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煤制油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历史

1913年德国科学家F·贝吉乌斯发明了在高温高压下可将煤加氢液化生产液体燃料的方法,并获得专利,为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到20世纪20年代,德国采用贝吉乌斯法,于1921年建成了煤处理量为5吨/天的试验装置,奠定了煤直接液化技术研究的基础。

1927年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工业规模生产的煤直接液化厂,装置能力10万吨/年,原料为褐煤或褐煤焦油。

截至1939年二战爆发,德国共建成投产12套煤直接液化装置,油品生产能力达到423万吨/年,为发动二战提供了2/3的航空燃料和50%的汽车和装甲车用油。

在二战前后进行煤直接液化技术研究开发的国家还有:英国建设了一座15万吨/年汽油的煤加氢液化厂;1937年日本在我国东北抚顺建设煤液化生产厂,1942年试生产,曾达到连续运转1000 小时的纪录,但直到战争结束也没能正式投产。

  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苏联利用德国煤直接液化技术和设备于1952年在安加尔斯克石油化工厂建成投产了11套煤直接液化和煤焦油加氢装置,总生产能力为110万吨/年油品,运行7年后停止生产油品而改作他用。

   煤液化技术起源于德国,早在19世纪即已开始研究。此后日本、苏联、南非等国家都曾开展了对该技术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中东石油的大规模开采,油价下跌,各国对于煤制油的研究热情逐渐冷却。

我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所自1980年重新开展煤直接液化技术研究,

2008神华集团首次投煤试车成功,验证了世界首套工业化煤直接液化装置、煤直接液化催化剂制备装置和世界最大的煤制氢装置等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 | 煤油共炼项目成功引大批企业关注,将冲击国内炼油及煤化工产业
破产税?消费税致煤制油全军覆没
煤化工发展趋势与重点
一图读懂神华煤直接液化之工艺过程!!!
宁夏“煤制油”项目重构世界煤化工技术格局
重磅丨国家给予煤制油示范项目消费税免征5年的优惠政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