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总理问斯诺:无锡去了吗?斯诺点头后,周总理为何突然眼神警觉

1964年10月31日晚间,北京城华灯初上,一辆轿车缓缓驶进了中南海西花厅。

周总理携夫人邓颖超提前等候于此,热情宴请了法国《新直言》周刊记者、也是共产党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诺。

席间,三人相谈甚欢,气氛十分融洽。

然而当总理听闻,斯诺此行特意去到无锡,待了三四天后。他微微抬起下巴,神情警觉,目光也瞬间变得凌厉起来。

斯诺与中共有何渊源?他到访无锡一事,为什么让周总理心生警惕呢?

共产党的好朋友

1937年10月,一本名叫《红星照耀中国》的书籍横空出世。

书中详细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间,一位美国记者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所见所闻。

他站在客观立场,详细介绍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袖的非凡人格魅力,以及工农红军为民族解放的艰苦斗争、牺牲奉献,还原了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和红色政权,由此引发全球轰动。

要知道,自打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于南京另立国民党中央起,他便开始实施严格的宣传封锁制度。

为了统一大权、一党独尊,蒋介石下令压制各党各派各阶层的政治声音,企图将它们边缘化。针对共产党,国民党方面更是无所不用其极,肆意歪曲抹黑。

受此影响,中国共产党队伍在西方世界,一度被扭曲为了“粗鄙残暴、无恶不作的赤匪”,国际形象一落千丈。直到《红星照耀中国》在海外出版。

毛主席曾经说过:

“共产党是要左手拿宣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知识分子的一支笔堪比三千毛瑟精兵。”

毛主席

足以可见,宣传和舆论的力量有多大。更何况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著名美国记者,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其言论的公信力、影响力之高,不言而喻。

《红星照耀中国》被西方媒体盛赞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式的书籍”,不仅狠狠粉碎了国民党污名化共产党的邪恶计划,还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真正的“红色中国”,意义重大。

而此书的作者,正是埃德加·斯诺。

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父亲经营着一家印刷厂,母亲则是全职主妇,家庭条件十分富足。得益于此,斯诺享受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和优质教育。

因为从小聪慧好学、成绩优异,父母本希望斯诺长大后继承家业。但或许是长期被各种报纸、宣传册环绕,耳濡目染之下,斯诺对新闻和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产生了浓厚兴趣。

埃德加·斯诺

23岁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毕业后,他背着父母偷偷来到中国上海,应聘进入《密勒氏评论报》担任助理编辑。之后又相继当过《芝加哥论坛报》驻远东记者,和《纽约太阳报》、《每日先驱报》的特约记者。

期间,斯诺踏遍中国的大江南北,结识了鲁迅、宋庆龄等人。他亲眼目睹过内蒙古饿殍遍野、伏尸百万的大饥荒;也在最前线目击到,日本鬼子的铁蹄占领中国东北土地。

中国人民的苦难和侵略者的猖獗,令他愤慨至极。身为记者的强烈责任感与正义感,促使斯诺源源不断发布了很多报道,努力呼吁国际社会伸出援手。

也正是在此期间,斯诺加深了对国共两党的了解。

斯诺来中国之前,蒋介石的邪恶诋毁计划已然施行。为此,他起初对共产党多多少少抱有一定误解和成见。

然而多年来在中国多年的亲身见闻、切身感受,却逐渐颠覆了斯诺的认知。

以帮助工人、农民及一切被压迫阶级得到解放为宗旨;打土豪、分田地,让广大农民摆脱压榨剥削;坚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到之处百姓簇拥,俨然民心所向——这才是斯诺所了解的共产党和工农红军,与主流报道中描绘的“散兵游勇”、“赤匪”简直天差地别。

反倒是国民党的所作所为,令斯诺大跌眼镜。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外敌入侵、国难当头之际,蒋介石居然奉行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非但不战而降,将东三省拱手让给日本人,还将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对准共产党。

蒋介石

面对这种惊人的反差,记者的敏锐触觉告诉斯诺,这背后一定隐藏着很大的秘密,他下定决心要亲自到苏区走一遭,弄清真相。

这个计划实施起来十分困难,正如斯诺后来所说:

“红军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的腹地进行着战斗,九年以来一直遭到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

但万幸的是,斯诺得到了宋庆龄和张学良的大力相助,共产党方面还派来“红色牧师”董健吾保驾护航。

就这样,1936年6月底,穿过国民党严密的军事封锁线,斯诺终于抵达了神秘的陕北苏区。

与周恩来的不解之缘

刚一进入苏区,斯诺就被眼前的和谐景象惊住了。

游击队员在一旁真刀真枪的操练,农民们则在田间从容自如的劳作,大家自觉遵守纪律,没有丝毫战时紧张的氛围。

斯诺在延安

明明经历过数不清的苦难,明明生活条件是肉眼可见的贫困窘迫,苏区内的每一个人却都显得乐观昂扬、生机勃勃。

不仅如此,无论是毛主席夫妇,还是其他中共领袖,大家都住在空无一物的简陋窑洞里,寥寥几件布衣,稀粥配馒头,没有受到任何特殊待遇。这是斯诺在其他任何地方从未见识过的“平等”。

斯诺在陕北苏区待了4个月,期间他来去自如,与毛泽东等人进行了深入了解,没有受到任何限制。

深受震撼之下,他得出了公正的结论:

“我与红军相处的4个多月里,见到了最淳朴、最幸福的中国人,感受到了自信和希望,中国在这种危急时刻终于找到了民族的灵魂。”

就这样,《红星照耀中国》面世了。斯诺用自己的力量,打破了国民党的邪恶封锁,激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了解与支持。

斯诺与毛主席

自此以后,斯诺也成为了一名坚定的革命者,竭尽全力与共产党并肩战斗。

他加入了北平的欧美人士援华社会团体,将自己的寓所作为避难所,积极掩护遭到日军捕杀的抗日爱国者,设法帮助他们逃离北平。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帮助抗日游击队购买生活物资、武器装备。

哪怕1941年因工作调动回到美国,斯诺仍然一直坚持为中国发声,直言:

“真理、公正和正义属于中国人民的事业”。

而对于斯诺的正义相助,中国人民自然铭记于心。2009年斯诺就与鲁迅、董存瑞等人一起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在与共产党来往的过程当中,斯诺还与周恩来结下了不解之缘。

事实上,当初斯诺来到陕北苏区,见到的第一位中共领导人就是周恩来。

周总理

在斯诺的眼中,周恩来头脑冷静、深思熟虑、谈吐温文尔雅,他拥有领袖与生俱来的自信和气场,又隐约带着点热情而羞怯的孩子气。

仅仅一面,斯诺就被周恩来强大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与此同时,斯诺的公正可靠、友好谦和,也令周恩来颇为欣赏。一来二去,两人越发投缘,逐渐建立起深厚的友情。

甚至于七七事变爆发后,斯诺还营救了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

邓颖超

彼时邓颖超因工作紧张、积劳成疾,肺结核病复发,被组织秘密送到北平西山福寿岭平民疗养院休养。

不料病还未痊愈,1937年7月29日北平就沦陷了。日本鬼子闯入城中杀烧掳掠、疯狂屠戮,血腥镇压爱国民众。邓颖超身份特殊,倘若落入敌手,后果不堪设想。危急关头,邓颖超找到斯诺求助。

斯诺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将邓颖超装扮成自己的保姆,亲自陪同搭乘火车,平安离开北京。

随后,斯诺又找上了值得信赖的好友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在其护送之下,邓颖超辗转天津、烟台、济南多地,最终安全回到延安。

显而易见,于公,斯诺作为第一个向世界介绍红色中国的西方记者,为中国革命做出了杰出贡献;于私,斯诺与周恩来相识多年,还称得上有救命之恩。

埃德加·斯诺

那么为什么1964年斯诺重返中国,仅因为去了无锡,竟就遭到周恩来的怀疑与警惕呢?

关于这个问题,还得从周恩来一手建立中央特科讲起。

国际大事不容马虎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革命力量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据统计,短短半年时间过去,原本近6万名的中共党团员队伍,便锐减至了六分之一。

在此堪称存亡关头的背景下,周恩来向中共中央提议成立中央特科,并亲自领导负责。

周总理

中央特科正式成立于1927年11月14日,是我党第一个专门情报保卫机构,下辖总务科、情报科、行动科、交通科四个科室。

武装保卫党中央和中央领导的安全,营救被捕同志,严惩镇压叛徒,建立秘密电台,收集情报,攻击敌人侦探机关等等。这些至关重要的任务,通通都在中央特科的职责范围之内。

借用《北京日报》的一段评价:中央特科就是党的眼睛、党的耳朵、党的卫士,是一把插入敌人心脏的“尖刀”,也是一座固若金汤的“红色堡垒”。

中央特科存在的8年间,周恩来对其倾注了大量心血,不仅制定了一整套政策和原则,还亲自考察、选拔、培训了大量隐蔽战线战士。

周总理

如此至关重要的责任沉甸甸压在肩膀上,年复一年。敏锐,细致入微,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警觉,这些早已成为了周恩来的本能。

况且建国后,周恩来又出任了第一任外交部长,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开荒拓土”。面对那群虎视眈眈的豺狼虎豹,他必须时刻打起十二分精神,不能有丝毫松懈与马虎。

哪怕对方是友善的老朋友斯诺,也不能例外。一来,阔别多年,谁也无法保证会不会物是人非。二来,当时的国际局势实在敏感又特殊。

1964年1月27日,法国戴高乐将军不顾美国霸权施压,宣布与中国正式建交,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同年10月16日,继“炸破冷战坚冰的外交核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试爆,再一次震惊世界。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中国用实力说话,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中国愈加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眼中钉。

其实早在1963年,出于对中国核计划的忧虑,美国肯尼迪政府就策划起了摧毁中国核设施的邪恶计划。

包括利用潜伏在中国的间谍进行秘密地面袭击在内,美国不仅一连制定了4种详细的打击方案,

美国方面将该议题搬到三军高级将领会议上仔细商讨,不仅一连制定了4种详细的打击方案,还曾向赫鲁晓夫提议,希望美苏联合采取军事行动,把中国核武器摧毁在襁褓中。

毫不夸张的说,若不是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突然遇刺身亡,罗布泊核试验基地会否遭到袭击,真的不好说。

总之,在如此敏感的背景之下,对于突然访华的美国人,中国方面肯定得提高警惕,以防万一。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谈不上监视,但自1964年10月18日抵达中国起,斯诺的大体行踪动向就被关注着。

10多天的时间里,斯诺先后去了上海、南京和无锡。

其中无锡引起了周恩来的警觉。要知道,无锡当时可设有不少重要军工厂,且知名度与上海、南京相去甚远。

这结合来看,很难让人不怀疑,斯诺或许醉翁之意不在酒,可能是冲着探听中国军事工业情报来的。

于是乎10月31日会面这天,周恩来有意无意的提及了无锡。

对此,斯诺没有半分迟疑,自然的回答道:

“我在那里待了三四天,看了一些资料手册,还去了几个工厂,还去了血吸虫防治所”。

周总理和斯诺

斯诺镇定自若又轻松随性的态度,让周恩来确定了他的真诚,随即放下戒备,与他闲聊叙旧、谈天说地。

斯诺也袒露了真正来意。原来他正在法国《新直言》周刊担任记者,此行一是想念老朋友,二则希望从周恩来这位新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决策者兼组织者手中,获取一些有关中国原子弹的报道资料。

对此,周恩来亲切的笑了笑,耐心向斯诺介绍起可以公开发表的内容。临分别时,他还特意送上了原子弹爆炸的12幅珍贵照片作为礼物。

就像过去为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正名一般,这一次斯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原子弹,和新晋有核国家的强大实力。

谨以此文向敬爱的周总理,和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斯诺致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64年周总理接见老友斯诺,对方说去过无锡后,总理为何瞬间眼神警觉?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考点梳理
可能是史上最难找的名著资料:《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及读后感
八年级上册语文《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知识点梳理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
初中语文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7篇,暑假学起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