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的9个误区,进步的1个方法

每本书都有一个核心问题或者一连串关联问题,以及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读者,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问题,以及这个骨架。

——莫提默·艾德勒

本文共计3485字,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最近有朋友问我,为什么读了这么多书、听不少的课,却没有明显进步和改变。

让我想起了一句经典的话:听过很多道理,却过不好一生。

于是我在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曾经我自己也陷入在低水平的重复的状态中,还持续了比较长的时间。

比如一群人同时开始玩同一个游戏,我就是比别人水平差很多,后面别人就不愿意和我玩了

遇到问题想请教同学,别人嘲笑我讲不清楚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其实是我想不清楚更没法讲明白;

同一个老师教同一门课,我学不过别人,老师直接在课堂上点评我的作业,说我基本不会

工作上,同一个师傅带,师傅讲一遍别人就能上手了,我琢磨好几天还没入门

学生时期,拼成绩学不过别人,体育素质也差劲,就连玩个游戏也要被嫌弃水平很菜;

进入职场了,基本素养、人际沟通、交流与协作、任务产出,哪哪都出问题。

总之就是,学了,学得慢,等到学会了,用的时候还是不太会。

不知道你有没有类似的感受:

1、听课、看书的时候,貌似会,一做题思路全废;

2、自己以为自己已经懂了,上手做任务各种卡顿;

3、看了很多、学了也不少,但就是讲不出来,不知道那些口吐莲花的人是怎么修炼的;

4、写汇报、做总结,讲不出自己想表达的,自己都感到自己开始啰嗦,听的人眼神开始飘忽;

5、生活上,和家庭关系处不好,负能量多,容易爆发矛盾,容易指责对方有问题。

于是,在社会的毒打中,迫使我去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原来,就像是玩游戏一样,我一直在【堆局数】,不断重复动作,即处于【低水平重复】的循环。

好在,遇到问题和挫折并不可怕,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真实面对自己的现状、直面问题本身。

止定静安虑得,不静下心是没办法思考的。

上述问题的背后,其实是反映出能力的差距,而能力的差距原因有:一是先天遗传,二是后天学习。

先天性不可改变,因此后天的学习的方式与效果,导致了产生结果的差距。

为此,总结了认知、方法、结果的三大误区。

三大认知误区

1、靠意志力坚持——意志力资源消耗殆尽后,学习变得异常困难

2、学习内容越多越好——贪多嚼不烂

3、重视记忆轻视应用——信息和知识被使用起来才有价值

三大方法误区

1、学习无目标无边界——看到别人学什么、看什么书听什么课,自己不学就怕跟不上

2、对学习的预期不清晰——是一万小时的打磨,还是用3天做到30分能用就行

3、对学习内容的分类有误——用学英语的方法去学经济学,用学经济学的方法去学市场策划

三大结果误区

1、盲目套用别人方法——忽视个体的差异性,别人的方法技巧可能不适用

2、过于碎片化不成体系——习惯于民间科学式学习,不能系统组织体系形成深度思考

3、停留在数据或信息层——知识管理DIKW模型,停留在仅仅是知道,没有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看到这里,估计你在想,面对这些误区,要怎么应对,解决方案是什么?

然而我想说的是,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弄明白产生问题的原因,即know-why。

我们日常学习的知识,通常有这么两大类:

第一种叫做Know-what:即【是什么】的知识。比如:这个术语是什么意思?这个领域是研究什么的?这个概念的定义是什么?等等。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世界。

另一种叫做Know-how:即【怎么做】的知识。比如:怎样使用这个软件?怎样应对当下情况?用什么步骤解决这个问题?等等。它可以帮助我们【应对】世界。

很多人喜欢追后者,找技巧,听干货。我自己以前也是,听课倾向于绕过背后的推导和论证,直面结论本身。很多公司发现了市场上人群的这个特点之后,推出许多这种干货技巧类课程,例如广告投放技巧、电商平台运营技巧、写作技巧等等。背后也和现代人过于追求结果,短平快的思考方式有关。

这样一来,对复杂的分析思考过程失去耐心,要么一味模仿,跟着教程和方法来走,然后发现,落不了地、水土不服,问题还是没解决。

所以需要意识到,真正有效地学习,不能停留在【怎么做】的阶段,而是去探寻背后的【为什么】。

原因在于,当我们关注【怎么做】的时候,其实是把事情的真相,做了高度抽象化之后得到的技巧、模型和经验,而仅仅是通过这些抽象之后的概括,拼凑在一起,是没办法还原事情本身的。

就像【看山是山】,山与山之间的根基,是方法和技巧背后的原理,包括这些:

1、来源:为什么会存在,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2、核心:本质是什么,可以简化成什么?

3、目标:作用是什么,有什么预期效果?

4、路径:是如何起到作用的,起作用的方式是什么?有哪些限制条件?

对于企业,咨询公司给的方案、模型,拿到公司来用落不了地;

对于个人,听课看书学习的理论,模仿用法还是学不会,不能灵活应用解决问题。

两种现象在于,只是在模仿,没有理解背后的原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更适合当下的方法。

具体怎么做呢?

1、拆解方法背后的逻辑,即 know-why;

2、思考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3、根据2,将方法调整成更适合自己的方案,成为新的 know-how。

即根据自身情况,思考自身真正的需求,借用哪些理论与方法来满足需求,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就像听课记笔记一样,很多人都倾向于记下听到和思考的内容,还有一种方式是,学习老师的思想推理方法,并且用笔记记下不明白的地方,比去记下已经明白的内容更重要。

当我们形成这样的习惯后,会发现,比起纯粹的记忆式学习和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拥有能更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正是因为我们天性中习惯于绕过思考的过程,那些所谓的干货、技巧,就是直接告诉我们答案,节省了思考的过程,迎合了我们的需求。

至此,你会发现,读书的时候,无需去过多关注内容、结构的展开本身,而是关注通过阅读书籍,你启发了什么、联想到了哪些、内化了什么,这一切才是真正属于自己。

在开头时提到的认知、方法、结果的误区里,其实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提问太少。

学生时期我们怕发问,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工作时怕发问,怕的是领导责备和同事嘲笑。

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只要脸皮厚,就算是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你都可以问。

当然,发问也是有技巧的,老师因为学生多而不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花很多时间,工作时因为要讲究效率不能每个人的问题都能得到解答,因此认真的人就应该在发问前先作准备工夫。

问题可分三类:

A、“是什么”(What?);B、“怎样办”(How?);C、“为什么”(Why?)。

要先断定问题是哪一类。A问的是事实;B类的是方法;C类的是理论。

问题一经断定是哪一类,就应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道”是在哪方面的,因而可避免混淆。若要问的问题包括是多过一类的,就要将问题分开。这一分就可显出自己的【不知道】到底是在哪里。

关于如何提问的话题,可以参考书籍《学会提问》。

取得进步的方法有很多,读书就是其中的方式之一,也是成本相对低的方式。

读书的方法有很多,举例一种【系列阅读法】:

阅读系列作品的好处在于,可以帮助我们全面深入了解作者,感受对方在写作前中后期、人生不同阶段的文笔、思想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如果某段时间我对某位作者比较感兴趣,我会寻找其一系列的作品进行阅读。

比如我最近在读的是查尔斯汉迪的作品:

《思想者》、《非理性时代》、《饥饿的灵魂》、《我们身在何方》。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阅读非虚构类书籍是,尤其是社科经管类书籍的时候,掌握一套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效率,而不至于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之中。

“问题”是最好的老师,找到核心问题是有效阅读的起点。

带着问题快速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内容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

还可以采用费曼学习法——用最简单通俗的语言,把自己读到、领会到的信息(观点、事实)转述给别人,让别人理解你说了什么。在转述的过程中,就可以帮自己查漏补缺、更新信息之后再次转述,达到可以提炼、精简信息的程度。

把你在阅读中吸收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再转述给别人听。

还有采用慢读,读细节,找联想和启发。然后再是选读,读重点,经过快读和慢读才明白哪里是自己认为的重点。

除了转述之外,还可以带着批判性的视角去思考作者在书中的局限,也就是说,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 这样做可以督促我们做真正深入的思考,并找到延伸的空间,找到自己想要读的下一本书在哪里,亲测好用。

总结一下:

1、遇到问题与困境,先分析之前行动和思维上的误区,不仅找到背后的why,还需找到解决方法原理背后的逻辑【为什么】。

2、带着问题读书和学习,学以致用,构建从实践到理论、从知到行的闭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开讲|畅谈TAPP手术(一)
QCon北京归来杂记(一)
干货 | 5WHY问题分析法学习
PPT干货 | 面对质量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5WHY分析法【标杆精益】
英语翻译
社会科学的十大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