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冯友兰论国人最爱犯的毛病:知易行难和知难行易!

知易行难,这是中国人最爱犯的毛病。

不论何时何地,言行不一致的人总是多于言行一致的人。很少有人说,知难行易,大部分人都是认为知易行难。

古人讲的知易行难,指的是道德方面,而现代人讲的知难行易,是技术方面。对此,王阳明说,人人有良知,人人能自然分辨善恶。但他也强调说,虽人人有良知,但并不是人人都能致良知,因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知其善而行,知其恶而去,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做到的。

如果从技术角度看,倒是知难行易了。因为人的知识首先是经验,然后才是科学推理。人通过经验,很容易做出行为。但科学就不同,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验证,所以说是知难行易。不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习得一定的科学方法,即便你做出行为了,也往往是错的。

人在道德方面,可以知善恶,辨是非,这是知。但因为计较厉害,在实际做时,往往不能存善去恶,这也是经常发生的事,即一个人知道这样做是错的,是恶的,但是因为现实考量和欲望驱使,他竟然真的就做了。生活中,我们谁能不受“转念”的影响呢?

佛家讲,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说,人活在这个世界,真的是很不容易的,做一个好人,善良和纯洁的人,就更不容易了,因为你不仅要知道,更要做到。

知有两层含义,一是认识,二是了解。人对于价值和意义,如有认识,就是当下认识,不需要过多思量和考虑。如果不能做到这些,那后面的了解和升华都无从谈起。

一个人可以认识一件事的真善美,但却不一定能够做到真善美,这就如同一个人能欣赏一幅画的美丽,但却画不出这么美的画一样。

从中国儒家的孟子我们看到,知道仁义就要按照仁义而实行,行者不仅要依照仁义行,而且对仁义要有了解,是一种行为上的自觉和觉醒。

一个人如果知道一件事该如何实行,那他在理解和认识上是不错的,但是他在实际行为中未必就真的这样去做。就像一个医生对一个患者说,别再吸烟了,对身体有害,但这位患者在已经明确知道后,却未必会按照医生的嘱托去实行一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是为了改变思想和行为,而不是为了储存知识
知与行
论知行
理论聚焦|知与行的辩证关系
【精益老板说】推行精益是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
如何致良知:“知难行易”和“知易行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