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俄国在朝鲜优势和地位是怎样一步一步确立起来的?

一、“三国干涉还辽”与俄国在朝势力的扩大

随着甲午战争的结束,日俄矛盾更加凸显出来,为保障自身利益,俄国策划了“三国干涉还辽”事件。甲午战争后清朝与日本签定了《马关条约》,条约中日本要求清朝“割让辽东半岛”,此条内容令俄国产生了威胁,俄国大臣罗拔诺夫上奏沙皇指出“日本完全占领旅顺口所在半岛,对我国利益来看,这种占领是最不惬意的事实”,于此同时,这一条款触动了英、法、德、等欧洲列强的在华利益。早在甲午战争时期,尽管俄国在表面上奉行着“中立”的政策,但是仍然密切关注整个战争的进程和战局发展。

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国在向日本递交的照会中直接表明:“日本掌控辽东半岛是对清国首都永久性的威胁,同时也使朝鲜的独立成为幻想。此举会成为实现远东永久和平的持续障碍”,因此劝告日本政府放弃确定性的占有辽东半岛之事,这就是著名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其中,面对三国的强硬干预,日本试图牺牲清朝的利益来缓和同三国的矛盾,但是俄国明确表示“对于三国已经决定之今日,除等待东京的答复外,别无他策”,同时又强调,“辽东半岛之重要,主要在于它拥有旅顺”。

最终在5月4日日本做出让步,“约定永久性放弃占领奉天半岛”,并从当地撤军,“三国干涉还辽”就此结束。从日本方面说,自明治初年策划夺取朝鲜至《马关条约》将朝鲜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和获得了巨额赔偿,这为日本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但是在“三国干涉还辽”后,日本在朝鲜的竞争对手已经由清朝转为俄国。

从东北亚局势上看,“三国干涉还辽”事件的发生使区域发生了力量转变,特别是造成了在朝鲜的日俄两国势力的重组。首先,西方列强开始以战略联盟的形式加强了在东北亚地区的争夺;其次,东北亚地区的清朝、日本和俄国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清朝由于在甲午战争的失败,开始将外交政策从“联日制俄”转变为“联俄拒日”,这就造成了俄国开始从中国东北等地区攫取更多的利益,甚至从清朝政府夺取了中东铁路的修筑权,俄国成为对东三省和朝鲜的最重要的争夺力量。

同时对于日本来讲,“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抑制日本对外扩张的战略步骤,日本开始积极扩张军备,进而来维护其主权和利益扩张。可以说,“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是沙俄和日本矛盾激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此之后,日俄在对朝鲜争夺中逐渐形成新的态势。除此之外,甲午战争后,日本成为俄国对南扩张的主要对手,为此俄国开始加紧备战。

与此同时,日本因向朝鲜积极扩张谋求侵略利益的图谋受挫,开始以俄国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开始大规模扩军和扩展经济实力,这也成为这一时期日本在朝鲜扩张的主要方式。自此,日俄两国严重对立,矛盾逐渐激化。

二、朝鲜亲俄派的形成与日俄在朝对峙

在这一时期,日俄的势力角逐不仅限于中国东北,同时也存在于朝鲜半岛。甲午战争后,日本加强了对朝鲜的控制,为巩固战争胜利果实以及迅速兼并朝鲜的目的,日本开始在朝鲜推行殖民地统治。

第一,在经济贸易往来中,日本废止朝鲜与清朝的传统贸易往来;第二,以亲日开化派为主导势力,推行近代化改革,试图强化对朝鲜内政外交的控制,即所谓的“甲午更张”。但是这次改革未能得到朝鲜王室以及百姓的支持,最终以失败收场。

为了同日本对抗,俄国开始拉拢朝鲜王室,闵妃集团倾向亲俄,认为“俄国乃世界之强国,非日本可比,若有保护君主政权之条件,可依赖之”,成为俄国在朝鲜的代理人。这一时期,闵妃集团策划推翻了亲日派内阁,成立亲俄派李范进等人为首的内阁,极力阻止日本在朝鲜的扩张。沙俄驻朝公使韦贝对朝鲜采取了“内络宫掖,外联各使,共谋排斥日本势力”的政策。朝鲜的亲俄行为引发了日本的不安,为巩固在朝势力,日本利用在朝代理人试图除掉朝鲜闵妃一派。

在1895年10月7日凌晨,在三浦悟楼的指挥下,由军警、官吏和暴徒队伍等闯入朝鲜王宫,杀死闵妃、囚禁高宗,清除亲俄势力,建立起了以大院君为首的亲日政府。这次事件被称之为“乙未事件”。这一事件激起了朝鲜人民的愤怒,同时还引起了其他各国驻朝鲜公使的排斥和抗议,但是日本以“这次暴行完全是由朝鲜本地人所策划组织的,但却将罪名推脱到了日本人身上,而日本军警出动只是为了维持正常的秩序”为由,将日本政府排除在外。

在各方压力之下,10月9日日本政府宣称“调查事件真相”,10月17日,日本决定召回三浦并解除其职务,任命小村寿太郎为驻朝公使。10月25日在俄国驻朝使馆召开“乙未事件”的调查会,日本“撤回在朝鲜的所有军队”,“不再干涉朝鲜内政”。随后日本与俄国政府协商,认为与俄国“共同保证朝鲜独立和共同监督朝鲜内阁”,乃是解决朝鲜问题的最佳捷径,试图建立与俄国共管朝鲜的局面。

1896年2月10日,俄军百余人开进汉城,将朝鲜国王带入俄国公使馆。2月19日,日本开始与俄国进行交涉和谈判。5月14日日俄签订了《日俄两国代表关于朝鲜问题的备忘录》,日本承认朝鲜国王移居俄公馆的正当性,俄国承认日本有权在朝鲜驻兵。因此可以发现,俄日两国的对等利益和平等身份在这一阶段得到双方的承认。此时的俄国已成为在朝鲜半岛能同日本较量的最强势力,两国在朝鲜问题的处理上开始形成对峙局面。

三、沙俄对朝内政的全面控制

“乙未事件”后,亲日派内阁重掌政权,上台之后立即将亲俄派的闵妃废黝为庶人,同时,通过以改革为由颁布新政,其中就包括“剪发令”。但此事件成为朝鲜全国范围开展普遍抵制性活动的导火线,并爆发了朝鲜反日帝的义兵斗争。俄国借此机会与亲俄派策划,开展了以拉拢高宗、成立亲俄内阁为主的“俄馆播迁”运动。

新任驻朝公使士贝耶和韦伯同意给予高宗及其世子庇护,其中士贝耶向驻东京的俄罗斯公使馆发去电报,要求派遣足以与日本守备队匹敌的俄国军队。2月10日俄国派遣军队进驻汉城。11日,高宗同世子出宫逃到俄国公使馆躲避。之后,在俄国的帮助下,朝鲜重新建立起了亲俄内阁,使得动荡的局势趋于稳定。2月13日士贝耶给俄国发去电报“在帝国公使馆的精神支持下,朝鲜国王果断实行的和平政变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至此,建立了亲俄的朝鲜政府。

亲日内阁倒台后,日本训练的军队被解散,亲日派大臣先后被诛或被驱逐,原给予日本的修筑汉城至仁川铁路的租让权被废除,转授予美国商人莫尔斯,汉城至义州的铁路租让权给予法国商人。特别是朝鲜政府还宣布,今后不向任何外国让与铁路铺设权。从而使日本最为重视的攫取汉城至釜山铁路修筑权的计划落空。在日本国内,内阁与主张对外强硬的国民协会的关系迅速恶化。

国民协会在国会提出了追究内阁外交失败责任的议案。这样,以这一事件为转折点,日本与俄国在朝鲜的矛盾和斗争愈发尖锐。在此情况下,俄国趁此机会不断扩大其在朝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影响力,把日俄共管朝鲜视为取代日本而代之的第一步。俄国通过派遣军事顾问,监督朝鲜的财政和军事要事。在俄国完成与日本的谈判后,立即转到控制朝鲜军队和财政的目标上来。

俄国政府在接待朝鲜使团时就公布了《对朝鲜大使的几点答复》,文件就派遣教官训练朝鲜军队,派遣相关人员进行财政指导等问题进行了说明,由此可见俄国就军事和财政等方面对朝鲜进行了全面渗透。同时,俄国还通过在朝鲜建立俄语学校等手段进行文化渗透,此外还取得了咸镜道地区的采矿权等。至此,俄国在朝的政治势力己经超越了日本,俄国对朝鲜事务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全面加强,正在向一步步吞并朝鲜的目标迈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记朝鲜列传 朝鲜抗日史记 朝鲜当年是如何抗日的?
他是韩国“头号国贼”,儿子因其卖国行为羞愤自杀,他竟霸占儿媳
甲午战争大事解读07.20
1885年英军强占巨文岛,掀起东亚外交风暴
日韩合并——“千古韩奸”李完用
【朝鲜古代君王谱】朝鲜王朝(二十二):朝鲜高宗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