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客观地认识易经六十四卦

认识《易经》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基本立场,《易》非封建迷信,神道妖魔之学。而我们看到的《周易》更是以辩证法理论所成之学说。我们现在所认可追捧的辩证法,在上古时期就已创造。

前章我们简单地理解了理、数、象。自程朱理学之后近几百年为什么《易》越来越晦涩难懂了。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自朱熹《周易本义》之后,所有《易》的探索与研究,都以“理”为首位。但一个卦象一千个人看可能有一千种“理”。如大学问家朱熹好以卦变的观点讲《易》,而清代胡煦在《周易函书》里指出卦既生成,便断没有变为另一种卦的可能,《易》的变化是在八卦六十四卦生成过程的变化。我等才识浅薄之人,自是不敢妄加评论其中对错,或者说在我的认知里,《易》的探索与研究,并非属于对与错的范畴,而应该是一种为接近世间真相为目的实践。

当代易学大家,金景芳先生曾说:“就《易》而言,义理象数不可或缺,空讲义理就像没底的坛子,装不住酒, 孔子也不能忽略象和数,这是我们的弱项,要补上......”理有千万条,真理却只有一条,但象和数却是不证自明的科学。研究易我们就必须探索其规矩法则,以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去探索实践这千古以来都没人能给我们讲清楚地法则是再合适不过了.....

(享受易学之趣味,切勿忘却致敬先贤)

孔子

周文王,姬昌,周王朝奠基者,被孔子称为“三代之英”

宋代思想家,朱熹,程朱理学集大成者

清代易学大师胡煦,代表作《易经函书》

研究理、数、象自然离不开八卦、六十四卦。三爻八卦相对更容易记忆一些,有24字韵文: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有说八卦24爻正对应24节气,应许有理,也无从考证,这里不做过多探讨)而六十四卦或是因为我天赋不足,不建议先去死记硬背。如若可以理解,自然烂熟于心。

伏羲时代所画的三爻八卦是中国文字,是文化的起源。或是因人类社会的发展,三爻已经远远不足以做细致的表达了。于是便有了更为精细的文王六爻六十四卦。先贤孔子对六爻的解释是“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何谓三极?“天”“地”“人”。人有男女,自有阴阳相对,二三得六。这是孔子的解法。这个解,三千年来,无出其右。

认识六十四卦首先要知道六十四卦的画法,与写字不同,卦是从下往上画,如䷫姤卦,第一爻为阴爻,第二三四五六为阳爻,自下而上,也寓意着天下之事,所有变化皆是自下而上从基层变起。同时下面三爻为内卦,上面三爻为外卦,也寓意着“物必自腐,然后虫生”,所有的东西都是从下至上,从内到外的顺序去变化,如人,所有的改变必先起于思想。企业,团体乃至王朝更迭,又何尝不是内部先出问题。

有兴趣背诵六十四卦的可参考分宫卦次序图,乾坎艮震为四阳宫,巽离坤兑为四阴宫,每宫阴阳八卦。(下图是自己纯手打,难免有些许不准确的地方,望海涵也欢迎大家及时指正)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分钟了解易经
聆听叶曼讲《易经》
《周易》和《易经》有区别吗?
《易经》和《道德经》的关系是怎样的?
越是能早一天看透这十句话的人,越是能早一天读懂《易经》
【微言大易】上线啦!《周易》的未解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