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选择食物,决定了我们何去何从,素食值得每个人探讨

前段时间,在一次饭局中,笔者与同桌的一位国企高管大哥一起聊到了素食的话题。

他说,你们吃素是一种信仰,是可以被理解的。

我说,吃素可以是一种信仰,也可以只是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他反驳说,从科学健康的角度,肯定是吃肉比较好,你想古人吃素比较多,但古代人均寿命很短,不是么?

我笑着说,这个话题有机会我们有机会再深度探讨。说罢就劝他多吃点。

饭桌之上,我与大哥的探讨只能浅谈即止。但今天也想就吃素是否真的不健康、肉食者是否一定更长寿的话题展开聊聊,亦与各位做分享和探讨。

1

吃素可以是一种信仰

也是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从我们的生活经验来看,过去的人均肉类摄入量少的年代,其实各种疾病的爆发率也是少的。

现在尽管大家每天都能吃上肉,但是医院越来越多,病人越看越多,这种事实是无法改变的。

疾病的爆发率是越来越高,古话说病从口入,就是因为没有从源头上去控制。所以现在很多人有慢性病、富贵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被誉为西方营养学界的良心,营养学界爱因斯坦的坎贝尔教授,在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合作写下的20年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救命饮食: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书中,提到了70年代时,中国人比美国人更健康的调查结论。

因为当时的美国,就像现在的中国一样,资本与媒体合作,不断制造着'肉蛋奶神话’,造成富贵病人泛滥。

美国的肉蛋奶产业超级强大,他们在几十年当中始终影响着科研工作者的结论,影响着膳食指南的制定,影响着媒体的报道,影响着医生的健康观念,大众的饮食观念。

于是所有的人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美国社会?

绝大多数美国人死于心脏病、糖尿病、癌症、脑中风。美国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十多。

不是吃肉蛋奶很有营养吗?美国人均吃的最多,为什么看不到健康的影子,只是放眼望去满街都是胖子呢?

事实胜于雄辩。事实也证明了坎贝尔博士《救命饮食》系列书籍揭露的营养学真相。如今美国也开始流行植物性饮食,最大的牛奶企业都倒闭了,人们纷纷选择植物奶、植物肉等等替代品,这种改变来之不易。

2

古人因为素食为主所以寿命更短?

现代人因为吃肉多所以寿命更长?

你怎么看?

关于为什么现在医院越来越多,病人却越看越多的问题,有很多人认为是因为现在的人更注重健康了,所以一点点病都往医院跑。以前的人尽管有病,但他也不去看。

就像那天遇到的大哥所说,过去的人虽然肉吃的少,但是他们的平均寿命都不长,从70年代到现在,肉类摄入多了,人均寿命提升了。因此,吃肉肯定比吃素好,更有益于长寿。

可是,古代的人平均寿命为什么短?

是因为他们以植物性饮食为主吗?没有摄入到足够的动物蛋白吗?还是其他的原因?

首先,统计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最大的意义是衡量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指标,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高低。

战争动荡、自然灾害、社会经济条件、卫生医疗水平等都限制着人们的寿命。所以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期,人类寿命的长短有着很大的差别;同时,由于体质、遗传因素、生活条件等个人差异,也使每个人的寿命长短相差悬殊。

尽管古人也有很多人活到了八九十岁,甚至过百岁。但由于古代的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很多孩子出生没多久就因故夭折,这就大大的拉低了平均寿命。古代的出生死亡率是很高的。

现在的人为什么长寿?一方面,现代人的卫生条件改善,让婴儿的出生死亡率大大降低,让少年儿童婴儿都得到了很好的一个照顾,所以它是平均寿命大大提升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另外,有人认为古人因为没有吃动物性食品的营养跟不上,所以寿命短。现代人摄入了大量的动物食品,反而寿命长。这里面有一个误区是古人的饮食方式,尽管他们是植物性饮食为主,但是他们可能没有得到充分的食物和全面的营养。

古人的食物大多是原生态无污染的,但是膳食结构也许不是很合理。由于生产力和购买力有限,很多老百姓的食物基本都是以粮食为主。且摄入的食物种类单一,再加上生产技术落后,地域交通不便,老百姓的选择有限,很多营养有可能无法充分摄取。

我们可以猜想,古代老百姓的饮食结构,可能达不到今天素食营养科学的一些要求。有很多底层老百姓可能确实会因为“吃的太苦”带来一些贫穷病。

现在人可能会说他们是没有肉吃导致的,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吃素不均衡导致的。

现代人若选择素食,因为经济水平的提升、交通运输的便利、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可以合理规划自己所需的食物,充分摄入足够的营养。

这样吃素与古代人民因物质匮乏被迫以素食为主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另一方面,除了平均寿命长短,我们还得看看人们的健康寿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的重疾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十几年前,癌症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一个很陌生的词。但现在我们时常可以在媒体,甚至身边人这里听到有人罹患癌症的消息。

根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来看,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以及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环境等因素的改变,也影响着重大疾病及慢性病的发病率。

所谓人均寿命,实际上去细看一下会发现,不仅仅是寿命长与短而已,很多人的寿命看起来长了,但健康的时间反而缩短了,很多人都是带重病存活,这不叫生活。我们应该追求的是,健康的生活,直到老去。

所以由此可见,平均寿命的增长并不是因为现代人吃了更多肉。

3

我们已经到了一个

对素食者最友好的年代

如果说古代人受限于物质条件,可能导致摄入的营养不足,这只是我们提出的一种可能性的话,再带大家来看看真实的素食长寿村案例。

就在前段时间,国家卫健委指定科普节目《活过100岁》探访了北京昌平区十三陵附近的仙人洞素食村,挖掘长寿老人的健康秘诀。

在仙人洞村,一直流传着吃素的习俗。

全村有693人,7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70多位,占了总人口的10%以上。因此,它也被称为素食村、不老村

△今年刚好100岁的李宗连爷爷,除了听力有些下降外,身体其他方面都非常健康。他的三个长寿秘诀就是:泡脚、运动、多吃素。

吃素会不会太单一,营养不良,免疫力差,容易生病吗?

这些问题无需回答,因为仙人洞村的耋耄老人,已经用自身的精神面貌击碎了“素食不健康”的谣言。

靠山邻水的仙人洞村,自古以来就有敬老尊贤、讲孝养生的传统,又吸取了十三陵当地的素食文化,将素食做到极致,成就了“昌平素餐第一村”的称号。

△一桌的素宴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将老人们的长寿归结为是因为老人规律的作息和生活方式等因素,跟他们素食没有关系。

但是合理搭配的素食也让老人建立了健康的饮食习惯,这点毋庸置疑。

对现代人来说,其实已经到了一个对素食最友好的年代。

何出此言?

现代素食营养学提倡的是要吃多丰富种类的素食,日常起码要有豆谷蔬果这四类进行搭配,摄入足够的六大营养素。

△著名营养学专家、《非药而愈》的作者徐嘉博士建议,每天摄入的蔬:果:豆:谷比例最好为4:3:2:5

随着我们物质条件逐渐发达,现在随便去一家大型超市,里面少说几十种,多说上百种的植物性食材,可以说是样样具备。你可以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所以现代人吃素不用担心,我们已经到了一个素食最友好的年代,各种素食食材食品应有尽有。

4

素食是一种全民都应该

去探讨的生活方式

当2022年我们讨论素食时,实际上素食早已不是个人的信仰而已,素食就是一种全民应该去探讨的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探讨的也不仅仅是生活本身,更关乎人类的生存。

不仅仅是今天我的日子怎么过的问题,而是我们大家的未来要往哪里走?未来我们的子子孙孙怎么样走下去?是不是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饮食方式来让大家走得更好?

地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气候危机、环境危机,而发生这些灾难最大的因素是人类的能源供应。人类能源供应中占比最大的不是石油煤炭天然气,而是食物。

如何选择食物,决定了我们何去何从。

很多人或许不会去考虑这类问题,我们也不会强求他去考虑。

但世界自古以来,都是因为一小部分会思考的人而改变。因为思想的改变,社会才会改变。

我们其实就是要做会思考的人,并带着更多的人去思考,慢慢的去改变世界,就是如此简单。

我们可以再想一想,事实与道理确实是如此,我们也是很朴实的去看待人生与世界,也是很真诚的去思考的一些问题,也是希望大家过得越来越好。

希望这个世界可以越来越美好,大家都能够健康长寿,不要在医院里面度过晚年,因为人生的最低目标,应该是好好的生活与离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吃出来的病!现代人用丰富的饮食断送自己应有的寿命!
古人平均寿命三四十岁,孔子活了73岁,全靠“九不食”?
《黄帝内经》中说古人的寿命是超一百岁,为何现代人很少能达到?
祖师孙思邈:夜饭饱,损一日之寿
现代人用丰富的饮食断送自己应有的寿命
爱吃肉的人和爱吃素的人,哪个更健康?真相或和你想的不一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