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末年训练新军,为什么清廷不能对其有效控制?

清朝末年,大清尽全力建设新军,企图维护其统治。

然而,大清却无法真正控制新军,最终埋葬大清王朝的,正是新军。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不惜血本打造新军

大清原本以八旗、绿营为主要军事力量。

然而,承平日久,八旗、绿营都已堕落,不堪用。

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期间,八旗、绿营不堪一击,湘军、淮军崛起,为大清续命。

此后,大清仿湘军、淮军的军制,打造了防军、练军,并配备了不少西方先进武器。

然而,甲午战争中,大清的防军、练军又是不堪一击。

因此,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仅仅只是仿湘淮军制,引进一些西式装备,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仿照西法,改革军制,创练新军。

于是,自1895年开始,大清陆陆续续开始尝试创练新军。

经过袁世凯等人的摸索,大清练新军取得了一些成绩,北洋六镇成军,陆军的营制、饷章、训练、军事学堂等基本情况确立。

1904年开始,大清开始在全国大规模编练新军。

以大清的计划,是要在全国编练出36镇常备兵,并规定依照成镇先后,统一编定全国军队的番号序列。

不过,大清效率不高,到辛亥革命前,只编成14镇、18个混成协又4标及一支禁卫军(辖两协)而已。

尽管如此,大清为建设新军,算是倾尽了全力。

辛亥革命前,大清花费在新军上的开支比其他各军军费开支的总和还要多近一倍!

然而,大清花费巨资创立的新军,不但没有替大清续命,反而成了大清的掘墓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

企图加强控制,却适得其反

既然要创建新军,大清自然要想方设法加强对其的控制。

原本,练兵之事,由练兵处负责。

练兵处与兵部并存,极不利于统一军政,而且,练兵处为袁世凯所控制,权势极大。

因此,1906年,慈禧将兵部改为陆军部,练兵处、太仆寺并入陆军部,并以铁良为陆军部尚书。

后来,大清又增设了军谘府。

此后,各地新军的指挥权、调遣权,均统一由军谘府、陆军部直接掌握。

而军谘府、陆军部,皆由满清贵族直接担任。

显然,大清此举,是为了加强大清皇室的军事集权。

然而,结果确实恰恰相反,此举使大清失去了对新军的控制。

新军的创建,多赖汉族官员。

然而,在随后的岁月中,满清贵族自己把持高位,排挤了在军中影响力较大的汉族官员。

而且,在慈禧死后,摄政王排挤了铁良等能力、资历较佳的满清官员,任命自己的胞弟等人把持军谘府、陆军部。

排挤了汉族官员,又排挤了较有能力的满清贵族,结果,能够直接掌控新军的军谘府、陆军部,皆由能力、威望不足的人物来掌握。

而且,由于新军直接由军谘府、陆军部管理,地方督抚根本插不上手,无法对各地新军进行协助管理、监督。

有能力管的管不上,方便管的管不着。

如此,表面上是加强了集权,实际上是自己削弱了自己对新军的控制。

对大清没有愚忠的新军

新军将士,尽管得到的军饷要高于其他各军,但他们大多对大清天然没有忠诚度。

一般来说,军队的来源主要是两部分:士兵多由贫苦农民组成;军官多由知识分子出身。

新军也是如此。

《辛丑条约》等条约签订后,大清为支付赔款,将各种苛捐杂税加到贫苦农民身上。

因此,许多新军,本就是为了维持生计而加入新军的。

他们的家庭受尽剥削,对大清天然有反抗要求。

原本,受到忠君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是愚忠于大清的。

然而,在科举制度被废后,这些知识分子已不可能通过科举出头,遂纷纷投笔从戎,或加入国内讲武堂,或到日本等地留学。

这些知识分子军官,与当年曾国藩时期的知识分子在知识结构、视野上早已不是一回事了。

有理想的青年,更关心的是民族的复兴,而绝不仅仅是“报皇恩”了。

因此,新军,从军官到士兵,普遍都没有愚忠于大清的思想。

他们最终,都走上了反清的道路。

只不过,由于际遇不同,他们是以不同的方式,走上反清道路的。

革命化的南方新军

新军的军官,多为武备学堂的毕业生和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知识分子。

受到新式教育,这些军官多有胜过常人的视野,许多人在求学期间,已经有了民主革命思想,一些人还加入了同盟会或其他革命团体。

而且,对于南方新军来说,他们也没有如袁世凯一样的强势领袖,容易接受其他影响。

同盟会看中了这一点,并积极采取行动。

原本,同盟会多依靠会党的力量发动起义。

然而,由于会党成分复杂,纪律松弛,缺乏训练,难以成事,屡屡失败。

同盟会遂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新军。

革命党人加强对革命思想的宣传,印《猛回头》、《警世钟》等小册子散于新军中;又通过加入新军的方式,在新军任职,加强对军队的影响力,又设立了各种会社,在队一级设立基层组织,加强对新军的领导···

通过各种方式,南方新军多倾向革命,或同情革命。

忠于袁世凯的北洋军

与南方新军不同,北洋新军创建较早,继承了湘军淮军的许多特点,具有封建军阀的特点。

袁世凯本人就与淮军的关系千丝万缕。

北洋军的军官,主要来自两部分:一为袁世凯招募的淮军旧将,如姜桂题、张勋等人;一则出自北洋武备学堂(李鸿章所办),如段祺瑞、王士珍、冯国璋、曹锟等人。

因此,北洋新军就与淮军一脉相承。

所以,北洋军中,“敬长官如子弟之敬父兄”,各营供设袁世凯长生禄位牌,士兵每天要对之叩头行礼···私人军队的习气极强。

在经营北洋军过程中,袁世凯又通过政治联姻、义子门生、拜把兄弟等方式,与中高级将领建立极为密切的私人关系。

因此,北洋军更像是袁世凯自己的部队。

所以,辛亥革命时期,北洋军既不积极响应革命,也不盲从朝廷调遣。

他们只忠诚于袁世凯。

当袁世凯放弃对大清的忠诚时,北洋军也跟着成了大清王朝的掘墓人。

大清尽力打造新军,是为维护其统治。

然而,正是这支新军,埋葬了大清王朝。

南北新军,各不相同,然而,大家最终一起选择埋葬大清。

这一点也不奇怪。

以封建王朝论,此时的满清皇族已不具备君临天下的能力,不是袁世凯对手。

以时代潮流论,屡屡丧权辱国,甚至靠“的大清王朝,已失人心,也确实到了该被历史淘汰的时候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实的清末军队全彩老照片,新军极具现代感,远超出你的想象
辛亥革命时清朝还有多少军队,为什么一定要用北洋军?
北洋新军下辖6个镇,战斗力很强,一个镇到底拥有多少兵力?
清朝灭亡后 这里依旧驻扎有清军成三不管地带
大清灭亡后, 有支清军竟然坚守到1992年才被解散
你从未见过的历史照片20-17 罕见的清朝军队彩色照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