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花戏楼演古艺今 大关帝庙参天地

“苏州卖得好头油,亳州看得花戏楼。”来亳州之前对花戏楼早有耳闻,花戏楼原名歌台,是一座演戏的舞台,是祭祀山西名人关羽的庙祠,也是明清时山西、陕西的药商在亳州经营药材的联络之地,因此称“山陕会馆”,“大关帝庙”。“砖雕,木雕,铁旗杆"是花戏楼的三绝。

花戏楼座落在亳州城北,涡水从其旁流过,为亳州一大名胜古迹,也是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我们游完亳州老街,从侧门进入花戏楼门前广场,恰遇亳州高跷。“喇叭一响,浑身发痒,锣鼓一敲,乐得蹦高。”这句民谣形象地反映了亳州人对高跷的喜爱之情。艺人们身着彩服,在“扭、浪、逗、相”等诙谐动作中,为我们献上一场乡土气息浓郁的演出,感染着我们的情绪。

花戏楼三绝之铁旗杆

迈着愉快的步伐,我们走进了这座中原宝藏,深深地被这中国保留最古老、最完整的砖雕艺术杰作吸引。山门上方,横额刻“大关帝庙”几个遒劲大字,两侧的钟楼、鼓楼与其浑然一体,顶冠的琉璃彩瓦与下面青砖墙壁相得益彰,宝光内敛,庄重而华丽。花戏楼是山西建筑和徽派建筑结合体,同时也是晋商和徽商文化的结合典范。

据清乾隆三十八年《重修大关帝庙》碑记,大关帝庙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山西商人王璧和陕西商人朱孔领在亳州做药材生意,为了联络同乡同行,在此地建造了一处“山陕会馆”。由于关羽被历代帝王封为“关圣帝君”,民间也把关羽奉为道教财神,由此定名为“大关帝庙”。康熙十五年(1676年),关帝庙山门内修建一座戏台,并雕刻了许多历史故事,这个戏台就叫做“花戏楼”。

庙前两根铁旗杆直插云霄,细细看来旗杆上有蟠龙绕杆起舞,杆上悬挂着的24只风铃迎风叮当作响,甚是悦耳。铁旗杆座上铸铭曰:皇大清道光元年(1821年)岁次辛巳秋吉日铸造旗杆一对,重二万四千斤,陕西从药材邦弟子敬献铁杆一对,永保四方平安吉庆有余。这就是花戏楼三绝之一的铁旗杆。铁旗杆每根重15吨,高16米多,其铸造与竖立办法至今仍是个迷。

花戏楼三绝之砖雕

大关帝庙山门正面墙壁有三门通道,分别是正门、钟楼和鼓楼。整面墙壁遍布各种浮雕。山门正中刻有“参天地”三个大字,寓意关羽的功德可与天地相媲美,给予了关羽很高的评价。“参天地”的上面雕有三个人物的横幅,名叫三星高照----福、禄、寿三星。福之富贵,禄是高官厚禄,寿之长寿,是对来参拜的人们一种美好的祝福。

“大关帝庙”下面的横额砖雕“郭子仪上寿图”,郭子仪平安禄山立了大功,被封为汾阳王九千岁。图案雕刻的是郭子仪60大寿时文武百官、居家老小、七子八婿为他祝寿的场面,共雕刻有42个人物。人物形像各不相同,但都满面春风、喜气洋洋,有扶老携幼的,有骑马坐轿的。郭子仪端坐正堂,胡须垂胸,慈祥可亲,身后有一个“寿”字。朝中文武官员依次站立,有的手捧贡品,有的作揖而至,满面笑容前来祝寿。那位牵马人,勒紧一根细细马缰绳能感觉到其刚性,却刹不住脚了。左上角雕刻一组扶老携幼看热闹之人群,浩浩荡荡,更增强了欢乐气氛。整个雕刻玲珑剔透,细腻入微,令人称绝。这次祝寿活动,唯有郭子仪的小儿子郭爱之妻金枝公主没去,于是便引出了“打金枝”这出戏。

鼓楼下面的横幅是李娘娘住寒窑,就是宋朝狸猫换太子的故事。郭槐和刘娘娘火烧冷宫之后,李娘娘死里逃生,住寒窑十五年,后来包拯陈州放粮路过寒窑,李娘娘状告刘娘娘的罪行,才把狸猫换太子的秘密揭露出来。以后才引出来老包怒打龙袍,铡郭槐等戏。仅仅是二寸半厚的砖,就雕刻了众多的人物,一笑一颦,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依旧清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微信红包群

鼓楼上面的横幅雕刻的是刘备三顾茅庐。在所有砖雕作品中,“三顾茅庐”最具幽默感,也最形象生动。画中,刘备、关羽、张飞前往隆中卧龙岗,想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为试刘备是否出于真心,故意摆架子,持羽扇躺在床上佯装睡觉。书童呢,持芭蕉扇蹲在炉前,边烧水边侦察,伺机通报外面的情况。请仔细看看这块砖雕__窗户的两根支撑的小木棍,历经350年风雨不倒不朽!温家宝总理来参观时,对此赞不绝口!

花戏楼每一块砖雕都是一个历史典故,说不完,道不尽。砖雕的精细与精美,精湛人物刻画都是国内的精品,这就是花戏楼的三绝之砖雕!

花戏楼三绝之木雕

进入花戏楼里面,看到坐南朝北的大戏台,由砖雕变为木雕。花戏楼原名歌台,是古时候演戏的地方,因上面都是大杨木透雕,饰以五颜六色的彩绘,艳丽夺目而得名。廊檐,椽梁,人物有600多。

连接两柱的大枋上也是木雕,透雕有三国戏十八折,内容分别是长坂坡、割须弃袍、七擒孟获、击鼓骂曹、三气周瑜、空城计、千里走单骑等。木雕上的彩绘,采用民间已失传的“一色三套平涂”技法,虽历经岁月剥蚀,但至今仍然色彩艳丽。

花戏楼的灵魂就在戏台上玲珑、精致的木雕上了。站在戏台下仔细观看,整个舞台用8根抱柱顶立,没有一颗钉,350多年来完全依靠木榫相扣支撑着这个高达10米的戏台,而且至今依然坚固如初,令人赞叹。戏台座南朝北,正对大殿,正中悬挂“演古风今”四个大字,上场门、下场门上悬挂有“阳春”、“白雪”匾牌。

花戏楼的木雕分为普通木雕和大木透雕两种。配饰垂莲、悬狮、鳌鱼、藻井图案;雕刻玲珑剔透,彩绘堂皇绚丽。屏风透雕是活灵活现的二龙戏珠。

有趣的是花戏楼雕刻的戏文中,还藏着的揭曹操短处的故事。由于山陕两地崇敬关羽,所建会馆本来就是用来祭祀关帝的家庙,而亳州是曹操的故里,他们将千年未解的恩怨雕刻在戏文中,在一座戏台上上演着永不谢幕的前人的故事。

戏台外侧楹联一幅,上联:“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下联:“两般面貌做尽忠奸情”,形象地道出了戏曲艺术的魅力。

花戏楼的正前面就是关帝庙,庙中供奉着关圣帝君,这位忠义之神,武财神,其功德可与天地相媲美,赶紧参拜下!

匆忙的行游,花戏楼的三绝让我震撼,但放眼望去:那突兀出墙体的飞檐,覆青色琉璃瓦,檐脊上座的神人及瑞兽,还有山门顶脊中央,那座三层宝塔,似乎隐藏着多少神秘未知......还想再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这座戏楼,藏国宝“三绝”,被誉中国雕塑巅峰之作却少有人知
亳州花戏楼:“穿越”三百年,“三绝”传世间
花戏楼记  斯雄
荟萃南北砖雕文化精华的亳州花戏楼
亳州花戏楼的“三绝”
精彩木雕戏台 砖刻珍品庙门——花戏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