易获取知识的一种成功方式,其实已经提供了科学本应“无国界”的期待和愿景。正如严肃历史学家的职责在于恰当说明过去一样,预言未来并不是每位科学家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许多国家的民粹主义、保守国家主义和极右民族主义正愈来愈强势抬头,人类的命运正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风云变幻时期,我们似乎又进入了一个剧烈动荡的21世纪。

掩卷长思,抚今追昔,那种不忘初心、矢志不移、无私无畏的科学无国界之精神,何时能够真正到来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巴斯德名言
中小学名著阅读第14期——《居里夫人传》
范式革命:人类科学史上的一次伟大认知颠覆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也没有国界?丁肇中:研究科学不是靠天赋#历史#后续更精彩
国家相册 |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我爱你,中国!
隐姓埋名17年,以身许国铸丰碑,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家(王淦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