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西文化中,“狮子”的形象差异是如何形成的?

大约12万年前,狮子首次占据欧亚大陆;2万多年前,亚洲狮第一次从北非进入亚洲,到达欧洲南部、近东和印度半岛,成为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大型陆地动物之一。作为群居动物,雄狮在狮群中负责守卫领地,而雌狮则负责狩猎和照顾幼崽。因此,在西亚、北非等大部分狮子原产地,狮子一直是忠诚的“守卫者”,这一点在古今中外的狮子文化中,被不断地继承和发扬光大。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狮子往往是强大的征服者,而在中国,狮子更多是镇宅、守福的吉祥物,这种文化差异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西域以西狮子走进人类文明

人类对狮子最早的描绘是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构成的两河流域,约5200年前,因其南部孕育出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而备受瞩目。在文明出现之前,其实两河流域北部的文化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约1万年前,两河北部哥贝克力遗址T型石碑上,大型猫科动物的浅浮雕显示出人类对兽中之王野生力量的崇拜。约6000多年前,人类与狮子搏斗的形象出现在两河流域北部哈拉夫文化晚期的彩陶上,体型硕大、腾跃而起的猛兽突显出人类体格上的弱势,反衬出个人的英勇和征服欲。6200多年前,两河流域北部聚落规模快速增长,考古学家在印纹块上发现了狮子、狗和长角动物组合的场景。可以看出,随着史前最早的城市化,狮子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而500年后,在印纹块上再次发现猎狮的场景,这一次,人类身形魁梧、镇定有力,颇具“王者之风”,被认为是最早的“王”的形象。考古证据显示,此时两河流域北部的中心城市已具有集权行政系统,并出现类似“王”的强有力的领袖,而这比南部苏美尔文明早了几百年。

自此,英雄主义和猎狮文化成为西亚经久不衰的主题,在苏美尔文明的滚印、早王朝的楔形文字泥版、巴比伦宫殿的浮雕、萨珊王朝的银盘以及神话史诗中不断出现。不论是苏美尔史诗中半人半神的吉尔伽美什,还是希腊神话里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都曾手刃巨狮。猎狮成为定义英雄人物的高光时刻,预示其将成为征服者。

在成书于公元前的圣经《旧约·撒母耳记上》中,大卫年轻时为守护羊群杀死过狮子,预示着他会成为征服者和王者。到古罗马时期,斗兽场上欧洲角斗士们和狮子作着殊死搏斗,正是英雄主义和猎狮文化的极端表现。

不难看出,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希腊罗马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继承了西亚史前文化对狮子力量的崇拜和征服者为王的思想,并深深地刻在了西方文明的基因中,影响着西方社会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7月26日,在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达博的塔朗加西部平原动物园,小狮子和成年雄狮在一起。

迢迢万里从欧亚大陆西侧走到东侧

中国人对狮子形象的认识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但见到活生生的狮子,要归因于西汉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安息王遣使进贡狮子。从万里之外把狮子带到洛阳或长安,其难度不亚于唐僧的“西天取经”,只不过全程守护的不是孙悟空的通天法力,而是中原王朝与西亚、中亚各国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一时期,远道而来的狮子只是皇家苑囿中的稀有动物,除了皇亲贵族,一般老百姓接触不到。它们的到来虽然彰显了中原王朝在欧亚大陆上的影响力,但对中国文化并未产生太多影响。

狮子走入中国传统文化,要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佛教传入中国,在佛教中狮子是释迦牟尼的象征,更多宣扬非暴力、宽容和尊重生命。有学者研究发现,早期佛教造像的狮子都是雄狮,从北齐开始,部分菩萨造像的狮子座上不再是一对雄狮,而是一雄一雌两只狮子。雌雄双狮的图像很可能就是中国文化讲究阴阳平衡的思想在艺术上的体现,是狮子文化融入中国传统的本土化产物。另一方面,萨珊波斯文化从中亚一路东传,带来了对狮子力量的崇拜和猎狮的图案,但是并没有被中国文化吸收。

隋唐时期贡狮到达高峰,反映了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盛况。狮戏和狮舞从龟兹等地传入中原,不仅风靡于宫廷之中,在民间也颇为流行,并一直延续到现在。狮子的形象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建筑和器物上,被塑造得越来越世俗化,并演化出千姿百态的图样。

到宋元时期,由于陆上丝路不畅,开始通过海路贸易贡狮。到明前期随着中原与西域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贡狮再次达到高潮。郑和下西洋期间,曾带动西亚、东非沿海国家从海路贡狮。

风云巨变狮子何以消失在帝国的版图

明中期以后极少有贡狮的记载。表面看是士大夫阶层思想的保守,宣扬“不贵异物”,称贡狮会使外臣看见皇帝真容,出现遣返和却贡,实际则是明后期经济衰退,再也无力支撑这种“面子工程”。迢迢万里的贡狮需要中原王朝和贡狮国及沿路国家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作为支撑。纵观当时的国际环境,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张,世界政治经济秩序风云巨变,西方势力不断深入亚洲腹地,东方帝国在欧亚大陆的影响力显著下滑。而亚洲狮最主要的原产地——西亚的波斯帝国在沙俄和英国的两面夹击下,大批领土被瓜分蚕食。长期以来英雄主义和猎狮文化的流行以及西方殖民者的狂捕滥杀,使亚洲狮数量骤降并在大部分地区迅速灭绝。目前,仅在印度的保护区残存少量亚洲狮。可以说,狮子几乎同时消失在欧亚大陆两侧的波斯帝国和大清帝国,为两个帝国相近的命运刻上了悲剧的注脚。

与作为动物的狮子命运不同,融入人类文明的狮子文化并未衰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东西方文化中源远流长。纵观1万年的人类文化史,如果说狮子文化在西方文明基因中根深蒂固,是因为它在文明产生之前就走进人类文化,并见证和参与文明起源、孕育及发展的整个过程,那么,它出现在中国这一东方文明古国,本身就是一部记载2000多年来欧亚大陆东西两侧文明交流互鉴的壮丽史诗。在这个过程中,狮子从欧亚大陆的西侧走到东侧,从威严的雄狮到吉祥可爱的雌雄双狮,既是不同文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生动写照,也体现出中国文化在吸收借鉴的过程中,选择性地去除其“征服者”的含义,保留“守卫者”的传统,同时增添了更多宽容慈悲和欢乐祥和的寓意。可以说,狮子虽来自西亚,但中华文明中的狮子文化却是中华民族思想的集萃和智慧的结晶。(完)(原标题:狮子形象:“征服者”或“吉祥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泪痕春雨漫评欧亚大陆史(一) 人类早期的五大文明中心
《全球通史》11:古典文明开启欧亚大陆整体化
印度文明真的被雅利安等入侵者所打断了吗?
罗马帝国衰亡史
为什么中国近代文明会落后于西方文明?
成吉思汗对世界各地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