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宝强结婚背后的爆料你都信了么?!

这些爆料你都相信了吗?

在校时听过她很多不好的事 如今出轨不奇怪!

网友:俗话说的对,漂亮的女人不能娶!

王宝强女儿罚站王宝强是模仿妈妈的行为!

马蓉身边知情人爆料,王宝强包养小三

专家称:马宋二人将面临最高10至12年牢刑”

高铁乘务员去年拍到宋、马二人奸情”

BBC谈王宝强离婚:武大郎和潘金莲当年警告过你……香港贺岁电影全球十大灵异事件苏宁镭射

王宝强离婚事件引爆后,线上运营团队专门讨论过决定这个热点不跟!我不想把营销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然而,过去一周除极少部分网友展现出福尔摩斯式的思考外,绝大多数吃瓜观众们各种无分辨能力的围观方式,着实让人对国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担忧!比如有的人头脑空空别人说啥信啥、有人愤怒无比情绪激动、有人只要是权威媒体发布的就信……

我们在接收信息时,往往会由于自己的经历、价值观、文化甚至是情感等因素而产生偏见,从而不能思考观点的合理性。上周随笔中曾提到,结构思考力倡导的生活方式中的第一条“思考清晰”,讲的就是“要主动思考、不要被动接受”,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面对他人的观点,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

每天打开手机,面对铺天盖地的爆料和言论,到底哪些该信、又哪些不该信呢?从结构思考力的角度,结论如果想要成立,需要有下面的理由(证据)支撑,支撑一个结论的证据越多,该结论就越可信。

某些观点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或驳倒他们,我们就需要判断证据的优劣。因此,面临对方的结论时我们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个结论有证据吗?,如果没证据,可以直接拉入不可信清单了。如果有证据,就需要问第二个问题“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第二个问题比较难,在批判性思维经典书籍《学会提问》一书中,提到了8种常用证据可靠性分析的方法,跟大家一一分享下:

01

在校时听过她很多不好的事 如今出轨不奇怪

“个人经历”——提醒自己事情总有例外

个人经历:用我们个人经历的事来作为证据。比如“以我的经验……我以为……”,这样的句子都是这类证据。比如这个案例中的同学就是“以我的经验马蓉上学时不好,所以我认为现在出轨不奇怪。

存在问题:往往会犯以偏概全的谬误,仅仅以经历中极少一部分经历得出整个群体的结论或者根据很久以前的经历得出现在的结论。

应对策略:听到“以我的经验来看……”的时候要警惕,询问是否有足够的样本量来支撑结论。

02

网友:俗话说的对,漂亮的女人不能娶

“直觉”——看是否有其他类型的证据支持

直觉:如果一个人说“常识告诉我们”或“我就是知道这是真的”来证实其结论是正确的,他就是在运用直觉作为证据。

存在问题:直觉作为依据有太强的私密性完全春在于无意识的加工,我们无法判断其可靠性;直觉往往反映出强烈的偏见。

解决对策:有时候所谓的“第六感”也很有效,因为它是依赖于其他个人经历和经验,只是显性意识中不明确而已。作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信息接受者,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看对方基于直觉得到的结论,有没有其他类型的证据支撑。

03

王宝强女儿罚站王宝强,是模仿妈妈的行为

“典型案例” ——看能不能找出反面案例

典型案例:通过对一个或多个特殊个体或事件进行描述来支持结论。此类证据往往说服力很强,比如演讲者演讲时经常会通过一些带有强烈情感的故事开场从而让听众接受自己的观点,此案例中也是先引用了节目中的图文细节再抛出自己的观点。

存在问题:往往以偏概全;典型案例和结论往往表现出一致性很具有欺骗性。

应对策略:听到那些描述详细又动人的故事时要警惕,时刻提醒自己:“这个典型案例点行吗?能不能找出相反的典型案例?”

04

马蓉身边知情人爆料,王宝强包养小三!

“当事人证词” ——警惕是否会做伪证

当事人证词:常见于商业广告、电影预告、图书封底的各式推荐,利用他人描述个人经历的方法来说服别人相信某个观点,案例中的知情人士充当了证人的角色。

存在问题:这类证词基本没有太大意义;许多当事人证词都是源于可以从证词中获得一定好处的人;往往在证词中用很少量的信息作为判断的基础;看起来值得信赖的人也有可能会做伪证。

应对策略:看那个证人跟受益方有什么特殊关系,以确认有哪些偏见;判断是什么让他有这样的推断,我们的判断标准跟他的标准可能不同。

05

专家称:马宋二人将面临最高10至12年牢刑

“专家意见” ——谨慎问问自己为什么信

专家意见:权威专家对特定的问题比多数人了解更多的信息。我们每天都面临专家的意见,比如如何减肥、如何幸福、符合培养孩子等等。本案例中的专家分析了中美判决的差距,并得出结论说二人有可能获刑10-12年。

存在问题:人们往往习惯于盲从于专家和权威;专家也有个人价值观、态度和信念和偏见;专家可能在某个论断中获得经济利益。

应对策略:“这个专家是不是经常都能做出可靠的断言并被人们所熟知”,“这个主题是不是他潜心研究多年的成果”,“这个人有没有于此主题相关的丰富经历”,“这个专家是否能够拿到跟事件相关的第一手资料”。

06

高铁乘务员去年拍到宋、马二人奸情

“个人观察”——不要依赖一个观察者的观察

个人观察:旁观者的观察,是很多日常推理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人们都更愿意相信亲眼所见的事情,本案例中的“目击证人”乘务员就是这类证据。

存在问题:个人容易存在偏见,人们看到的往往是我们想看到就,会挑选和记住的经历的侧面往往是与观点最一直的那些侧面;观察时常常由于注意力不集中,使观察存在误差,比如抢劫案中,一个证人说凶手拿着手枪、另一个证人则说拿着一把刀。

应对策略:寻找最可信的观察,基于最近得到的观察;找几个人处在最佳环境里同时的来的观察结果;找那些没有和事件有关的明显而又强烈的倾向的证人。

07

研究表明:出轨渐渐成为社会的风气

“科学研究”——警惕样本的可靠性及研究者的期待

科学研究:常常依赖于由训练有素的科研人员系统地的观察数据,而得出的占有特殊分量的权威意见,可以说是众多证据类型中,可信度最高的证据了,本案例就是引用了美联社曾已用过的研究数据。

存在问题:研究的质量有高有低差别很大;研究结果往往会互相矛盾;研究人员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期望值、态度和价值观,难免会夹杂主观因素;引用的人常常断章取义、简化或扭曲研究结论。

应对策略:要去考察这个研究的投入程度;看看其他的研究人员有没有得到类似的结果;了解下研究人员的个人背景和立场很重要;去看研究报告的原文,不要轻易相信引用者。

08

BBC谈王宝强离婚:武大郎和潘金莲当年警告过你

“类比”—除了相似性还要看是否有差异性

类比:用一个熟悉的事情来解释一个大家不熟悉的事情,如果有相似的地方,那么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似从而推导出这个不熟悉的事情相对未知部分的结论。本案例中将王宝强离婚案,类比所有人都熟悉的五大郎和潘金莲的故事来进行论证。

存在问题:不恰当的类似往往误导人,比如以老鼠的研究为基础,推导出人类的结论就是类比得出的结论。

应对策略:提醒自己任何两个事物之间你几乎总能找出一些相似的地方,因此除了关注相似的地方要把目光放到“不同点”上。比如,请思考下王宝强离婚和潘金莲武大郎有哪些不同点呢?

如果你看这篇文章是想让我告诉你,这些爆料到底那些是真那些假,读完后你会有些失望了,我不想针对事件本身做太多的评论,在事情尘埃落定之前也许根本就无法判断谁说真话谁说假话,但是我希望更多的人们能够学会从结构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上述方法,不仅仅适用于看新闻八卦,适用于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

《学会提问》一书中提到人们有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被动的海绵式思维,无条件的接受所有外部信息和观点;一种是主动的淘金式思维,运用提问的方式辨别信息的真伪。上述,这些应对策略正式,正式教会我们如何提出问题的思考方式!事件还在继续发酵,接下来你准备如何审视?

PS:这事火的这一周恰巧在休假,写完这篇文章才发现,我在无聊中每天花了这么多时间关注这事。也提醒各位,八卦可关注但要适度,人家的事跟咱有几毛钱关系,你说是不是?

文:李忠秋 结构思考力学院 创始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证据有三类,你怎样评估效力是高是低?
对各种证据的质证技巧
《学会提问》8:证据的效力如何: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和专家意见
一周一本书—08—学会提问(二)
《学会提问》
《学会提问》的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